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的時候,霍爾特閱讀了漫畫版的《黃色房間的秘密》(Le Mystère de la Chambre Jaune,1908),這是法國作家加斯通·勒胡(Gaston Leroux)的推理小說,在不可能犯罪推理小說類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讀完這本書之後,霍爾特初次感受到密室犯罪的魅力所帶來的震撼。不過事實上,最刺激霍爾特想像力的應該要算他的母親和姐姐之間關於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的議論。因為當時霍爾特只有七八歲,所以還沒有權利閱讀那些小說。他的姐姐常常會問母親一些問題,例如:“媽媽,到底是誰謀殺了書房裡的上校?”“兇手是如何離開一個從裡面鎖住的房間?”每逢此時,霍爾特便心滿意足地在一旁傾聽。直到12歲那年,霍爾特終於獲得閱讀那些神秘故事的許可。久旱逢甘霖,霍爾特在14歲到17歲之間,讀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全部作品,並在幼小的心裡埋下了成為一個作家的夢想。
約翰·狄克森·卡爾,美國人,公認的密室之王,傾其一生創作出質優量多的密室詭計,將此類型的推理小說寫到了極致。霍爾特接觸的第一本卡爾作品是《耳語之人》(He Who Whispers,1946),儘管這並非卡爾最傑出的密室殺人代表作,但其中精彩絕倫的心理詭計以及恐怖懸疑氣氛的渲染,讓霍爾特就此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原來推理小說也可以這么寫!
從那之後,霍爾特就四處搜羅,讀完了所有法文版的卡爾作品,並於1985年開始動手創作自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紅鬍子的詛咒》(La Malédiction de Barberousse),沒想到竟獲得了次年的阿爾薩斯及洛林地區的作家協會獎。霍爾特本打算使用卡爾筆下著名的菲爾博士作為書里的偵探,不過因為無法取得使用權而作罷。本書最初由霍爾特自費印刷約50本,直到1995年,在海外友人的鼓勵之下,霍爾特才決定交由面具出版社(Le Masque)正式出版發行。霍爾特的第二本書《第四扇門》摘取了1987年的科尼亞克偵探小說大獎(Prix du Roman Policier, Festival de Cognac),這令他在推理文壇更上層樓。1988年,他更是勇奪歐洲驚險小說大獎(Grand Prix du Roman Adventures),獲獎作品是《血色迷霧》(Le Brouillard Rouge,1988),本書根據著名的倫敦“魔鬼傑克”案寫成,故事講述了一名偽裝成記者的年輕人回鄉調查一樁不可思議的案件,進而牽扯出一連串離奇恐怖的不可能犯罪,包括眾人監視下的密室殺人以及數個不可能消失的謎團。
霍爾特的最新作品《米諾陶之夜》(La Nuit du Minotau·鄄re,2008),儘管是長篇奇幻小說,但仍包含一個密室問題。另有《沙羅曼蛇謀殺案》(Les Meurtres de la Salamandre)預計2010年出版,此為推斯特博士系列的第18部作品。
作品簡介
霍爾特筆下有兩大名偵探,分別是推斯特博士和歐文·伯恩斯。
推斯特博士系列
推斯特博士全名阿蘭·推斯特(Alan Twist),1882年5月23日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就讀於牛津莫德林(Magdalen College)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推斯特博士身材頎長清瘦,卻食量驚人。他有一對清澈的藍色眼珠,蓄著優雅的紅色短髭。和菲爾博士一樣,他的金邊眼鏡上繫著細長的黑色絲帶。給人的總體感覺是沉著冷靜,具大智慧的犯罪學專家形象。推斯特博士接手的第一個案件既非《紅鬍子的詛咒》也非《第四扇門》,而是《塞壬之歌》(Le Cri de la sirène,1998),時年40歲的博士在辦案過程中結識了自己的“華生”:蘇格蘭場的亞契博得·赫斯特探長(Inspector Archibald Hurst)。這位倒霉的探長總是抓著腦袋說:“為什麼老是叫我遇上這種案件!簡直不可思議!我是不是被詛咒了啊!”值得一提的是,向來心如止水的推斯特博士在本案中不慎墜入情網。
01《混亂之王》(Le Roi du Désordre,1994):歐文·伯恩斯登場之作,挑戰“雪地密室”的傑出作品。故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末期的倫敦鄉下,每個聖誕節,曼斯菲爾德家族的成員就會有一人被“混亂之王”殺死。而死者周圍的潔白雪地上,完全沒有留下任何腳印……(吉林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2008年12月出版)
02《犯罪七大奇蹟》(Les 7 Merveilles du Crime,1997):瘋狂的罪犯模仿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蹟,逐一上演了驚世駭俗的罪行:暴風雨中無人接近的燈塔上,出現了被燒死的屍體;暖棚里的上校由於脫水而亡,但他觸手可及之處卻有一瓶清水;爵士被射殺,但箭矢唯一的可能是從天空射下的……這本書完全展現了霍爾特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濃郁的浪漫主義文風。(吉林出版集團北京分公司2008年12月出版)
詹姆斯·哈德利·契斯,英國作家,讀完詹姆斯·凱因(James M. Cain)的《郵差總按兩次鈴》(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34)後,決定自己嘗試創作推理小說。他的作品風格非常陰暗,但懸念感極為出色,其中的英雄經常處於受追捕的狀態。許多故事中,雖然“兇手是誰”從開篇就昭然若揭,但讀者仍充滿好奇,迫切地想要了解“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同時,契斯的故事總是使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霍爾特認為這有利於渲染焦慮的情緒,並在自己的某些作品中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例如《血色迷霧》、《死亡書簡》(La Lettre qui tue,1992)、《石巨人》(Le Géant de Pierre,1998)等等。
而G.K.切斯特頓對於霍爾特的影響更為重要。毫無疑問,切斯特頓是最早開始設計“神奇犯罪”或者說“不可能犯罪”的作者,密室之王卡爾亦表示常受其啟發而獲得靈感。但與卡爾不同的是,切斯特頓擅寫短篇,且論情節之古怪、人物之詭異,比卡爾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一類作品中,收錄在《奇職怪業俱樂部》(The Club of Queer Trades,1905)中的《布朗上校的奇遇》(The Tremendous Adventures of Major Brown),被霍爾特譽為“一個難以逾越的傑作”。《死亡書簡》、《第七重解答》(La Septième hypothèse,1991)、《赴死的139級台階》(à 139 pas de la mort,1988)等作品比較明顯地體現了霍爾特駕馭複雜情節的功力,敏銳的讀者可以從中嗅到布朗神父短篇的味道。
1987年,三十許間的霍爾特開始嶄露頭角,以一部《第四扇門》奪得了乾邑偵探小說獎。這是隸屬乾邑偵探電影節的一項活動,自1983年開始設立,主要目的是發掘新人。除了霍爾特以外,尚有Andrea H. Japp和Fred Vargas等人曾獲此獎——其實,幾乎所有法國推理小說第一線的活躍作家,都曾榮獲這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