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第七中學

信陽市第七中學

信陽市七中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規範化初級中學。學校整體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基礎設施配套,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成績突出。多年來以“輕負擔、高質量”的辦學特色蜚聲省內外,是豫南普教園地里的一顆璀璨明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陽市第七中學
  • 類別:初級中學
  • 地區:信陽市
  • 前身:師濱中學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師資力量,辦學成果,文化傳統,學風,教風,校風,特色,教學方式,教學宗旨,

歷史沿革

信陽市第七中學是由原三中和七中合併而成。信陽市第三中學創建於1928年秋,原校名為信陽縣立初級師範學校,招收有大、小兩個師範班,大班學制為一年半,小班學制為三年。
1929年秋,學校改名為信陽縣立初級中學,學制為三年。1953年秋信陽四個縣的初師合併時,學校建立了黨支部,第一任支部書記為楊鳴歧。
1954年秋正式成立信陽市第三中學
1958年曾將三中改名為信陽市第六中學
1959年又恢復市三中名稱。
信陽市七中,前身是師濱中學。師濱中學是市政協、衛協工商聯、文教局於1961年秋聯合籌建的一所民辦國中。校址在解放路中段,原上游掃盲教室(今七中印刷廠),當時有兼職領導1人,教師6人,國中學生3個班,150多人。
1965年3月,師濱中學改為信陽市半工半讀學校,創辦印刷廠、園林場。
1968年,工讀中學由民辦改為公立,更名為信陽市第七中學,校址遷至解放東端北塘坡。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1975年,學校招收高中班,改為完中,初高中學生共18個班,1130人,1981年8月,中學調整時,七中改為信陽市重點初級中學,仍稱信陽市第七中學,校址門牌為解放路2號,學校占地面積 ,有教學樓、實驗樓、教師辦公樓、圖書館、教工宿舍樓3幢,1996年9月又籌建一幢綜合樓,地址在勝利路口,面積 ,主體七層,局部8層。學校有19個教學班,學生1387人,教職工102人。2001年元月,三中與七中合併,成立新七中,校址在原三中院內。

師資力量

張 俊國家級實驗課題組成員、市教育系統首批"專業技術優秀人才"、 溮河區第一屆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從事國中物理教育共11年,教學成績特別突出,曾兩次榮獲全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教研室頒發的優秀教師獎。
萬 玲市級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長期從事幾何學科的教學工作,堅持探討一題多解(證)的思路,結合圖形將枯澀的定理轉化為學生易懂的語言,並把內容歸類,把作輔助線的方法編成順口溜,激發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
賀三林國家級實驗課題組成員,從教20年連續18年帶畢業班、連續15年當班主任,精通教材、教法,能根據現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大量生活實例、學生感興趣的物理現象引入到物理課堂,所教學生多次獲得各級獎勵。
張錦輝國家級實驗課題組成員,曾獲省首屆國中英語競賽輔導特等獎。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及求異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巧妙處理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善於抓住關鍵,教學效果優異。
芮雁軍國家級實驗課題組成員、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三八"紅旗手。指導學生閱讀、習作,找準支點,撥動全篇。使學生樂學、會學,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鄧明英國家級實驗課題組成員、中學高級教師、歷屆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溮河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0年,"惟願學生有所成,愛崗敬業苦亦甜"。
劉慶芬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多次被評為市、區級優秀教師,講課注重析理辯疑,啟發多思,融教學與藝術為一體,風格獨特,受到各級、各界高度評價。
韓春華溮河區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愛崗敬業、治學嚴謹。善於轉化差生,接手差班後能迅速扭轉局面,有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
張 秋市級優秀教師、"三八"紅旗手。1997年所擔任的95247班被團中央命名為"先進班集體"。善於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其英語教學風格是靈活、開放、寓教於樂。
楊衛平國家級實驗課題組成員、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對象、市師德先進個人,在作文教學方面有較高的見解,其教學特色是善於創設輕鬆愉悅的教育情境,以生動、流暢、詩意的語言啟發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辦學成果

僅近兩年,就有上百名學生在各級學科競賽中榮獲國家、省、市、區級大獎,培養出2002年全市中招狀元秦瞳冉、2003年全市中招狀元岑希、2003年全國物理、數學競賽金牌得主、全市第二名劉煉等一大批精英學生,在奪得2002年中招全市個人總分一、三、四名,40%以上的學生考入重點高中的好成績後,2003年中招考試,一舉奪得全市個人總分第一、二、六、七、十名,500分以上人數達116人,再創歷史新高。

文化傳統

學風

勤學、善思、主動、靈活

教風

科學、創新、嚴謹、求實

校風

特色

"秉優良傳統,鑄世紀輝煌"。近年來,學校與時俱進,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打造鮮明辦學特色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新的佳績,實現了一步步新的跨越。先後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實驗基地、河南省教科研實驗基地評估合格單位、河南省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五愛"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教科研先進集體等多項殊榮。
環境優雅,設備先進今日七中位於信陽市勝利南路111號,占地4.40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453萬平方米。整個校園布局合理,綠樹掩映,芳草如茵,花香四溢。學校建有高規格300米環形跑道和設施齊備的運動場,11個多媒體教室,4個電腦室,2個教師電子備課室,1個多功能大禮堂,理化生教學儀器、音樂器材、美術器材均達到省一類標準。全校各處室都安裝了程控電話,開通了校園網。圖書室藏書43489冊,閱覽室有報刊雜誌100多種。
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在七中,"全員德育,合力育人"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為。學校紮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教育;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和團隊、學生會工作,開好多樣化、系列化的主題班隊會;堅持不懈地抓好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注重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抓起,樹榜樣,立標兵,形成"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校"的濃厚氛圍。
科研興校,名師強校七中在大力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加高層次學歷進修、繼續教育、計算機培訓和崗位練兵的同時,積極實施名師工程,大力培養骨幹教師隊伍。學校對骨幹教師充分信任,委以重任,落實責任,使他?quot;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各立其位,各展其能",同時努力創造條件,讓骨幹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到外地參加學習培訓、學術交流和參觀考察。現全校共有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36人,是全市國中擁有市級以上骨幹教師最多的學校。
質量立校,特色名校。"高質量、輕負擔"是七中最突出的辦學特色,這一特色已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教學方式

學校積極倡導"以賞識的眼光看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出讓優秀的更加優秀,讓普通的不再普通",開展以"活學"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注重發展學生的特長和能力;重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自由、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學宗旨

"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讓社會滿意"是七中人的辦學宗旨和不懈追求。漫步七中校園,綠樹、鮮花、芳草與雕像、格言、警句相互輝映,寬敞幽雅的環境,配套完備的設施,讓你有理由相信--這裡是人才的搖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