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化在中國

俄羅斯文化在中國

《俄羅斯文化在中國》是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戈。

基本介紹

  • 書名:俄羅斯文化在中國
  • 作者:唐戈
  • 類別文化、教育與信息傳播
  • 定價:46元
  •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俄羅斯文化在東北地區的傳播可分為三個階梯。首先是在來自俄羅斯的各族群內部延續;其次是向與上述族群發生直接接觸的人或人群傳播;最後主要是通過上述人和人群向他們以外的人群和地區傳播。
俄羅斯文化在東北地區的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年代,已不可考。但至少到17世紀,俄羅斯人進入黑龍江流域時,俄羅斯文化在東北地區的傳播已經開始。比如1671年(清康熙十年)俄羅斯伊利姆斯克堡的修道院院長葉爾莫根在雅克薩(俄語名阿爾巴津)建立了東正教主復活教堂。這是在中國土地上建立的第一座東正教堂。不久,葉爾莫根又在離雅克薩不遠的一個叫磨刀石的地方建立了仁慈救世主修道院。
什麼是跨界民族?金春子、王建民在《中國跨界民族》一書中認為,“跨界民族是指由於長期的歷史發展而形成的,分別在兩個或多個現代國家中居住的同一民族”。 在同一本書中,作者進一步指出:“有人認為跨界民族即在國境線兩側相鄰而居的同一民族”。
聖尼古拉大教堂位於哈爾濱的至高點(今紅博廣場中心位置),俯瞰著這座新興的工商業城市的各個角落,成為俄羅斯文化在哈爾濱和象徵和標誌性建築。而這個地方正是哈爾濱的中心點,這也是俄羅斯人早就規劃好了的。
額爾古納河是中俄兩國界河,是中俄東段邊界的一段。“額爾古納”為蒙古語,意為“捧呈遞獻”,因該河在阿巴該圖山腳下流向由東南轉向東北,如同人彎腰以手遞物,故名。額爾古納河唐代稱“望建河”,發源於大興安嶺,阿巴該圖山以上稱海拉爾河,以下稱額爾古納河。全長970公里,流域面積60584平方公里。在黑龍江漠河洛古河附近與石勒喀河匯合後,稱黑龍江。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原本是一個統一的宗教。公元4世紀,基督教出現了分裂的趨勢,產生了種種所謂的“異端”教派。公元395年,統一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位於原羅馬帝國版圖的東部,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為首都。
聖母帡幪教堂位於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路南,距哈爾濱著名的 工商業企業秋林公司不遠。秋林公司一帶是哈爾濱最繁華的商業地段之一,但與之相毗鄰的聖母帡幪教堂一帶卻要冷僻許多。與該教堂相隔一條小街(鞍山街),同樣位於東大直街路南的是一座基督教(新教)堂,稱“路德教堂”。而在東大直街路北,與聖母帡幪教堂相望,則是一座天主教堂,稱“聖斯坦尼斯拉夫教堂”。該教堂原屬波蘭,是哈爾濱唯一一座東儀天主教堂。東正教、新教、天主教是基督教三大教派,歷史上三大教派間多有齟齬,但哈爾濱這座寬容的城市卻能將它們集中一處,這在世界上恐怕並不多見。哈爾濱的寬容性源於它是一座國際移民城市,歷史上哈爾濱共有世界30多個國家的移民,其中有18個國家在哈爾濱建有領事館。多民族、多語言和多信仰長期共存曾經是哈爾濱這座城市的特點和魅力所在。

作者簡介

唐戈,198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期間曾隨胡鴻保先生學習文化人類學。1987年畢業,曾任大學教師、報紙編輯,現為黑龍江大學滿語研究中心副教授。曾長期在東北從事人類學田野工作,有較豐富的田野工作經驗。已發表論文四十餘篇,主編《錫伯語、赫哲語、鄂溫克語、鄂倫春語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人類學理論,東北地區族群與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