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薪火相傳:成吉思汗祭奠的人類學研究》是烏雲格日勒創作的人類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3年12月。
該書主要研究了祭奠成吉思汗的習俗,展示了祭奠現狀,探尋歷史變遷緣由,揭示內部變遷機理;同時,借鑑宗教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解讀成吉思汗祭奠的神秘符號象徵和文化內涵。該書指出,隨著遊牧文化變遷和社會進步發展,成吉思汗祭奠既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信仰群的變化和旅遊發展帶來的衝擊。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應注重發揮旅遊的正面影響而克服負面影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信仰的薪火相傳:成吉思汗祭奠的人類學研究
- 作者:烏雲格日勒
- 類別:人類學著作
- 字數:252千字
- 首版時間:2013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共八章。第一章引論,論述選題來源及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資料說明、中國內外相關研究評述等基本問題。第二至第四章,從巨觀上探討成吉思汗祭奠,討論成吉思汗祭奠的形成與發展歷程,進一步探討祭奠的內部變遷機理。第五至第七章,從微觀上探討成吉思汗祭奠,以守靈人達爾扈特人為切入點,重點探討傳承者達爾扈特人群和祭祀儀式,通過剖析達爾扈特的形成歷史、觀念意識等,進一步探討祭奠內部的深層次問題,展示儀式過程及其人類學內涵。第八章,以關注成吉思汗祭奠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為目的,分析成吉思汗祭奠與旅遊的關係、成吉思汗祭奠信仰群的變化,探討成吉思汗祭奠的未來發展,即如何保護和發展成吉思汗祭奠的問題。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引論 第二章 蒙古族宗教信仰及傳統文化 第三章 成吉思汗祭奠與薩滿教 第四章 成吉思汗祭奠的歷史變遷 第五章 達爾扈特人的形成與組織機構 第六章 達爾扈特人的儀式生活 | 第七章 達爾扈特人的闡釋體系 第八章 結論:成吉思汗祭奠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題名 附錄二 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成吉思汗陵記錄(以時間順序排列) 附錄三 成吉思汗陵大事記 |
創作背景
祭祀是人類社會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和載體,在東西方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成吉思汗是著名的歷史人物,祭奠他的習俗從13世紀開始,至21世紀初已經歷了近800年,成為了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成吉思汗祭奠能夠歷經數個朝代保留並得以發展,是中華文化給予了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它並非僅屬於蒙古族,而且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從人類學角度對成吉思汗祭奠進行深入研究,不只是發掘蒙古族文化的深邃成分,也是完善中華文化構成、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需求所在。基於此,《信仰的薪火相傳:成吉思汗祭奠的人類學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介紹了蒙古族宗教信仰與傳統文化的形成。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形成及演變,與其最初的生存環境密不可分。蒙古族先民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東胡,9世紀蒙古人走出森林進入草原地帶。蒙古族傳統文化是在草原遊牧文化的基礎上保留了一定的森林狩獵成分。蒙古族傳統宗教是薩滿教,13、15世紀佛教兩次傳入,在原始薩滿教信仰中注入了佛教成分,特別是15世紀後期的佛教傳播在蒙古地區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發展,幾乎取代了薩滿教的地位。佛教的第二次傳入給蒙古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成吉思汗祭奠也在這次傳播中大量吸收了藏傳佛教成分而得以延續和完善。
該書探討了成吉思汗祭奠的未來發展,即如何保護和發展成吉思汗祭奠的問題。隨著遊牧文化變遷和社會進步發展,成吉思汗祭奠既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信仰群的變化和旅遊發展帶來的衝擊。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應注重發揮旅遊的正面影響而克服負面影響。成吉思汗祭奠應堅持怎樣的發展之路,實質上這涉及如何保護的問題,對成吉思汗祭奠應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也就是將其作為文化資源進行開發,開發的前提是保護其核心觀念和基本技藝不發生變化,通過發展旅遊文化產業,使成吉思汗祭奠在社會實踐中得到保護,實現保護與發展的良性互動,發揮成吉思汗祭奠在經濟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信仰的薪火相傳:成吉思汗祭奠的人類學研究》 | 2013年12月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978-7-301-23975-9 |
作者簡介
烏雲格日勒,1973年5月出生於內蒙古烏拉特前旗,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人類學專業);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幹部,長期從事成吉思汗祭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