偃師市顧縣鎮第一初級中學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偃師市顧縣鎮第一初級中學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
偃師市顧縣鎮第一初級中學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
偃師市顧縣鎮第一初級中學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所獲榮譽2019年,偃師市顧縣鎮第一初級中學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
偃師市顧縣鎮第二初級中學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顧縣鎮李灣。迎著新世紀的曙光,沐浴著課程改革的春風,偃師市顧縣鎮第二初級中學如同一顆散發著誘人芬芳的蓓蕾,在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顧縣鎮李灣徐徐綻放。該校師資隊伍強大,學課建設合理,學校文化濃厚, 學校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實踐,打造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的...
偃師市顧縣鎮萬福中學位於景山腳下,伊洛河畔的310國道偃鞏交界處。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69年的史家灣中學,2000年按上級要求對全鎮中學進行撤併整合,另闢新址成立偃師市顧縣鎮第三初級中學。偃師市顧縣鎮萬福中學轄西宮底、中宮底、木閣溝、營房口、楊村、史家灣、回龍灣等七個行政村。2009年8月,市政協委員、河南...
偃師市顧縣鎮萬福中學(原顧縣鎮三中、景洛中學)位於景山腳下,伊洛河畔的310國道偃鞏交界處。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69年的史家灣中學,2000年按上級要求對全鎮中學進行撤併整合,另闢新址成立偃師市顧縣鎮第三初級中學,轄西宮底、中宮底、木閣溝、營房口、楊村、史家灣、回龍灣等七個行政村。2009年8月,市政協委員...
顧縣鎮,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地處偃師區東中部,東鄰鞏義市,南接緱氏鎮,西連高龍鎮,北靠岳灘鎮,行政區域面積43.85平方千米。宋代為緱氏縣城所在地,後降為鎮;1993年12月,撤鄉建顧縣鎮。截至2018年末,顧縣鎮戶籍人口為61978人。截至2020年6月,顧縣鎮轄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顧縣村。2011年,...
段東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顧縣鎮西部,段西村東,故名段東。該村轄2個自然村,12個村民組,耕地2100畝,746戶,人口3156人,黨員84名,兩委幹部7名,交叉任職3名。段東村被上級授予“先進行政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行政村”、“民政工作先進行政村”、“黨風廉政建設先進行政村”等稱號。新農村建設 ...
楊村位於顧縣鎮東北,坐落在伊洛河畔,南臨310國道,北和偃師市城區隔河相望。楊村渡口,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重要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楊村晚渡”被稱為偃師八大景之一。該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信息靈通,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被譽為顧縣鎮的“小香港”。規模 該村轄2個自然村,10個...
洛陽景山玉皇廟,坐落於偃師區顧縣鎮曲家寨村南的景山制高點上,位於嵩山到洛陽古官道之樞紐地位,南望嵩岳,北瞰伊洛,是偃師區現存著名的古建築之一。占地十餘畝,有山門、雲路、玉皇閣、金佛殿、觀音殿、大悲殿、無極殿、盤古殿、三皇殿、地藏殿、財神殿、忠義祠、三清宮、祖師殿等。建築雄偉,古樸渾厚,風格奇特...
回龍灣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顧縣鎮東部,與鞏義市毗鄰。原名“燒灰窯”。該村轄22個村份、民組,2534畝耕地。村情概況 據傳,清末時,有一姓畢的尚書在此修自家墳院,將村中向東流的乾溝河改道環墳向北流,起名“青龍河”,河水由村頭迴轉成灣。從此,村名便改為回龍灣。該村擁有4587口人,128名黨員...
李灣村位於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顧縣鎮西部,該村原瀏澗河下游的河灣處,李姓人家較多,故名李灣。轄3個自然村,14個村民組,耕地面積2500餘畝,人口3578人,黨員124名,兩委幹部6名,交叉任職2名。 李灣村多次被上級授予“計畫生育工作先進行政村”、“土地管理工作先進行政村”、“稅收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東王村位於顧縣鎮東南的白雲嶺上。據傳,埋葬唐太子李弘時,先遣人員在此等候靈柩,故為等王村,後轉寫為東王村。該村轄6個村民組,耕地1200畝,人口1844人,黨員61名,兩委幹部7名,交叉任職3名。近年來,該村黨支部按照建好班子、帶好隊伍、務實為民的工作思路,使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苗灣村位於顧縣鎮西部,共有19個村民組,總人口3850人,耕地2500畝,2006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36307萬元,上交國家利稅600萬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220元。苗灣村以圍繞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揮大棚蔬菜基地的作用,通過基地建設和示範帶動,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該村現有養雞、養豬專業戶42戶,蔬菜大棚種植15戶,為...
營造竹籬笆100餘米,粉刷牆體1500平方米,新建了藏書1200冊的圖書室、活動室等,是村民學習、娛樂的好去處。如今的楊村是:古渡新村人富有,歡歌太平樂悠悠。楊村偃師市授予“先進行政村”稱號,多次被顧縣鎮授予“計畫生育先進行政村”、“尊師重教先進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先進行政村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