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俚
- 外文名:li
- 拼音:lǐ
- 詞性:名詞、形容詞
- 部首:人
- 結構:左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WJFG
- 統一碼:U+4FDA
- 倉頡:OWG
- 鄭碼:NKB
- 四角:26215
- 筆順編號:322511211
基本字義
古代族稱
歷史記錄
歷史事件發展
現狀
古籍解釋
又鄙俗也。《前漢·司馬遷傳贊》質而不俚。《司馬貞曰》俚卽鄙也。
又野人歌曰俚。
又《博物志》交州夷名曰俚子。
又通作里。《詩·大雅》雲如何里。《注》愛也。與俚同。
俚(lǐ),形聲。字從人從里,里亦聲。“里”意為“鄉里”。“人”與“里”聯合起來表示“鄉里之人”。本義:鄉下人。引申義:鄙俗(之人)、粗魯(之人)。...
俚僚,即俚族和僚族,指的是古代生活在雷州半島一帶的上古越人後裔之一。自古雷州半島是俚僚之地,俚僚兩族先民是先秦時的西甌部落及駱越部落人。包括今漢族、...
俚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支系。早在先秦及秦漢時期,在西南領域內活動著兩大族群,土著的“濮”和自北方移入的“羌”。濮族是西南地區最先居住的土著少數民族。...
注音lǐ shuō ㄌㄧˇㄕㄨㄛ 俚說 解釋 民間的說法。 宋 蘇軾 《仇池筆記·日月蝕》:“梅聖俞作《日蝕詩》,雲食日者三足烏也。此因俚說以寓意也。”明 ...
俚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ǐ cí,是指民間的,通俗的,粗俗的。...... 俚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ǐ cí,是指民間的,通俗的,粗俗的。中文名 俚詞 拼音 ...
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出自《漢書·司馬遷傳贊》。...
俚僚先民是先秦時的西甌、駱越人及漢代的烏滸、南越人。...... 所謂“獠”是古代封建皇朝對在東南地區的原住民民族的蔑視貶稱,僚常和俚並稱“俚獠”、“夷獠...
詞語解析 古代對南方某些少數民族的稱呼。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 交州 夷名曰俚子。俚子弓長數尺1 ...
詞語解釋 即瘌痢頭。 明 周祁 《名義考·人部·鬝俚》:“俗謂白禿曰臘梨,又曰梅花掐,或以白如梨與梅花也。不知其字之譌,臘梨蓋鬝俚,梅花掐蓋梅花鬝也...
《美國俚語大全》是1989年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羅伯特·查普曼博士。[1] 本書收集美國俚語17,000餘詞條,其中也包含二十五年來開始流行的...
俚族,也稱俚人,是生活在雷州半島一帶的上古越人後裔之一,是我們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俚族起源最早追溯至東漢,當時主要分布在南方雷州半島區域。長期的...
sú lǐ 俗俚 【釋義】通俗或粗俗。1 【出處】《紅樓夢》第一○四回:“若祭別人,胡亂卻使得;若是他斷斷俗俚不得一點兒的。” 沈從文 《老實人》:“把...
俚人文化是指中國古代百越地區俚人的民族文化。俚人自古生活在廣西、廣東西部和越南北部的一個民族,宋代以後逐漸融合其他民族演化或改名成新的民族。...
質俚,讀作zhì lǐ,漢語詞語,是指質樸俚俗。...... 宋 劉攽 劉恕 等《舊本目錄序》:“而修史者言詞質俚,取捨失衷,其文不直,其事不核。” [1] ...
《宋史·李之純傳》:“御史周尹劾廣西 提點刑獄許彥先受邕吏金,命之純往究其端,乃起於出婢之口。 之純 以為蕪俚之言,不治。” ...
出處 宋 陸游 《游昭牛圖》詩:“俚醫灌藥美水草,老巫訶禁祓不祥1 ...... 宋 陸游 《游昭牛圖》詩:“俚醫灌藥美水草,老巫訶禁祓不祥 [1] ...
朱毛俚、胡秉耀都是餘干社庚人。嘉慶十四年(1809年)發生大水災,饑民群集向富戶強乞,省督通令嚴禁,大批饑民被捕入獄。...
宋 秦觀 《二侯說》:“余謂二 侯 皆俚巷滑稽之民,適相遭而角其技,勢固不得不然。” ...
宋 陸游 《謝參政啟》:“分章析句於蓬樞瓮牖之下,學但慕於俚儒。”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填詞名手》:“年來俚儒之稍通音律者,伶人之稍習文墨者,...
劉俚,生卒年不詳,西漢宗室,城陽孝王劉景之子,城陽哀王劉雲的哥哥。公元前8年,城陽哀王劉雲去世,因劉雲無子,所以城陽國被廢除。不久,漢成帝復立劉雲的哥哥...
俚俗,漢語辭彙。 拼音:lǐ sú 釋義:1、世俗;民間。2、粗俗,不高雅;中文名 俚俗 外文名 rustic;vulgar;unrefined 拼音 lǐ sú 釋義 世俗;民間。2、粗俗...
粵西地區正處於重大的社會變格時期,唐朝的建立,進行均田制度,對邊遠的嶺南地區,羈糜分治,設定州縣,繼宜續漸編戶齊民,漸收羈糜政策,粵西俚僚民族在朝廷導演下,...
古俚僚語兩粵本就是古越人居地 ,古越人把古俚僚語發展成俚僚白話和壯侗語,所以俚僚白話中有大量壯侗語的成分難免。現在白話中存留著不少的古壯侗語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