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棘副三棘魨

倒棘副三棘魨

俗名:三刺魨。三腳釘。三角狄。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附近水域之底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通常以底拖網捕獲,魚體小,不具食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倒棘副三棘魨
  • 別稱:三刺魨。三腳釘。三角狄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印度至太平洋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棲所生態,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基本信息

學名 Paratriacanthodesretrospinis
命名者 Fowler,1934
棲息深度 418-920公尺
中文名 倒棘副三棘魨 </p> 魚類
</p>
魚類
倒棘副三棘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擬三棘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3Triacanthod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倒棘副三棘魨
模式種產地 ChinaSea,vicinityofTaiwan,Albatrosssta.D.5517,230fm.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三刺魨、三腳釘、三角狄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最大體長 12cm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 Paratriacanthodesretrospinus
參考文獻 Fishbase(2005);FishesofJapan(Nakabo,2002);中國動物志-魨形目(蘇等,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7253.ASIZP0066266.ASIZP0066280.ASIZP0066292.ASIZP0801520.ASIZP0801521.ASIZP0801542.ASIZP0911520.ASIZP0911521.ASIZP0911542.FRIP00810.FRIP03137.USNM00093171Holotype.USNM00093485Paratype.
典藏基因 [2008-03-24,Kui-ChingHsu,COI,100%]
英文俗名 Sawspinespike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菱形,側扁而高;尾柄細短。吻尖突出,吻長短於眼徑。眼大,眼徑為眶間隔的1.9-2.2倍。口端位,唇薄;上下頜齒同型,齒圓錐狀,無內列齒。唇發達。體被細鱗,每一鱗片的表面有2-4直立的棘突排列成行,大型魚可達7-8棘突,棘多細尖,大型魚有分叉的棘突。背鰭兩個,硬棘VI,發育良好,各棘長度由前向後漸減;腹鰭軟條1,細小。體淡紅色,體側具三條淺色縱帶,上方一條從眼後上方延伸至第二背鰭中部下方,中間一條從眼後延伸至二背鰭中部下方,下方一條從鰓孔後方延伸至臀鰭基上方;下頜至肛門之腹側為銀藍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附近水域之底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莫三比克、日本、台灣、新加勒多尼亞、Chesterfield和Bellonaplateaus等。台灣南部、東北部海域和東沙群島有產。

漁業利用

通常以底拖網捕獲,魚體小,不具食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