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是在24節氣之後,我國人民又節氣細化為候,是我國農曆中的更小的陽曆單位;
最早,從立春開始以5天為一候,一年共有72候(最後一候為6天或7天)是一種簡單的平候(類似平氣);
包括動物候應、植物候應和自然現象候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候應
- 包括:動物、植物候應和自然現象候應
- 現行:農曆使用定氣和定候
- 時間單位:5天
氣候名詞,動物候應,植物候應,自然現象候應,人物候應,
氣候名詞
後來它和24節氣相結合便去掉1候就成了從立春開始的72候即“一(節)氣管3候”,成為節氣的細化單位,這樣平氣對應平候;以定氣對應的平候為半定候;
古代曆法家劉焯提出了定候,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黃道上每隔黃經5度就是1候,而不一定是5天了;
我國現行農曆使用定氣和定候;
以上各種候雖然不一定都是5天,但“候”作為時間單位就是5天。
我個人認為還有一種“規範候”,就象現在的“旬”一樣,一氣為三候,前兩候為5天,後1候到下個節氣日前1日。
候是節氣的必要補充,它和24節氣一起構成了我國農曆中陽曆成分,是我國農曆中的特殊的太陽曆系統,是我國農曆的重要思想和我們精神財富。
動物候應
動物候應是從動物的蟄眠、復甦、交配、繁殖、換羽、遷徙的過程來反映節氣的。
植物候應
植物候應是以植物的萌芽、發葉、生枝、開花、結果、落葉的規律來反映季節變化。
自然現象候應
自然現象候應又稱非生物候應,是以霜降雪飄、水凍冰化、風雲變幻等來反映節氣的。
人物候應
侯應,西漢郎中官,邊疆人。以侯應論罷邊十不可而聞名於史書。
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自言願婿漢氏以自親。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天子下有司議,議者皆以為便。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上問狀,應曰:“周、秦以來,匈奴暴桀,寇侵邊境;漢興,尤被其害。臣聞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陰山,東西千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來出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於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用得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寇,少所蔽隱;從塞以南,徑深山谷,往來差難。邊長老言:‘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如罷備塞吏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今聖德廣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來臣。夫夷狄之情,困則卑順,強則驕逆,天性然也。前已罷外城,省亭隧,才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復罷,二也。中國有禮義之教,刑罰之誅,愚民猶尚犯禁;又況單于,能必其眾不犯約哉!三也。自中國尚建關梁以制諸侯,所以絕臣下之覬欲也。設塞徼,置屯戍,非獨為匈奴而已,亦為諸屬國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舊逃亡,四也。近西羌保塞,與漢人交通,吏民貪利,侵盜其畜產、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今罷乘塞,則生嫚易分爭之漸,五也。往者從軍多沒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戚,六也。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盜賊桀黠,群輩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則不可制,八也。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溪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遠,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終始,欲以壹切省徭戍,十年之外,百歲之內,卒有他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絕,當更發屯繕治,累歲之功不可卒復,九也。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開夷狄之隙,虧中國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蠻之長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