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格翻譯的語用學探解

修辭格翻譯的語用學探解

《修辭格翻譯的語用學探解》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科芳。

基本介紹

  • 作者:陳科芳
  • ISBN:9787309072280
  • 頁數:218
  • 定價:18.00元
  • 出版時間:2010-5
內容介紹,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介紹

《修辭格翻譯的語用學探解》以《紅樓夢》及其兩個英文譯本為對象,通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手法,在分析整合語用學原理優勢的基礎上,提出基於關聯理論的語用推理機制,並且套用這個語用推理機制來描述翻譯現象、尤其是文化負載詞語的翻譯現象,最後提出一個多元的描述性翻譯過程框架。這個框架能比較客觀地解釋翻譯過程,回答譯者主體地位的確定性、讀者分析法的必要性、多元譯本存在的合理性等問題。

作者簡介

陳科芳,女,浙江諸暨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師範夫學外事處副處長(主持工作)。浙江省翻譯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翻譯研究會理事,全國翻譯院系聯席會議常務理事。主持校級教學團隊、校級特色專專業校級重點建設教材等,主持浙江省哲社規劃課題一項,省新世紀教改項目一項,省精品課程一項。在《中國翻譯》、《外語界》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主編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一部,該教材被教育部評為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擔任一套本科翻譯專業系列教程的總主編。2008年入選浙江師範大學校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9年獲得浙江省教壇新秀稱號。

圖書目錄

0 引言
0.1 寫作緣起
0.2 文獻綜述
0.3 論文布局
0.4 創新之處
0.5 研究方法
0.6 研究目標
0.7 術語使用
0.8 研究意義
1 基於關聯理論的語用推理機制
1.1 語用學的解釋力
1.2 意義和語境
1.2.1 意義
1.2.1.1 區分語義學的意義和語用學的意義
1.2.1.2 區分字面意義和話語意義
1.2.1.3 會話含義
1.2.2 語境
1.3 合作原則
1.3.1 合作原則的四準則
1.3.2 合作原則的遵守與違反
1.3.3 合作原則的不足
1.4 禮貌原則
1.4.1 禮貌原則的基本觀點
1.4.2 禮貌原則的不足
1.4.3 面子保全論
1.4.4 漢英禮貌的不同
1.5 關聯理論
1.5.1 關聯理論的基本觀點
1.5.1.1 關聯的地位
1.5.1.2 關聯與語境
1.5.1.3 強關聯與弱關聯
1.5.1.4 語境效果和處理努力
1.5.1.5 最大關聯性和最佳關聯性
1.5.2 關聯理論與合作原則
1.5.3 關聯理論的不足
1.6 基於關聯理論的語用推理機制
1.6.1 語用推理機制的必要性
1.6.2 語用學原理整體體現為關聯
1.6.2.1 關聯理論的重要性舉偶
1.6.2.2 搜尋最佳關聯的語用推理機制
2 語用與翻譯的“關聯”
2.1 語用與翻譯的“關聯”
2.1.1 都涉及語言的使用問題
2.1.2 都是交際活動
2.1.3 都涉及認知問題
2.1.4 翻譯有個語用層次問題
2.1.5 語用學可以解釋翻譯中的文化問題
2.2 語用·翻譯·修辭格·《紅樓夢》
2.2.1 語用與翻譯
2.2.2 語用與修辭格
2.2.2.1 具有淵源
2.2.2.2 都是對含義的研究
2.2.2.3 都屬句子和句子以上層面
2.2.2.4 都具有趣味性
2.2.3 翻譯與《紅樓夢》
2.2.4 翻譯與修辭格
2.2.5 修辭格與《紅樓夢》
2.2.6 歇後語、委婉語、仿詞
3 合作—歇後語的構造和翻譯
3.1 歇後語的定義
3.2 歇後語的英譯名
3.3 《紅樓夢》的歇後語
3.4 合作原則與歇後語的構造
3.4.1 違反質的準則
3.4.2 違反量的原則
3.4.3 違反方式準則
3.5 合作原則與歇後語的翻譯
3.5.1 《紅樓夢》歇後語數據分析
3.5.2 合作原則與歇後語的翻譯
3.5.2.1 不違反合作原則的歇後語的翻譯
3.5.2.2 違反質的準則的歇後語的翻譯
3.5.2.2.1 誤譯
3.5.2.2.2 意譯
3.5.2.2.3 套譯
3.5.2.2.4 改譯
3.5.2.3 違反量的準則的歇後語的翻譯
3.5.2.3.1 量少了的例子
3.5.2.3.2 量多了的例子
3.5.2.4 違反方式準則的歇後語的翻譯
3.6 本章小結
4 禮貌—委婉語的構造和翻譯
4.1 委婉語的重要性
4.2 《紅樓夢》中的委婉語
4.3 禮貌原則與委婉語的構造和使用
4.3.1 委婉語與禁忌語
4.3.2 距離原則和相關原則
4.3.3 委婉語是禮貌和合作的矛盾統一體
4.3.3.1 委婉語與禮貌的關聯
4.3.3.2 委婉語與合作的關聯
4.3.3.2.1 違反質的準則的委婉語
4.3.3.2.2 違反量的準則的委婉語
4.3.3.2.3 違反關聯準則的委婉語
4.3.3.2.4 違反方式準則的委婉語
4.4 禮貌原則與委婉語的翻譯
4.4.1 委婉語的理解
4.4.2 《紅樓夢》十個單字死亡委婉語的翻譯
4.4.3 從禮貌的角度解析《紅樓夢》十個死亡委婉語的翻譯
4.4.3.1 禮貌需要的不同
4.4.3.2 禮貌策略的不同
4.4.4 禮貌原則對委婉語翻譯的啟示
4.5 本章小結
5 關聯—仿詞的構造和翻譯
5.1 關聯理論與仿詞的構造
5.1.1 仿詞的定義
5.1.2 仿詞的分類
5.1.2.1 嚴仿
5.1.2.1.1 音仿
5.1.2.1.2 類仿和反仿
5.1.2.1.3 合仿
5.1.2.1.4 形仿
5.1.2.2 寬仿
5.1.3 仿詞的反向關聯
5.1.4 仿詞與語境
5.1.5 關聯理論與仿詞的構造示意圖
5.2 關聯理論與仿詞的翻譯
5.2.1 關聯理論與仿詞的翻譯示意圖
5.2.2 語境與仿詞的翻譯
5.2.3 仿詞的翻譯與譯者的策略
5.2.4 仿詞翻譯中的最佳關聯度
5.2.5 《紅樓夢》仿詞翻譯實例
5.3 本章小結
6 翻譯中影響語用策略選擇的因素
6.1 文化因素
6.1.1 文化詞語和文化語境
6.1.1.1 文化負載詞詞義的確定
6.1.1.2 文化辭彙的空缺
6.1.1.3 文化不可譯性的限度
6.1.2 翻譯中的文化研究
6.1.2.1 翻譯中的文化轉向
6.1.2.2 文化的融合
6.1.2.3 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6.2 詩學因素
6.2.1 詩學=風格
6.2.2 詩學=反常
6.2.3 保持詩學特徵
6.3 譯者因素
6.3.1 譯者的作用
6.3.2 譯者的權力
6.3.3 譯者的目的
6.3.4 譯者本身因素
6.3.4.1 譯者的理解能力
6.3.4.2 譯者的表達能力
6.3.4.3 譯者的工作條件、工作態度等
6.4 讀者因素
6.5 翻譯語用策略的選擇
6.6 本章小結
7 基於語用學原理的翻譯過程框架
7.1 基於語用學原理的翻譯過程框架的提出
7.2 基於語用學原理的翻譯過程框架的描述
7.3 基於語用學原理的翻譯過程框架的特徵
7.3.1 多元的系統
7.3.2 描述性的框架
7.3.3 動態的平衡
7.3.4 主體的譯者
7.3.5 整體性的翻譯單位
7.4 本章小結
8 結語
8.1 譯者主體性地位的確立
8.2 多元譯本存在的合理性
8.3 讀者分析法的必要性
8.4 基於語用推理機制的翻譯過程框架的局限性
附錄1:《紅樓夢》歇後語詳表
附錄2:《紅樓夢》十個單字死亡委婉語詳表
附錄3:《紅樓夢》中仿詞的分類和翻譯
參考文獻
專家評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