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鈔,漢語詞語,拼音fèng chāo ,出自《明史·食貨志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俸鈔
- 拼音:fèng chāo
- 注音:ㄈㄥˋ ㄔㄠ
- 出處:《明史·食貨志六》
概述,詞語解釋,
概述
俸鈔(俸鈔)
詞語解釋
元 明 時官吏俸金或以錢幣支付,稱俸鈔。 元 初官吏均無俸祿, 中統 三年定百官俸,並另向民戶徵收。《元史·食貨志四》:“至 武宗 至大 二年……俸鈔改支 至元 鈔。”《明史·食貨志六》:“﹝ 洪武 ﹞十三年重定內外文武官歲給祿米、俸鈔之制,而雜流吏典附焉。”
俸鈔,漢語詞語,拼音fèng chāo ,出自《明史·食貨志六》。
俸鈔,漢語詞語,拼音fèng chāo ,出自《明史·食貨志六》。...... 俸鈔編輯 鎖定 俸鈔,漢語詞語,拼音fèng chāo ,出自《明史·食貨志六》。...
由於明朝初年至中間朝貢活動繁榮,來自外國進貢的大量胡椒、蘇木等堆積如山,明朝政府便將這些庫存的胡椒、蘇木折支官員的俸鈔。宣德九年(1434),規定了胡椒、蘇木折俸...
科差是中國唐宋元歷代封建政府徵收的代徭稅。相似於更賦、力庸。初興於唐宋,但徵收面不廣,代役稅之外仍有徭役。降至元代遂成正式賦稅項目。徵收內容有包銀、俸...
明代俸祿由支本色(米)到本、折(絹、銀、鈔等)兼支,其主要原因在於倉糧不足、貨幣稅和一條鞭法的實行。並由於“俸鈔折色”之制的實行,而導致了官員俸祿的...
《元典章·朝綱·省部減繁格例》:“官吏俸鈔已有支給通例……如經都省復奏或改授者,自都省奏準月日放支。” ...
1433年官俸折鈔 宣德八年(1433)三月二十七日,兼掌行在戶部事、禮部尚書胡氵熒奏請官俸折鈔。他說:南、北二京文武官折支俸鈔已經上奏,並於原籍官府勘合...
科差:元朝賦稅名目之一。包括三項﹕絲料、包銀、俸鈔。負擔科差的主要是民戶﹐還有醫戶﹑獵戶等﹐軍﹑站﹑僧﹑道﹑儒等戶均免徵。元代的科差以戶為本(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