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學習模式

個性化學習模式

個性化學習會是什麼樣子呢?為什麼這么多年過去了,學校的教育依然不能打破傳統的工廠模式。工廠模式學校起源於19世紀,經歷了世界大戰,電腦技術革命和其他社會變遷。

隨著公眾教育進入大眾的視線,工廠模式就成為了公眾教育,乃至私人教育的基本模式。這一類的學校由鈴聲管理,學生在統一的時間坐在相同的教室,“學習”著相同的內容。一般來說,在此類學校中,一個老師每天往往要面對超過100個學生。教學樓的設計是為了方便學生的管理,課程的設定也更注重於老師和管理者的職權。這種教育模式更適用於工廠的運作,然而,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工廠模式的教育在30年前開始有了轉變的跡象。
數字時代,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無論你叫它什麼,我們都身處其中,並且潛移默化的被影響著,改變著。然而,在學校中,卻是另一番景象。還是一樣的課堂,學生緊挨著同齡人排排坐,聽著老師一個人滔滔不絕的演講;下課鈴聲響了,每個人都起立走向下一個教室;學校的宗旨只是盡責管理,而並不是因材施教。雖然有一些課程設定上的創新出現,但主要還是針對老師的教學體驗,而並不是學生的個體體驗。個性化學習只能建立在在師生一對一的基礎上。
約翰·杜威在七十多年之前就曾在書里(《教育的民主》、《未來的學校》)寫過,個性化學習的缺失是令人擔憂的。很顯然,教育體制的改變是非常緩慢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課程設定創新,並不是首先出現在教育體制中,而是商業體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