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蔚文(1871—1930),名鳳章,字蔚文,一字菊屏,浙江平陽人。晚清平陽紳士。
基本介紹
- 字:字蔚文
- 所處時代:晚清
- 出生日期:1871年
- 逝世日期:1930年
- 本名:俞蔚文
- 籍貫:浙江平陽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俞蔚文,原昆陽鎮城西白石村人,祖上系紹興人,在乾隆年間,因來平陽任守備官,就在城西安家。晚清時俞蔚文就學於湖北仕學館,“學而優則仕”,一看這學校的名字,就知道出來是當官的。後曾任湖北試用府經歷(知府的屬官,主管出納文書事),五品銜。後來可能無意於仕途,辭官回鄉,成為平陽有名的士紳,他工書能詩。
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變法,清政府為了求富強,頒布各地採用中西結合的辦法,振興農學,發展農業。因此俞蔚文和平陽另外兩個著名紳士黃梅僧(黃光)、姜嘯樵(會明)“與時俱進”,決定成立農會,在城西購地墾種,好友劉紹寬為他們撰寫了《農會序》,其中說:“嗚呼!求強於富,求富於農,蓋猶反本之道歟?予友黃君梅生、姜君小泉、俞君蔚文,將仿其法於邑之西偏,購地墾種,釐訂章程,規模粗具,且以告邑之人士相與贊成斯舉。”此農會非後來的“農會”,屬學會性質,其宗旨是研究“農學”,有點類似於後來城西全國勞動模範廖錫龍所進行的養綠萍,種膠股藍等的農業試驗。
民國著名學者劉紹寬和俞蔚文關係密切,劉比他大四歲。光緒二十五年(1899),劉紹寬從原平陽江南來到縣城,在城西俞蔚文家設塾授徒,這是劉氏在平陽縣城最早的“落腳點”。從俞氏後人俞立先生據記憶繪成的俞宅看,俞宅非常寬敞雅致,又遠離市廛,無車馬之喧,是個讀書的好地方,適合辦私塾。是年劉氏《厚莊日記》一月廿一日載:“擇於明日開塾俞菊屏宅。”翌日載:“到館,宋仲銘已攜其弟壽球(字季玉)及廖舜卿、王稚石、林席儒、仲輝、楊子閬均已到。時同行者,毓荃、仲芸及福弟也,唯陳博甫未來。館中午酌。俞蔚文邀晚酌,仲銘、梅生、嘯樵、聲石及仲愚母舅均在座。梅生原名黃益謙,後改黃光。聲石原名朱廷佐。”這天飯局,平陽好多有名的紳士都來了。朱廷佐即俞蔚文的妹夫,就是後來任平中校長朱君爽的父親,畫家朱義昭的祖父。
光緒三十年(1904)前後,他可能到湖北武昌任職,劉紹寬《厚莊日記》一月廿三日載:“申刻往黃梅生家,晤姜嘯樵,兼為俞蔚文送行,蔚文擬於明日動身往湖北也。”後來還是回鄉了。1912年,平陽統一共和黨分部成立,王理孚為分部長,俞蔚文為十二個幹事之一,任會計。1922年,劉紹寬為了《平陽縣誌》順利刊行,競選任縣參議會議長,因自己選舉經費不夠,在親朋好友中“呈會”,俞蔚文也“資助”了四十元。1927年,公款公產委員會,省批准七個人,陳筱垞、劉紹寬、陳仲芸、俞蔚文、李公儀、蘇仲璵、蘇志經。
1926年時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五省聯軍閩軍總司令周蔭人部隊被北伐軍打敗,逃離福建,路經平陽,接著北伐軍又來,地方如何接待他們,避免擾民,黃梅僧在《話劫錄》中的《丙寅兵事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黃氏在日記中提到北伐軍中有位後方留守昝右禾處長,“昝君三十左右,人極漂亮,其父與俞蔚文兄湖北仕學院同學”。黃氏以俞蔚文的口吻為昝處長寫了四首詩,其三曰:“憶共尊公仕學時,武昌官柳競垂絲。廿年玉樹今蒙蔭,看捲風雲入酒卮。”昝處長擅長草書,寫了一首詩給俞蔚文補壁,“郎君愛我忘官貴,手寫新詩耀小堂”,也可猜想這首詩可能就是寫俞蔚文無意“出山”,已淡忘了當官的榮華富貴。
1930年,俞蔚文逝世,享年六十歲。
主要成就
作為地方紳士,俞蔚文和東門黃梅僧、姜嘯樵等齊名,為地方教育、公益等事業做了很多事。
親屬成員
其父俞光祥,號宜亭,因子貴,誥封奉直大夫(從五品),其繼母潘氏也誥封宜人。
他育有兩子三女,兩子為宗海、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