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權第十四

修權第十四

修權即修整權力,也就是該如何使用權力。商鞅指出國家治理好的三個因素,那就是法度、信用、權力。權力由君主獨撐,法度、信用是君主臣下共同建立並遵守,這三者不可偏廢。同時商鞅提出了“任法去私”,反對以權謀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修權第十四
  • 創作年代:先秦時期
  • 作品出處:《商君書》
  • 文學體裁:論文
  • 作者:商鞅
原文,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權。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權者,君之所獨制也,人主失守則危。君臣釋法任私必亂。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則治。權制獨斷於君則威。民信其賞,則事功成;信其刑,則奸無端。惟明主愛權重信,而不以私害法。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賞,則下不用;數加嚴令而不致其刑,則民傲死。凡賞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約也。故明主任法。明主不蔽之謂明,不欺之謂察。故賞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遠,不違親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
世之為治者,多釋法而任私議,此國之所以亂也。先王縣權衡,立尺寸,而至今法之,其分明也。夫釋權衡而斷輕重,廢尺寸而意長短,雖察,商賈不用,為其不必也。故法者,國之權衡也。夫倍法度而任私議,皆不知類者也。不以法論知、能、賢、不肖者,惟堯;而世不盡為堯。是故先王知自議譽私之不可任也,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賞之,毀公者誅之。賞誅之法,不失其議,故民不爭。不以爵祿便近親,則勞臣不怨;不以刑罰隱疏遠,則下親上。故授官予爵不以其勞,則忠臣不進;行賞賦祿不稱其功,則戰士不用,凡人臣之事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則臣以法事君;君好言,則臣以言事君。君好法,則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則毀譽之臣在側。
公私之分明,則小人不疾賢,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堯、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論賢舉能而傳焉,非疏父子親越人也,明於治亂之道也。故三王以義親,五霸以法正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樂其政,而莫之能傷也。今亂世之君、臣,區區然皆擅一國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國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奸臣鬻權以約祿,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諺曰“蠹眾而木析,隙大而牆壞。”故大臣爭於私而不顧其民,則下離上。下離上者國之“隙”也。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鮮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國無“隙”、“蠹”矣。

譯文


國家的安定有三個因素:一是法度,二是信用,三是權力。法度是君臣共同執掌的;信用是君臣共同樹立的;權力是君主獨自控制的。君主失去掌握的權力則國家會陷入危機,君臣拋棄法度只顧私利國家必然混亂。所以確立法度明確公私的界線,並且不因為私利而損害法度,則國家會安定。君主獨掌權力控制人民就樹立了威信。人民相信君主的賞賜事業就會辦成,相信君主的懲罰犯罪就不會發生。只有賢明的君主才珍惜權力看重信用,不會因為私利而損害法度。所以君主許下很多施予恩惠的空話而不能實現,臣下就不會願意效力;屢次頒布嚴厲的法令而從不執行,民眾就會輕視死刑。所有的獎賞都是文治,而懲罰是武治,賞罰是法度的綱要,所以賢明的君主是看重法制的。賢明的君主不被蒙蔽叫賢明,不被欺騙叫明察。所以重賞之下樹立了信用,而重罰也是必然的。(重賞)不忘關係疏遠的人,(重罰)不迴避關係親近的人。這樣臣子就不會蒙蔽君主,百姓就不會欺騙統治者。
世上的統治者大多數都拋棄了法度而任由私人意見來統治國家,這是國家為什麼混亂的原因。先王制定秤砣和秤桿,確立尺寸的標準,作為標準沿用至今,是因為制定的各種量制的界限明了。如果拋棄了權衡而判斷輕重,廢除尺寸而估計長短,即使估計的很準,商人也不會用這種辦法,因為這樣的結果不是完全肯定的。所以法度也是治國的權衡。違背法度而靠個人意見,都是不知類推事理的。不用法度就可斷定人是智慧還是愚笨,賢明還是無能的就只有堯了,但世上不是人人都是堯。所以先王知道不可以任由私議和稱譽個人來治理國家,必須規定法律明確標準,符合法律的就獎勵他,危害國家的就要懲罰。賞罰的法度不失標準,民眾就不會有爭議。(如果)不按功勞來授予官爵,忠臣就不會盡力辦事;不按軍功行賞賦祿,戰士就不會打仗。大臣侍奉君主,多數投君主所好。君主好法度大臣就以法律奉君,君主愛聽好話大臣就以讒言奉君。君主好法度身邊就會聚集正直之士,君主好讒言身邊就都是奸臣。
公私界限分明,平庸的人就不會忌妒有才幹的人,無能的也不會忌妒功臣。所以堯舜統治天下,不是從天下獲取私利,是為天下而治理天下;選擇能人而傳位給他,不是疏遠親生兒子而親近無血緣關係的人,而是明白治理國家的道理。所以三王靠仁義得天下,五霸靠法律控制諸侯,都不是從天下掠取私利的,而是為天下治理天下。所以有功名的君主,天下的人都滿意他的統治,沒有誰能動搖他的統治。如今亂世的君臣都渺小得只重一國的利益和掌管自己官府的權力,這也是國家陷於危機的原因。所以是否公私分明是國家存亡的根本。
廢除法度喜歡私議,那么奸臣就會買官來求得俸祿,一般官吏就會隱瞞民情而魚肉百姓,這就是人民的蠹蟲。諺語說:“蛀蟲多了,而樹會折斷,縫隙大了,而牆會壞。”如果大臣爭相謀取私利而不顧及百姓,那民眾就會遠離君主,這是國家是“縫隙”。國家常設官吏隱瞞下情,侵犯民眾的利益,這就是民眾的“蛀蟲”。而國家有了“蛀蟲”、“縫隙”而不滅亡的,天下少有。所以賢明的君主確定法律摒去私利,國家就不會有“蛀蟲”、“縫隙”了。

作者簡介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安陽內黃縣梁莊鎮)[1-3]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4-5]。商鞅通過變法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繼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誣陷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鹹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商鞅畫像商鞅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