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值得深思:家園教育的矛盾
- 類別:文學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導讀,現象,在背後和老師唱反調,老師苦心教育一朝毀,孩子的幼稚園功課無聊,聲音,視孩子實際情況而定,應培養“狼”一般的孩子,剖析,素質教育=?,孩子在幼稚園=玩?,幼稚園5天教育≤父母2天教育,結語,
導讀
隨著父母對子女學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幼稚園對素質教育的實施,幼稚園和父母之間的微妙關係一直在變化,出現一時難以磨合的矛盾——在對待幼兒的學前教育、待人處事、思想品德上發生“衝突”。究竟是父母的認識提高了,還是幼稚園沒有跟上步伐?
現象
在背後和老師唱反調
大班的軍浩因爭玩具和班上的一位同學動起手來。談起這件事時,大江苑國小附設幼稚園園長余素瑩心有餘悸。趁著軍浩媽媽來接小軍浩,當時還是老師的她當場和軍浩媽媽交代了這件事,並解釋已經教育了那位打人的同學。當時,軍浩媽媽連連點頭稱是。她當時也放下了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位媽媽一邊領著孩子走出幼稚園,一邊教訓孩子:“你別管老師說什麼!媽媽說你真笨啊!竟然讓人給打了?這個周末,媽媽不給你剪指甲,好讓你有‘武器’回來打那個小毛孩。”“沒辦法!第二天早上,我不敢怠慢,立刻對小軍浩再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勸說他不要進行所謂的報復。”
老師苦心教育一朝毀
每逢暑假、寒假,甚至是五一、十一長假後,幼稚園的老師都得花上好些時間去給孩子們“撥亂反正”。大江苑國小附設幼稚園的梁老師對此深有體會。以往,她班上的勝勝是一個遵守紀律的小朋友。可暑假回來後卻變了樣。那天孩子們準備練習早操,正排隊輪流拿器械。只見勝勝一個箭步衝到隊伍最前面,二話不說就想拿。梁老師立即阻止了他,並問其原因。小傢伙竟瞪大了眼睛,理直氣壯地說:“我媽媽從不會排隊的!”
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是幼稚園老師經常向孩子教導的道理。大多數孩子也樂於幫助別的小夥伴,希希也一樣。國慶後,希希帶回來一整套蠟筆及其他繪圖工具。圖畫很快完成了,希希立即把她的蠟筆、剪刀等工具藏進抽屜里。坐在她旁邊的小珍剛好把黃色蠟筆用完,就扭過頭向希希借。希希卻把小頭昂得高高的,說道:“媽媽說這些東西是她買的,不能隨便給別人用。你想用為什麼自己不去買呢?”
孩子的幼稚園功課無聊
小班的力凱對畫畫十分感興趣。這次,在老師的指導下,他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神六”,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可惜的是,當力凱興致勃勃地把圖畫帶回家給媽媽看時,媽媽卻敷衍說:“這是‘神六’嗎?我真不知道老師讓你們畫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廣州市向陽花藝術幼稚園園長高玉說:“畫畫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好處十分多。一是能鍛鍊其小手的肌肉,二是能發揮她們的想像力,三是能培養她們的空間思維創造力。可有些父母認為,與其讓孩子們來塗鴉,倒不如讓孩子們背唐詩、學英語。”
聲音
視孩子實際情況而定
蔣先生(某地產公司銷售人員兒子4歲)
有些時候,我們父母是不得不和老師唱“反調”的。我家的孩子自小性格就比較內向、怕事,在幼稚園經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一開始我教導孩子不要進行“報復”。可這不但沒有令情況好轉,反而變本加厲。有些小孩屢教不改,趁著老師不注意,又欺負我家孩子,孩子也不敢立刻告訴老師。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得不教導他做出適當的“反擊”,讓其他小朋友知道他也不是好欺負的——可能這與老師所教育的結果是相反的。但有時候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適者生存。
應培養“狼”一般的孩子
Bobo(某航空公司空中小姐女兒4歲)
就我所知,大多數幼稚園都教導孩子“忍讓”、“謙虛”、“老實”等我國傳統美德。然而,這樣的孩子卻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賞識”,我孩子就是個好例子。中班的她儘管會彈一手好琴,卻總給那些“主動”的孩子搶了能表現自我的機會。而且,我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像孩子這樣過於“謙虛”,長大後往往在社會上容易受傷害,難以出人頭地。
所以,我就是想讓女兒能像“狼”那樣主動出擊,這樣才能總占著主導地位,“秀”出自我。所以,對幼稚園如此這種不與時俱進的教育,我並不認同,在這一點上我會自己去重新教育女兒。
剖析
家園教育矛盾,用一些幼稚園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剪不斷,理還亂”。在走訪廣州市幾所幼稚園中了解到,主要由以下矛盾導致。
素質教育=?
“當前,幼稚園正努力實施素質教育。然而,親職教育中卻仍普遍存在與素質教育相距甚遠的問題和誤區。”廣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李麥浪道出家園教育矛盾深層次的原因,“當幼稚園將新的教育理論用於實踐時,往往引來父母的異議。我就曾見過因父母極力反對,而使某幼稚園不得不放棄一套以素質教育著稱的教材。”
教育革新與家長反對,忽視全面發展;重生理、輕心理;忽視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尊重等方面。換句話說,父母重視直觀性的學習教育成果,眾多幼稚園卻希望致力於孩子身心健康、良好品德素質等發展。
其實,令父母重視直觀性的學習教育成果是有跡可循的。一直以來,較多的父母容易簡單地從孩子會背幾首詩歌、會數多少個數來評價孩子的聰明與否,甚至以此來決定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
孩子在幼稚園=玩?
就了解,廣州市絕大多數幼稚園的園長都曾聽到父母關於增設孩子學寫字,開外語班、數學班的要求——“你們幼稚園只讓孩子們玩嗎?寫字、算術才是他們要學的東西啊。”
其實,根據教學大綱,0歲到6歲的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幼稚園開設美術課、情景遊戲、出外活動等都是有目的的,通過這些,幼稚園為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打下基礎,培養幼兒獨立意識、良好情緒、情感和健康。
幼稚園5天教育≤父母2天教育
由於國家繼續教育的發展,父母的學歷層次越來越高,他們的教育理論反思水平也隨之提高。
但是幼兒教師的學歷進修和提升速度遠不如社會其他行業發展得快。一些父母的潛意識就是:“你雖然是孩子的老師,我要尊重你,但是我的學歷比你高,你看問題還未必有我高明。”受這種心理的無形牽引,這些高學歷父母產生了微妙的清高態度,對幼兒教師形成一種暗暗的壓力。
有一位老師向父母反映,班上其他孩子畫畫時,他的孩子不畫,而是用指甲刮油畫棒;讓其他孩子摺紙的時候,他也不折,而是用油畫棒在紙上塗鴉。這孩子的父母都具有碩士學位,他們說:“只要他在幼稚園高高興興就行,按不按老師要求去做不重要。”老師說:“這樣的孩子可怎么教?”
結語
誠然,素質教育的實施未盡完善,而填鴨式教育帶來的光環又令人目眩,相信這是令家園教育矛盾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當下,隨著社會不斷變化,成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也開始改變,甚至與傳統背道而馳,他們以自身的經驗,教育下一代“凡事要快人一步”,要個性張揚,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適應當今社會。
問題是,一方面,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新銳教育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教育理論,是否可行還有待考究。另一方面,幼稚園也在不斷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只不過短期內不可能實施得如有些父母期望得那么徹底而已。
其實,幼稚園和父母的共同目標都只有一個:為孩子好。本著這一目標,父母和幼稚園相互理解,相信是可以相互促進的。物理上有合力、分力之稱,同樣地,學前教育也有。正如李麥浪所說,孩子就是受力物,而父母和幼稚園則是施力的兩邊,若兩者方向一致,自然小孩的成長更快更好;相反,兩者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反,最終都將減弱家園溝通的水平與合作共育的力量,結果是減慢孩子健康成長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