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信江地區建立的地方革命政權機關。1928年5月,弋陽、橫峰、德興、貴溪四縣先後成立縣蘇維埃政府。1929年9月,中共信江特委召開四縣蘇維埃政府主席聯席會議,信江蘇維埃政府籌委會成立,負責籌建...
閩浙贛蘇維埃政府,是在黨的領導下依靠長期的武裝鬥爭逐步建立起來的。1927年12月底,方誌敏、黃道等在弋陽、橫峰兩縣發動了著名的“弋橫起義”,隨後成立了區蘇維埃政府,頒布了《土地分配法》和《平債法》, 1929年10月,成立了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機關由弋陽芳家墩遷駐橫峰葛源。1930年8月,遵照中央決定,閩北...
根據中央指示決定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改為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方誌敏任主席。同月,特區革命委員會機關報《工農報》創刊。1931年3月,贛東北特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橫峯縣召開。會議決定取消革命委員會,成立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方誌敏任主席。11月,在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基礎上,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成立。
5月,召開全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成立弋陽縣蘇維埃政府。1929年11月、1930年4月、1931年9月,先後召開全縣第二、三、四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成立第二、三、四屆縣蘇維埃政府。1929年10月後,隸屬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1930年8月起,先後隸屬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贛東北特區、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
政治部主任由信江特區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邵式平兼任。學員從紅軍和蘇區青年學生中選拔,需經過組織推薦,文化考試,體格檢查方可入學。第一期共招收了學員一百七十餘人,其中女學員十餘人。學習期由三個月增加到六個月,十月二十六日,信江軍政學校舉行開學典禮,信江蘇維埃主席方誌敏到會講話:“同志們,我們這所學校不是...
5月,橫峯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青板周村召開,選舉成立橫峯縣蘇維埃政府。1929年春、1930年4月、1933年6月、1934年3月,先後召開全縣第二、三、四、五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成立第二、三、四、五屆縣蘇維埃政府。1929年10月後,隸屬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1930年8月起,先後隸屬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贛東北...
同年10月成立信江蘇維埃,張其德在信江蘇維埃政府經濟委員會負責財政工作。1930年10月,張其德協助方誌敏創辦“贛東北特區貧民銀行”,並擔任“行長”。1931年11月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成立,方誌敏兼財政部長,張其德任財政部副部長。1932年9月,張其德任“省蘇”財政部部長。當時蘇區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取...
1929年10月初,信江特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弋陽漆工鎮召開。會議通過了《信江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政府政綱》,正式成立信江蘇維埃政府,方誌敏任主席。1930年2月,贛東北蘇區範圍迅速擴大到兩倍以上,縱橫弋陽、橫峰、貴溪、餘江、萬年、鉛山、德興、上饒、樂平等縣200里,人口由10萬增至40萬。1930年7月,...
1930年7月,信江特委與原設在景德鎮的贛東北特委合併,信江蘇維埃政府隨之改為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同月,中央決定閩北蘇區併入贛東北蘇區,贛東北特區蘇維埃升格為贛東北省蘇維埃。此後,蘇區範圍逐步發展擴大到閩浙皖贛四省邊區50餘縣。1932年11月,改贛東北省為閩浙贛省。閩浙贛省的建立標誌著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的...
1929年10月,信江蘇維埃政府成立,頒布了信江蘇維埃臨時政府《施政大綱》《臨時土地分配法》等,下轄弋、橫等4個縣級政權,實施正確的土地政策,為全黨土地路線的制定提供了經驗。1931年11月,贛東北省成立; 1932年12月11日,贛東北省改為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發展到閩、浙、贛、皖四省。1934年11月,方誌敏帶領...
任中共信江特委書記兼中共貴溪縣委書記、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領導建立江西紅軍獨立第一團。1930年 任信江蘇維埃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率獨立團在贛東北、閩北一帶開闢根據地。先後領導了貴溪、萬年等縣的農民暴動,多次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局部性“圍剿”。7月,領導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8月,當選為贛東北特區...
10月3日,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成立,方誌敏當選為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信江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46] 領導根據地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在給紅4軍第1縱隊司令員林彪的覆信中指出:“朱德毛澤東式、方誌敏式之有根據地的,有計畫地建設政權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擴大人民武裝的路線...無疑義地是正確的。”2月上旬,在...
隨之整個革命根據地擴大到信江流域的8個縣,並於同年10月1日成立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標誌根據地由弋橫進入信江階段。1930年7、8月間,中共贛東北特委、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成立,標誌根據地由信江進入贛東北階段。此時,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占據黨中央的統治地位,黃道與方誌敏等強烈抵制“左”傾路線,共同受到...
1929年3月和10月,在弋陽縣漆工鎮分別成立信江特委和信江蘇維埃政府。1930年7月,黨中央決定將信江特委和設在景德鎮的東北特委合併,在弋陽縣芳家墩組成贛東北特委,同年8月1日,成立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紅軍獨立團也擴編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1931年2月,贛東北特區黨政軍機關遷至葛源鎮,同年9月和11...
正式產生了餘江縣蘇維埃政府,饒茂林為縣蘇主席。屬信江蘇維埃政府領導,轄早在4月成立的一區蘇維埃政府和7月、8月成立的二區、三區蘇維埃政府,以及1931年3月成立的余萬區蘇維埃政府。暴動意義 貴余萬暴動,是方誌敏、邵式平、黃道等人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結合三縣邊區的實際,精心組織的一次區域大、人數多...
8月,中共餘干縣委改為區委,仍任委員,後遭國民黨反動政府通緝,被迫轉移他鄉。1928年1月,任中共餘干臨時縣委委員兼宣傳部部長。4月,任中共餘干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兼中共城關區委書記。12月,任共青團信江特區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1929年10月,任信江特區蘇維埃政府土地委員會主任。1931年,任共青團贛東北省委...
第六節中華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一、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 二、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準備 三、中華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和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 第三章其他革命根據地 第一節閩浙贛(贛東北)革命根據地 一、磨盤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二、周坊暴動與信江蘇維埃...
1929年3月,第一次信江特區黨員代表大會召開,到會的有弋陽、橫峰、德興、鉛山、貴溪5縣代表共40名,選舉產生了信江特委。唐在剛任書記,方誌敏、邵式平、黃道、方誌純、吳先民等為委員,負責領導弋陽、橫峰、貴溪、上饒、餘江、德興、萬年、鉛山等8縣黨的工作。信江特委成立後,唐在剛立即領導進行土地分配;發動春耕...
信江特區蘇維埃土地臨時使用法/54 中共贛東北特委向中央的報告/55 中共贛東北特委所指揮的各級工作的情形/56 中共中央關於信江特委與贛東北特委合併及工作問題的指示/58 信江特委代表關於信江黨的組織並工作狀況向中央的報告/67 十軍軍委給中央軍委的信/84 十軍軍委給中央軍委的信/86 中央給贛東北特委並紅軍前...
縣西北部,發源於銅缽山東和古樓鄉鑄嶺頭的古樓溪,發源於官路鄉毛處上源頭和浙江江山嶺頭南麓的盤亭溪,均注入江西省信江,為鄱陽湖水系(屬長江水系)。土壤 浦城大部分屬閩西北低山谷盆紅壤、灰泥田土壤區,在縣境北部、東北部、西北部邊緣,屬閩中閩西北中山低山暗紅壤、山地黃壤、冷浸田土壤區。土地土壤的成...
10月,任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兼財政部長。紅軍北上抗日後,與寧月生留在當地堅持鬥爭,積極配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行動。 1935年4月21日,在安徽太平縣地理溪被敵包圍,被捕後在屯溪壯烈犧牲。人物事跡 1930年初,方誌敏領導的信江紅軍迅速發展,第一次攻下了上饒城,極大地鼓舞了上饒縣人民的鬥志。湖村和...
國民黨政府的紙幣 法幣 關金 金元券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蘇區的紙幣和布鈔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金銀幣、銅幣 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銀幣 贛東北省特區貧民銀行銀元票 贛東北省蘇維埃銀行銀元票 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貨幣 前言 凡例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解放前經濟、金融簡介 第二節 解放後金融事業的發展 第二章 大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