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況
遠看千年穹,就如一個大型的圓形膜狀體。千年穹直徑320米,周圈大於1000米,有12根穿出屋面高達100米的桅桿,屋蓋採用圓球形的張力膜結構。膜面支承在72根輻射狀的鋼索上,這些鋼索則通過間距25米的斜拉吊索與系索被桅桿所支撐,吊索與系索同時對
桅桿起穩定作用。另外還設有四圈索行架將鋼索聯成網狀,中間設有天窗為穹頂提供通風功能。
索膜結構設計採用哈潑德事務所自己開發的Tensy1程式,先採用現有的數據計算,然後以風洞試驗結果校核。為安全起見,結構設計還考慮了意外破壞的情況,例如桅桿的四角錐支座考慮到當有一根桿失效,最不利時可支承在三根桿上,而不至於產生嚴重影響。
千年穹的設計以“身體”、“精神”、“心靈”和“遊戲”等為主題的14個區域,兼具主題公園、雜耍、表演場和公司展區等功能。人文館、科技館……千年穹不同的展館分別扮演不同的功能範疇,演示人類的過去、現在與將來,並把現在的我們引領到未來不同的科技範疇、不同膚色種族的大同世界,演示著地球村的千年派對。
社會評價
倫敦的明珠
英國倫敦的千年穹頂是世界各國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來而興建的一系列千禧建築中最為著名的作品。它造型獨特,氣魄宏偉,輝煌一時,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許多人稱它是20世紀90年代產生的鴻篇巨作。它是英國旅遊協會評出的2000年度英國最受歡迎的收費觀光景點,被譽為“倫敦的明珠”。
世界上最大的醜東西
美國的建築師投票選出英國的千年穹為“世界上最大的醜東西”。千年穹過去一直被形容為一座
畸形的建築物,但同時卻是倫敦的代表性建築物。
工程造價
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位於倫敦東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上,是英國政府為迎接21世紀而興建的標誌性建築。這個工程原先只考慮建成臨時性的,後經研究,這項工程不論是從周圍市區的復興,或是建築交通基礎設施的長期投資來說都具有很大價值,1997年
英國工黨政府上台後,決定建成一個占地73公頃、總造價達12.5億美元的大型綜合性展覽建築。其縱中包括一系列展示與演出的場地,以及購物商場、餐廳、酒吧等,在
1999年12月31日揭幕。 英國設計師理察·羅傑斯設計的千年穹頂造價帶有幾分想像力和創造力,但是現在建築卻靜靜地躺在它的“墓地”里,等著英國政府花上巨額費用將其拆除。現在維護它的費用也在逐漸上升。有報導聲稱正在運作千年穹頂的英國“新千年公司”已經花了410萬
美元用於維護。
結構構造
彎項直徑320m,周圈大於1000m,有12根穿出屋面高達100m的桅桿,屋蓋採用圓球形的
張力膜結構。膜面支承在72根輻射狀的鋼索上,其截面為2×φ32,這些鋼索則通過間距25m的斜拉吊索與系索為桅桿所支撐,吊索與系索同時對桅桿起穩定作用。另外還設有四圈索行架將鋼索聯成網狀。膜結構屋面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要避免雨雪所形成的坑窪,千年穹頂的大部分屋面都比較平坦,因此膜面的支承結構必面對清除這些難點,同時將周圍的索抬高於膜面,能使連續水流達到排放乾管。幅向索在周圈與懸鏈索相連共固定在24個錨圓點上,頂部則與12根φ48鋼索組成的拉環連線,拉環直徑為30m,中設天窗供穹頂通風用。桅桿為梭形,由縱向的圓鋼管與橫向的方鋼相貫焊接成格構狀,桅桿沿直徑200m的圓周設定,支承在由四根桿組成的四角錐形底座上。一些細鋼索從高10m的底座引出,因而不妨礙展出。 索膜結構設計採用哈潑德事務所自己開發的Tensyl程式,風荷載先採用現有的數據計算,然後以
風洞試驗結果校核。為安全起見,結構設計還考慮意外破壞的情況,例如桅桿的四角錐支座考慮有一根桿失效,最不利時只支承在三根桿上。
膜材原先採用以
聚酯為基材的織物,以後考慮使用年限長改用塗
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纖維織物,(美國Chemfab產的Sheerfill,厚1.2mm.)為了防止結露,又增加了能隔音、隔熱的內層(美國產Fabrasob),但內部裝修尚未完工,這層膜材已出現了被沾污的痕跡,影響美觀。千年穹頂膜材的改變也成為英國媒體的話題,搞得沸沸揚揚。原先聚酯膜材的契約由德國Koch公司獲得,有些人就批評政府不該將契約給
德國。以後英國政府又以改用較好的材料為理由,將契約給了日本控股的美國鵬騰(Birdair)公司,這又引起了親反對黨輿論的反對和Koch公司的抗議與索賠。
千年穹頂產生於全世界範圍為迎接對世紀到來的慶典,在建造過程中受到了不少讚揚與批評,但最終的結構還是顯示了美好的形象。
相關新聞
2010年1月,英國《衛報》評選出新世紀10年來全球十大建築,以此為21世紀的國際建築潮流做註解。英國的倫敦千年穹頂等十大建築脫穎而出,成為《衛報》眼中最具代表性的21世紀全球十大建築,雖然千年穹頂的設計一直為人詬病,但英國皇家建築師學院卻站出來維護千年穹頂,院長弗格森說:“我不明白建築師們如何能夠望著這樣一座建築物說它醜陋,它是一個優雅的結構,同時亦是工程學上的卓越作品。”
趨勢評論:首先你要驚世駭俗,越是有爭議的越是能夠名垂青史,看看上個世紀的艾菲爾鐵塔,就可略知一二。建築學走過了百年,但大眾對標誌性建築的矛盾心態始終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