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傑(抗戰時期革命烈士)

倪傑,1917年出生於鹽城縣永豐圩倪家河的貧農家庭。小時鬧災荒,他隨父逃荒到上海,在紗廠當童工。後來不幸被機器軋了手指,老闆把他踢出廠門。
1940年秋,得知家鄉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權,倪傑從上海回鄉,參加抗日隊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鄉指導員、區委組織科長等職,深得領導的信任和民眾的愛戴。
倪傑利用自己是本地幹部的有利條件,深入貧苦農家,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先後發展了30多名進步青年入黨。他組織模範班,發展武裝力量,配合區隊擊退下鄉“掃蕩”的日偽軍三十多次,打死打傷日偽軍四十餘人,繳獲各種槍枝近百支,子彈千餘發。他們還經常在夜間到敵人土圩里摸崗哨除漢奸、貼標語散傳單,鼓舞民眾鬥志,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1942年春,日偽盤踞在新興場。距新興場十里多的倪家河常受騷擾,地方惡霸地主等投靠日偽,充當漢奸。這對開展抗日工作來說,是個嚴重的障礙。倪傑下定決心要拔掉這幾根釘子。
3月8日夜,倪傑率領一路人馬,悄悄摸到花墩頭惡霸劉楚三家,翻過院牆,潛入天井,活捉了地主惡霸金吉山和劉楚三。
11月30日深夜,區長李志和倪傑等人到敵據點新興場西南的浦溝村進行反偽化活動。次日晨,駐新興場日偽軍得到敵探報告,馬上出動便衣隊從北路包抄,形成簸箕狀包圍圈,接著武裝的敵人又從正面出擊,李志等七位同志落入了“簸箕兜”內。
當時,倪傑和苗斌在“簸箕兜”邊口,只要迅速向南撤退,即可脫險。想到還有多位同志被包圍,倪傑鎮定地對苗斌說:“我們得掩護同志們撤退。”他們直奔東北,向敵人包圍圈內衝去,搶占一塊亂墳場,以墳頭作掩護,東打一槍西打一槍迷惑敵人。敵人果然上了當,改為兩路匯合,集中火力向亂墳場掃射,子彈像雨點似的激起一串串塵煙,倪傑和苗斌且戰且退,牽制敵人,使那邊的七位同志得以安全轉移。
眼見得敵人包圍上來,倪傑和苗斌迅速撤到河邊,跳入河中,將長槍拆開,沉入河底,奮力游向對岸。游到對岸的倪傑,發現苗斌不會游水,正在河裡掙扎,又返回營救苗斌。上岸後,倪傑的肩部、臀部兩處中彈,他忍著疼痛,爬到三座大墳堆中間,抽出一隻手,將隨身帶的檔案、鈔票送到嘴邊用牙齒撕碎,部分吞下肚。
這時,敵人已追過河,苗斌被捕,因倪傑身邊還有一支短槍,敵人不敢接近,遠遠地圍著喊:“繳槍不殺”。一時見沒有動靜,瘋狂撲了上去,倪傑突然舉起槍對準領頭的,可是手槍啞火,他不顧一切,將槍向敵人砸去。
倪傑被捕後,敵人將他與苗斌同船押往新興場。敵人對倪傑先是千方百計勸降,毫無效果。接著嚴刑拷打,以殺害全家相威脅,倪傑大義凜然、威武不屈。敵人軟硬兼施,用盡一切辦法,仍沒有使倪傑屈服。1942年12月1日深夜,倪傑在新興場南圈門外光榮就義。苗斌後被我黨同志成功營救。
倪傑犧牲後,敵人不讓家屬收屍,王志英千方百計籌集了12石稻,贖回遺體安葬。為躲避日偽軍的追殺,王志英帶著女兒背井離鄉周旋於敵後。日軍投降後,殺害倪傑烈士的漢奸走狗,一一被清算,母女倆回到了家鄉。
1943年,“新四軍鹽阜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在阜寧蘆蒲建成,上面鐫刻了倪傑烈士的名字。1945年冬,建陽縣委決定將新會鄉改名為“倪傑鄉”,即現在的亭湖區新興鎮倪傑村
幾十年來,歷經數次村組規劃調整,但倪傑的名字一直被保留著。1997年,倪傑烈士的骨骸遷至市烈士陵園。在村委會和廣大村民的支持下,倪秀一家出資在村里建造倪傑烈士紀念亭,如今已成倪傑村的標誌,是當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