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交往發生理論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利西娜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對出生頭七年兒童的交往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個體交往發生理論,並依據其研究成果將學前期兒童同伴交往發展分為情緒-實際性交往(2-4歲)、情境-活動性交往(4-6歲)和非情境-活動性交往(6-7歲)三個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體交往發生理論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介紹,發展階段,情緒-實際性交往(2一4歲),情境-活動性交往(4-6歲),非情境-活動性交往(6-7歲),

介紹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利西娜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對出生頭七年兒童的交往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個體交往發生理論,並依據其研究成果將學前期兒童同伴交往發展分為情緒-實際性交往(2-4歲)、情境-活動性交往(4-6歲)和非情境-活動性交往(6-7歲)三個階段。
從3個月到2歲,兒童之間的接觸是以對新印象的需要、積極活動的需要和與成人交往的需要為基礎的。這突出表現在兒童一開始把同伴作為玩具、作為與成人交往的中介物對待。雖然他們也似乎感到同齡人與一般的玩具、物體不同對兩者的注視時有顯著差異,向兩者發出的動作也很不一樣,但這種認識起初是比較模糊的、不穩定的,隨著雙方在相互作用中,同伴的“主體品質”才漸漸被揭示出來。

發展階段

情緒-實際性交往(2一4歲)

這種交往是在兒童擺弄各種物體和玩具的活動、實物操作活動和模仿性遊戲的背景下進行的。在操作過程中,兒童不僅為自己的遊戲動作而感到高興,也希望同伴“參加”自己的娛樂活動,並渴望在同伴面前表現自己。
情緒一實際性交往的主要手段,是表情性和實物-動作性手段,起初,言語在交往中僅占5%左右,末期,則上升到7.5%。

情境-活動性交往(4-6歲)

情境-活動性交往是學前兒童典型的同伴交往形式。它主要是在學前兒童典型的遊戲-角色遊戲中進行的。兒童在角色遊戲中同時進行著雙重交往一是角色交往,也就是被扮演者如,“醫生”和“病人”之間在想像情景中的交往二是同伴交往,即角色的扮演者-兒童在現實情景中的交往。這兩種交往交織在一起,保證遊戲順利進行。
研究表明,從4歲左右開始,同伴對兒童的吸引力已經趕上成人。此時,對同伴的能力和行為的注意也開始超過吸引他們注意自己的願望。同齡人作為合作者、遊戲夥伴的能力、品質成為兒童相互交往的誘因,但兒童所知覺的還僅僅是同伴在具體情境之下表現出來的能力品質。

非情境-活動性交往(6-7歲)

研究表明,學前末期,只有部分兒童能形成這種與同伴交往的新形式。但它代表著一種發展趨勢。促使這些兒童與同伴交往的仍是合作活動的需要,這種合作仍帶有實際性,即主要是在實際的遊戲過程中進行的。然而,遊戲本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角色遊戲為規則遊戲所代替。如果說,角色遊戲中表現出來的“規則”是以不違反現實生活原則為特點的,是比較具體的,那么,以普遍法則形式表現的規則遊戲的“規則”,則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即非情境性。
研究資料證明,此時,作為交往誘因的已經不是同伴在某些具體情景中所表現出來的特點,而是它的更一般的能力品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