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文萃叢書:修辭學》是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12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為李維琦,原名為《古漢語修辭學》。李先生執教於湖南師範大學,他是楊樹達的再傳弟子。楊樹達的《中國修辭學》是古漢語修辭學的經典。李先生的《修辭學》和楊樹達的《中國修辭學》是20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兩部古漢語修辭學著作,是“湘派修辭學”的標誌性著作,共同引領古漢語修辭學研究的風騷。 同楊樹達的《中國修辭學》相比,李先生更重視現代語言學理論,引進了蘇聯的同義學說,努力構建一個古漢語的修辭學新體系。古漢語修辭學不是很重視體系,理論上跟著現代漢語修辭學走,在這部著作之前似乎沒有一個古漢語修辭學體系。李先生對漢語修辭學的貢獻是提供了一個古漢語修辭學體系,以同義修辭學說為核心的修辭學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修辭學
- 書名:修辭文萃叢書:修辭學
- 出版社: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7頁
- 開本:32
- 作者:李維琦 王希傑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807030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修辭文萃叢書:修辭學》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修辭與修辭學
二、修辭的標準
三、修辭學的體式
四、學習、研究修辭學的意義 第一章音韻修辭
第一節傳其聲情
一、聲的模擬
二、音的組合
第二節和其音韻
一、押韻
二、雙聲疊韻
三、復重
第三節諧其音節
一、節奏
二、奇偶
三、錯落
第二章 辭彙修辭
第一節選用同義詞
一、一般同義
二、模糊同義
三、單雙同義
四、語法同義
第二節活用詞義
一、轉類
二、異義
一、修辭與修辭學
二、修辭的標準
三、修辭學的體式
四、學習、研究修辭學的意義 第一章音韻修辭
第一節傳其聲情
一、聲的模擬
二、音的組合
第二節和其音韻
一、押韻
二、雙聲疊韻
三、復重
第三節諧其音節
一、節奏
二、奇偶
三、錯落
第二章 辭彙修辭
第一節選用同義詞
一、一般同義
二、模糊同義
三、單雙同義
四、語法同義
第二節活用詞義
一、轉類
二、異義
三、雙關
四、連及
五、參互
六、曲解
第三節變換詞形
一、形的拆並
二、音的分合
三、字的替代
四、詞的節縮
第四節豐富辭彙
一、引進
二、創新
第三章 語法修辭
第一節權衡繁簡
一、詞的刪簡
二、成分的省略
三、詞語的繁複
第二節比量同義結構
一、成分的不同位置同義
二、句子的不同成分同義
三、結構或成分的不同表示法同義
四、合敘、共用與分述同義
第三節選擇同義句型
一、語態、語氣
二、謂語性質
三、句子結構及鬆緊
四、分句的次序
第四章 特殊修辭
第一節提煉
第二節比喻起興
一、比喻
二、起興
第三節借代映襯藏詞
一、借代
二、廣義借代
三、映襯
四、藏詞
第四節比擬誇張引用
一、比擬
二、誇張
三、引用
第五節對偶排比錯綜
一、對偶
二、排比
三、錯綜
第五章 古漢語修辭學簡史
第一節萌芽時期
一、修辭的目的和作用
二、修辭的標準和要求
三、修辭的原則和手段
四、言談的技巧和方法
第二節成長時期
第三節創立時期
第四節發展時期
附錄
一、唐鉞論修辭格(節錄)
二、《二十四詩品》今注
後記
再版後記
四、連及
五、參互
六、曲解
第三節變換詞形
一、形的拆並
二、音的分合
三、字的替代
四、詞的節縮
第四節豐富辭彙
一、引進
二、創新
第三章 語法修辭
第一節權衡繁簡
一、詞的刪簡
二、成分的省略
三、詞語的繁複
第二節比量同義結構
一、成分的不同位置同義
二、句子的不同成分同義
三、結構或成分的不同表示法同義
四、合敘、共用與分述同義
第三節選擇同義句型
一、語態、語氣
二、謂語性質
三、句子結構及鬆緊
四、分句的次序
第四章 特殊修辭
第一節提煉
第二節比喻起興
一、比喻
二、起興
第三節借代映襯藏詞
一、借代
二、廣義借代
三、映襯
四、藏詞
第四節比擬誇張引用
一、比擬
二、誇張
三、引用
第五節對偶排比錯綜
一、對偶
二、排比
三、錯綜
第五章 古漢語修辭學簡史
第一節萌芽時期
一、修辭的目的和作用
二、修辭的標準和要求
三、修辭的原則和手段
四、言談的技巧和方法
第二節成長時期
第三節創立時期
第四節發展時期
附錄
一、唐鉞論修辭格(節錄)
二、《二十四詩品》今注
後記
再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