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俸皇酒釀造技藝
- 批准時間:2010年1月21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編號:Ⅶ-5
- 申報地區: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譜系,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根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泌陽縣誌》記載,俸皇酒源於漢唐時期,已有2000多年歷史。北宋時,郭集酒以“泌泉”之名被列為河南地方八大名酒之一,載入張能臣所著的《酒名記》一書。至明初,郭集酒遠銷湖北、山東等地。明正德三年(1508年),內閣宰相、華蓋殿文淵閣焦芳返鄉省親回朝時,將家鄉的郭集酒進獻給明武宗皇帝。聖上認真觀察,喜其晶瑩剔透之色;仔細品嘗,愛其芳香甘爽之味,欽封為宮廷御酒。從此,郭集酒被作為貢酒而揚譽華夏,也得名俸皇酒。被列為明朝宮廷御酒之後,郭集釀酒業有了長足發展。清初,郭集酒作坊已有40多家。清嘉慶年間,在郭集酒生產中,湧現出了以王康為代表的釀酒師。大約在清同(治)光(緒)年間,王康的下代傳人王子明經營起了“王記酒坊”。
1926年,王松岐在祖上遺產的基礎上,擴大了釀酒生產規模。
1951年,正宗傳人王松岐回響政府對私企進行改造的號召,主動把“王記酒坊”交給政府經營,政府在13家私人作坊的基礎上,組建了公私合營的“泌陽縣郭集酒廠”。
1952年後,郭集酒廠由第四代傳人王華欣負責釀酒技術,使王記的傳統釀造工藝得到繼承和發展。
1973年,河南省商業廳對郭集酒廠投資200萬元,擴大了郭集酒的生產規模。
1992年,更名為“河南省俸皇酒廠”。
2002年,由第五代傳人王建中負責釀酒技術,由於國有企業改制,又更名為“泌陽縣俸皇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2009年6月,更名為“河南省俸皇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工藝特徵
俸皇酒釀造技藝利用制曲設備、粉料和蒸餾設備、泥地老窖,傳統蒸餾設備,地下室陶瓮和懸吊式全封閉立體酒罐。現代純淨水加漿、色譜分析、微機控制、電腦監測的生產設備,勾調盛裝設備。採用了制曲、釀造、貯存、勾調、檢驗等相關生產工藝。
工藝流程
- 制曲
原料為小麥、大麥、豌豆,粉碎度要求通過篩孔的占30%,不通過篩孔的形如梅花瓣;踩制要求曲塊成型,堅實平整;培養大曲要求最高溫可達64℃,培養30天即成熟。大曲成熟後存放三個月後方可投入使用。
- 釀造
原料為高粱,粉碎要求4、6、8瓣;生產時將高粱蒸煮糊化,待溫度降到20-15℃,加入20%大曲粉,拌勻入窖,在窖中發酵60天后出窖。餾酒時掐頭去尾,量質摘酒,分級入庫,單獨存放。
- 儲存
新酒入庫存放三年後方可出廠。
- 勾調
調酒時按照各種產品的質量標準,經感觀和理化分析結果,缺啥成分和味感,然後用特殊工藝生產的調味酒予以彌補。
- 檢驗
符合國家GB/T 10781.1規定時,再進行包裝出廠。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俸皇酒屬典型的純糧釀製的麯酒,其釀製技藝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保護俸皇酒釀造技藝,對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安置就業人員,發展經濟,促進社會的和諧,都將產生一定的作用。
傳承譜系
代別 | 姓名 | 性別 | 傳承方式 |
---|---|---|---|
第一代 | 王康 | 男 | 祖傳 |
第二代 | 王子明 | 男 | 祖傳 |
第三代 | 王松岐 | 男 | 祖傳 |
第四代 | 王華欣 | 男 | 祖傳 |
第五代 | 王健中 | 男 | 祖傳 |
保護措施
2021年3月,俸皇酒傳統釀造技藝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被公布為第一批泌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文化生態保護區(傳習所、傳承基地)。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92年,在巴黎國際名酒展評會上,俸皇酒獲國際金獎。
1993年,俸皇酒獲中華旅遊精品金獎。
俸皇特釀和閣老俸特麯酒,先後被評定為國家商業部和河南省優質產品,獲得首屆全國食品博覽會銀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