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備課經驗:數學卷

個性化備課經驗:數學卷

《個性化備課經驗:數學卷》主要內容:個性是標誌一個教師教學成熟的基本要素。許多一線著名教師,當一提起來時,給我們的印象首先就是他們的教學個性。於漪的深情、魏書生的民主、吳非的硬氣、竇桂梅的激情與深度……因此只有尋找到自己的教學個性,我們才不會在紛繁複雜的教育思潮中迷失自己,才能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擁有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才能培養出有個性、有創造力的學生。

基本介紹

  • 書名:個性化備課經驗:數學卷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頁數:212頁
  • 開本:16
  • 品牌:教育科學出版社
  • 作者:華應龍
  • 出版日期:2007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413962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個性化備課經驗:數學卷》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備受推崇、令人回味的好課,往往在學生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有新穎別致的精妙設計,讓人豁然開朗、眼前一亮:“原來課還可以這樣上”;備受推崇、令人回味的好課,往往擁有精妙、高效的作業設計,“那一道題”往往目的明確、緊扣重點、開放提升,蘊涵著豐富的思維價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編者面向全國徵集、遴選了一些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的備課體會和作業設計心得,編輯成《個性化備課經驗·數學卷》,以幫助那些在備課及個性化作業設計方面還沒有摸著門道的教師朋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備課新思維
1.備課不是對學生進行限制
2.隱形備課:課堂中生成二度教學設計
3.從生活中預設課堂
4.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加法意義——“加法的初步認識”備課新思考和實踐
5.創設情境,解決問題——“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學案例與反思
6.感受數學對生活的作用——“乘除法套用題”數學活動備課思路
7.有效教學設計“特”字當頭
8.有“備”無患,“優”備更無患
9.三維目標·學情分析·軟硬兼施
10.從“精打細算”談精打細算的預設
11.一個新教師的備課心得
12.備課新招:創新課例
13.你的問題你來解決——“統計”備課例談
14.擴大學生的探索空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備課有感
15.同一首歌,不一樣的情懷——從“兩數相差多少”教學材料的運用談預設和生成
16.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17.備課中開發教學資源的四種策略
18.挖掘素材,追求無痕——由一道練習題的兩種教法引發的思考
19.定位,讓教學設計更有效
20.刪除問題,激活思維——“比多比少”分數套用題教學設計及反思
21.一位國小數學教師的備課日誌

第二篇 教你一招
1.我淡化了預設——“秒的認識”備課反思
2.靈機一動的生成——“認識11~20各數”反思
3.新奇有趣,引人入勝——課堂導入的方法探究
4.給課堂架起生成的“支點”
5.備出來的教學情境
6.有效備課須“三思多問”
7.情境中學“折扣”——談“折扣”備課思路
8.備課,牽住內容的“牛鼻子”——“圓的認識”備課點滴
9.一手抓結構,一手抓操作
10.情境設計怎樣激趣
11.抓住生成的剎那
12.走出備課的誤區
13.數學備課中怎樣體現生活化
14.在“備課”時預留出“生成”的空間
15.預設中意外出彩——怎樣把握“生成性課堂”
16.彈性設計,智慧引領
17.備課中靈活處理教材
18.備課要最大可能地接近學生——“平移和旋轉”備課有感
19.巧妙設計細節是關鍵

第三篇 新穎教學設計展示
1.加強體驗,凸顯特徵——“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剖析
2.“等可能性”事件教學設計
3.“百分數意義”的二度教學設計
4.“用字母表示數”備課理念
5.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分數的再認識”教學設計思路
6.“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與反思
7.好課是“磨”出來的——“幫小動物安家”教學設計及反思
8.開天窗,留空白——“統計——求平均數”教學設計
9.“平均數”備課反思
10.讓新課程理念走進老教材——“射線和角”教學設計及反思
11.“10的分與合”教學設計及反思
12.“射線與角”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13.創造性使用教材——“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及反思
14.預設是美好的,生成是遺憾的——“最低公倍數”教學設計有感

文摘

第一篇 備課新思維
1.備課不是對學生進行限制
江蘇省宜興市實驗國小 申志雲
新課程改革要求數學教學注重內容與生活的聯繫,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時的內在動力,注重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等等,這些已為廣大教師所認可。但從逐日深入的課改實踐看,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知識和技能上的局限。因此,我們把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為了師生的共同發展作為數學教學永恆的追求。備課時,在觀照教材、觀照學生的前提下,以服務於每個學生髮展時的合理需求為核心,讓課堂不斷充實學生睿智的感悟,迸發學生多彩的靈性。
引言:
上海普陀區的葉季明老師曾提出了數學教學中的四個“W”,即“教什麼、為什麼教、怎樣教、教得怎么樣”。教得怎么樣是一線教師,也是社會各界對教學的終極關注。與“教得怎么樣”直接關聯的是“怎樣教”,而“怎樣教”必然涉及“教什麼”和“為什麼教”,並把“為誰教”放在首位。如果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準備時,把為誰而準備置於不顧,那么,數學教學教得怎么樣又何從談起?
視點:
備課,為小學生準備數學,為小學生準備童年時代的數學。
案例:
蘇教版國標版國小數學第五冊:周長的認識
(認識周長後,分組操作)
拿出學具盒,學具盒裡有任意三角形、任意四邊形紙片,圓片,梧桐樹葉。
師:在學具盒中選出你會求周長的圖形,想辦法求出周長。
學生操作(大部分學生選擇了三角形和四邊形紙片,有的小組選擇了圓片,有的小組選擇樹葉後又放了回去),匯報交流。
生1:我們組選擇了三角形和四邊形,先量出了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2厘米、4厘米、5厘米,再加起來得到周長:2+4+5=11(厘米)。
生2:我們組也選擇了四邊形,先量出每一條邊的長度,再算出它的周長,4+3+4+2=13(厘米)。
生3:我們組選擇了圓片,我們是用軟尺繞著圓片的邊線圍了一圈(學生示意),量出來是9.4厘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