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大橋

信江大橋

信江發源於浙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豐溪水,在上饒匯合後始稱信江,信江流經鷹潭後分兩支注入鄱陽湖,為促進經濟的發展和方便交通,信江流經的上饒和鷹潭兩市紛紛在信江上饒架設橋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信江大橋
  • 地理位置:浙贛兩省交界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通行時間:2011年11月3日
簡介,歷史,通行,

簡介

信江流經的上饒曾經有兩座鐵橋:信江橋和前進橋,還有兩座浮橋:上浮橋和下浮橋。相對於浮橋而言,上饒人習慣把鐵橋稱為“洋橋”。
解放前,信江河上原來沒有鐵橋,連線兩岸的交通是浮橋:上浮橋坐落在南門口,下浮橋坐落在荷葉街。而那時汪家園人進城是擺渡的,故此地稱為“渡口”。

歷史

1942年6月(民國31年),日寇入侵上饒,那年正值信江漲端午水,因戰亂和水患,位於現步行橋原址的下浮橋被毀。之後重新搭建的下浮橋移到汪家園渡口去了。
信江大橋夜景信江大橋夜景
1949年5月3日上饒解放,但台灣尚未解放。那年冬天,上饒專員公署接到華東軍區轉來的中共中央電令:為了暢通浙贛閩三省交通運輸,支援解放台灣,限期建造自上饒到閩北邊境的信江橋和前進橋。上饒與福建僅武夷山一山之隔,上饒地理位置在戰略上素有“前線的後方,後方的前線”之稱,因而上饒洋橋的建造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大橋從1949年12月開始施工,以解放軍工兵營為主,上饒、廣豐等縣民工配合。不到一年,這二座信江河和豐溪河上的鐵橋建成。鐵橋的欄桿是鋼鐵結構,橋面是厚實的枕木。橋寬約4米,分為行車道和人行道,行車道是單行的,起初也沒有紅綠燈裝置,兩頭派人發通行信號,北岸的車過完了,再讓南岸的車上路。橋的兩側是人行道,右道去水南,左道來城區,不得逆行。感嘆的是,向左走向右走,那時秩序井然。
1978年10月1日,與鐵橋平行的信江大橋建成通車。於是這座風風雨雨地走過半個多世紀的信江鐵橋也退役了,1982年10月命名為步行橋。大修後的鐵橋兩側的人行道因鏽蝕嚴重而拆除,橋面由木板換成鋼筋混凝土板。步行橋規定僅供行人步行,禁止一切車輛通行,腳踏車推行,但一些市民偏偏不信這個邪,機車、腳踏車時有開上橋面。
上饒的信江大橋是1978年10月1日通車的,橋址北岸位於西濠出口處,紅石河堤是一排矩形的花壇,河堤下是西濠沿埠頭,因地勢偏低,為建拱橋的需要,將西濠以南的沿城路至信江河邊這段路填高了5米,並破堤動工。橋址南岸是黃金山,山下有個1970年“深挖洞”時期挖的防空洞,山上有黃道烈士墓、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塔,因前進路(現在改名書院路)較窄,為建橋的需要將紀念塔的台階由一字形改為之字形。新建的信江橋引起了上饒人的極大關注,施工現場每天都有市民在河堤旁邊觀望,建設者將滔滔信江半截圍堰,澆注橋墩,引起上游尚在使用的浮橋半邊擱淺,人們難得一見的信江見底的場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2006年1月1日,步行橋再次改造通行,橋面採用防滑花鋼岩,護攔採用波浪式欄桿,橋兩端改為台階,機車是望而卻步了,但腳踏車還是可以輕車上橋的。
2008年6月,使用了30年的信江橋不再年輕,每天有萬人千車輾過,大橋要大修加寬到近20米,二車道變四車道,於2009年春節前完工。
而那座位於湖潭頭的前進鐵橋,與信江鐵橋結構類似,年代同齡,所不同的是橋下流淌的是豐溪河。1984年5月,與鐵橋平行的前進橋建成通車,於是這座鐵橋也廢棄了,僅留下10個光禿禿的橋墩。
鷹潭市夏埠新區修建跨越信江的信江大橋,工程於2008年10月28日啟動。

通行

信江大橋和龍虎山大橋已經可以通行,記者來到信江大橋,看到大橋兩頭都放了通告牌,對貨車總重30噸以上車輛進行限行,但是其它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可以在大橋上自由通行。
龍虎山大橋南面靠近城區的橋面上雖然還沒有拆除建築施工大門,但是記者看到有機動車從此處經過,還有不少人從夏埠方向騎電瓶車經龍虎山大橋到城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