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Nova N 176抄本,現藏於俄國聖彼得堡的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寫本研究所(IOM)。出處不明,入藏IOM的時間為1954年,2010年IOM研究員維亞車士拿夫·扎伊特瑟夫(Viacheslav Zaytsev)論證該寫本是用契丹大字寫成。契丹人曾在中國東北部建立遼朝,他們在公元10到12世紀,使用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書寫體系來書寫契丹語文獻。至今為止,契丹語已經滅絕,而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大部分尚未破譯。
描述,歷史,內容,解讀,意義,
描述
該抄本存放在東方寫本研究所(IOM)中國寫本Nova基金(編號N176,庫存號1055),包括縫在一起的九刀紙,鬆散的一刀紙,鬆散的七個對開頁,總計63個半對開頁(127頁),在用一塊帶有契丹字的篷布連起來。外罩棕色的伊斯蘭風格皮革封皮,無法確定是否為原裝。 1刀:6個對開頁(1-12頁) 2刀:6個對開頁(13-24頁) 3刀:6個對開頁(25-36頁) 4刀:5個對開頁(37-46頁) 5刀:6個對開頁(47-58頁) 6刀:6個對開頁(59-70頁) 7刀:5個對開頁(71-80頁) 8刀:6個對開頁(81-92頁) 9刀:6個對開頁(93-104頁) 鬆散的一刀:4個半對開頁(105-113頁)。112和113頁之間丟失了一頁。 7個鬆散的對開頁(14頁,另外編號) 抄本的每一面有六豎行文字列,每列有17到26個手寫墨書草體字。寫本的大部分看上去是出自一人之手。
歷史
該寫本已知最早的存放地點是蘇聯科學院吉爾吉斯支院的語言、文獻與歷史研究所。在1954年或在此之前,從吉爾吉斯斯坦的研究所送往位於莫斯科的東方研究所(IOS)進行鑑定和解讀,並於1954年11月從莫斯科送往位於列寧格勒的IOS東方寫本部門(後來的東方寫本研究所),一直保存至今。
至於寫本到底是誰發現的,尚不知曉,吉爾吉斯斯坦曾經是西遼的統治區域,扎伊特瑟夫認為該書可能是來自西遼舊址。此外,西遼人依然使用契丹文,這本書可能是寫在西遼時期(1124–1218),而不是作為遼朝的遺物由逃亡的契丹人帶到西邊。扎伊特瑟夫指出這本書可能是1953-1945年發掘絲綢之路城市碎葉(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阿克別西姆)的時候發現的。
該寫本在IOM收集編目的時候被認為是女真語抄本,少數能夠驗看此寫本的學者中基本默認是女真文。儘管該寫本很有價值,但一直到2010年,沒有研究它的書出版,在IOM的年度科學會議上,扎伊特瑟夫才介紹了他對該寫本的語言和文字的初步調查結果。
內容
目前,該寫本的細節內容依然難以破解,但是它看上去和已知紀年碑文的辭彙上有顯著的不同,可能性質上也有差別。由於頻繁出現契丹文“國”和“皇帝”,扎伊特瑟夫認為該寫本可能是一份歷史文獻或官方檔案。
解讀
解讀該寫本有很大的難度,因為現在契丹大字基本上沒被破譯,而且該寫本的文字是用行草風格書寫,使得寫在手稿上的文字很難和寫在碑文上的文字對應。目前,只有個別的契丹大字(如“國”和“皇帝”)以及兩小段文本文字可以和碑銘上的契丹大字確認對讀。扎伊特瑟夫確認在第九頁第五行的末尾的八個字為“重熙十四年二月”,以及同頁第六行開頭的七個字為“大中央[?]契丹國”。“大中央[?]契丹國”這幾個字與出現在1087年《永寧郡公主墓志銘》開頭的七個字是一樣的。年號重熙出現在各種契丹大字石刻上,重熙十四年是遼興宗統治的第十五年,即1045年,表明此寫本的書寫時間不能早於1045年。
意義
眾所周知,目前已經發現了大量的契丹大字和小字石刻碑銘,但沒有發現契丹文印刷的書籍,也沒有中文的契丹語辭彙表。1058年出使過契丹的宋朝人王易在《燕北錄》中記錄了五個契丹大字,隨後公元十四世紀中期被陶宗儀轉抄在《書史會要》中,這是目前所知的幾個不是刻在石頭或符牌上的契丹文資料,而且可能描摹失形。在2002年布蘭登堡科學和人文學院收藏的一個契丹寫本小殘片上有七個契丹大字和老回鶻文夾注。NovaN176成為目前唯一的一本全部用契丹大字書寫的文獻並保存到今天。而且是迄今契丹大字文本中最長的例子;事實上據估計其篇幅約為1.5萬字(20字×6列×127頁)這相當於整個已知契丹大字碑銘文本資料庫(1.5萬字,吳英哲和楊虎嫩提供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