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楊屯遺址

倪楊屯遺址

倪楊屯在滄縣杜林鎮西南0.5公里處,滄州市西距滄州市15公里。遺址在倪楊屯村東南,距村20米。東0.5公里是滹沱河故道,北0.5公里是滄河公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倪楊屯遺址
  • 地理位置:滄州市西距滄州市15公里
  • 門票價格:免費
倪楊屯遺址位於河北省滄縣杜林鎮倪楊屯村的滹沱河故道旁,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遺址早年在地表呈現出溝狀,村民們歷年都在這裡取土,有時挖出一些文物就帶回家存放了起來,後來,隨著取土這條溝逐漸變深變寬,村民們發現溝里出土的東西多了起來。1988年9月24日,滄縣文化館的郭萬祥會同滄州市文保所的王世傑和盧冠琴一起到現場進行了勘查,他們發現地表散落許多繩紋磚、大型陶器殘片和黑白釉瓷片、開元通寶等,地表上還遺留著一件骨角製成的農具和一片卜骨,隨後他們又在村民家中徵集到幾件青銅器和石刀、石斧等幾件石器。
今天,在滄州市博物館內展出了倪楊屯遺址出土的5件商代文物,它們分別是直耳三足鼎、素麵觚、素麵爵、角耒和卜骨。下面作簡要介紹:
1.直耳三足鼎:商代,口徑16.5厘米,高20.5厘米,青銅質,圓腹,上有2個直耳,下有3個足,光素無文。保存完好。
直耳三足鼎是用來煮肉盛肉的炊器,煮熟後就在鼎內取食,所謂“列鼎而食”,後來鼎作為禮器使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周代有嚴格的列鼎制度。今天有關鼎的成語很多,如鐘鳴鼎食、三足鼎立等。
2.素麵觚:商代,高23.8厘米,口徑14厘米,腹徑4.8厘米,足徑8.5厘米,青銅質。器體廋長,素麵,喇叭口,深腹,高圈足。足上部有2個對稱的豎長方形鏤孔。
素麵觚上面沒有紋飾,觚是盛酒的器具,也作為禮器使用。
3.素麵爵:商代,流至尾寬15.6厘米,高18.5厘米,青銅質。素麵,長流翹尾,菌狀雙柱立於近流折處,卵形深腹,半圓形帶狀單執,三棱形錐狀實足。
爵上面沒有紋飾,爵是一種酒器,相當現在的酒杯,相傳古時候大將軍出征前,皇上為其送行,用爵暢飲,後來爵也作為禮器使用。
4.角耒:商代,上有2個人工開鑿的用來穿繩綁系木柄的穿孔,孔呈不規則長方形。
角耒是古代農具,它用鹿角的天然枝杈製成,現已殘缺一角,另一角被磨得十分光滑,很明顯是人工使用過的痕跡。此耒做工自然、簡單、原始、粗糙。耒是古代用來翻土播種的農具,常與類似鏟的耜組合使用,又稱耒耜,耒耜是古代農具的泛稱。
這件取材於當時數量較多的狩獵對象——鹿製作的角耒反映了商代滄州區域農業發展的狀況,代表了當時先進的生產力水平,是我市迄今為止並不多見的一件古老的農業生產工具。
5.卜骨:商代,殘長26厘米,用牛肩胛骨製成,上面有很清晰的灼痕。商代的王室與部族非常信巫術,占卜術在商代很盛行,占卜方法是用火在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或龜腹甲上燒炙,甲骨的背面便出現裂紋,古人稱它為“兆”,再根據兆的形狀來斷吉凶。占卜範圍很廣,從天時、年成、祭祀、征伐、田獵到疾病等瑣事無一不占卜問算。
在這片卜骨上,灼痕清晰,商代滄州的先人們是否用它在祈求風調雨順,穀物豐收,還是祈求袪除災病,身體安康,今天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它是目前為止滄州地區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古老的占卜工具。
在倪楊屯遺址出土的這幾件商代遺物中有普通的生活用具、有進行勞動的生產工具、也有意識形態領域的占卜工具,內容豐富,種類繁雜。反映了商代滄州區域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倪楊屯遺址也有著很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