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一情境爭論(person-situation debate)是人格心理學領域的一場歷史性論爭。其焦點是個人變數和情境變數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行為的改變,行為是隨情境的變化而改變還是保持穩定一致。
始於20世紀初,辯論雙方是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前者強調本能(個人取向),後者強調強化(情境取向)。另一次爭論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一方為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他倡導個人中心治療法,即讓受輔者自行解決困難,實現自我成長(個人取向);另一方為美國行為主義者斯金納,他反對這種方法,堅持其行為治療法,即利用操作條件作用改變個體的已有行為及矯正不良習慣(情境取向)。六七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又掀起這一爭論。他認為許多重要的人格理論幾乎都只依據個人變數(如特質、動機、需要)或情境變數(如強化、刺激)來解釋和預測人格的功能和個體行為,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為此需發展一個合適的模型來融合個體和情境這兩個變數。以米歇爾為代表的人格心理學家構建人格的互動作用模型,試圖恰當地詮釋人格的功能和人格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