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俄蘇文論十八題》收集了我在近五年的學習俄蘇文論和詩學過程中發表的十八篇論文,匯集成一個集子,謂《俄蘇文論十八題》。大多是自己出題、自己答卷。論文主題主要包括巴赫金研究、托爾斯泰詩學和馬克思主義文論里的托洛茨基、布哈林研究,其中以巴赫金及其相關研究為主。這也是近年來我的學習和研究工作的重心。我想,大致名之曰“俄蘇文論”應該沒有問題。
相對於近年的英美文論話語喧囂而言,俄蘇文論研究幾近沉寂。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話語喧囂是好事情,可以看到一個時代和一個民族文論的方方面面,展現一個民族在文論領域思考的多樣性;對於俄蘇文論來說,這種局面已經不太可能。我當然不能武斷地說,俄蘇文論所認真思考的問題不屬於後現代社會。但是,從品格上說,20世紀晚近的俄蘇文論所考慮的問題,的確帶有某種意義上的古典性,確如巴赫金所強調的面對文學提出“基本問題”,換個角度說,就是堅信學術研究可能日益接近真理。相對於時興非本質主義、擴容和邊界模糊的西方文論話語來說,這是老派話語的文論。我不願意把這一姿態看成一種“堅守”,實際上它也沒有刻意去堅守什麼。我在內心把它看作一個民族文學的常態——19——20世紀俄羅斯文學和文學理論的基本姿態。世紀之交匯時期對新文化新文論的真誠思考,無論是普列漢諾夫、列寧所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文論思潮,還是拒絕城堡上空飄揚的旗幟的顏色的形式主義文論,都具有不可磨滅的理論價值;甚至探索“社會主義的”文學和文論的過程,雖然不免單純、浮躁和淺薄,但因其記載了一個民族的心路歷程,也不失歷史價值。面對這個語境而產生的巴赫金、普羅普、洛特曼、赫拉普欽科、利哈喬夫、尤里·曼等,力求撇開政治浮雲和時尚時髦,體認民族文化的深邃處,探詢文學理論的本體,回答當下文學所面臨的基本問題,在學術史上留下了心智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