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衍社

侯衍社,男,山東泰安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博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經典作家論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編寫”課題組成員,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主要學術著作有《“超越”的困境——“第三條道路”價值觀述評》、《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參編著作多部,公開發表學術理論文章50餘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北京大學學報》、《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或摘登。主持和參與重要科研項目20多項,多次獲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現任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衍社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唯物史觀和社會發展理論、價值學和人學
  • 就職院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學術成果,

研究方向

唯物史觀和社會發展理論、價值學和人學。

學術成果

一)主詢紙拒要論文
1.從“異化勞動”到“物質生產”,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現時代》文集,成都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版。
2.皮亞傑關於認識主體性思想的頸雅試采生物發生學探討,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1995年第8期全文複印。
3.皮亞傑關於認識主體性思想的心理發生學探討,《煙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4.論皮亞傑的認識主體性思想,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1997年第7期全文複印。
5.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改革之管見,《煙臺大學學報》1997年“教學研究專輯”。
6.告別費爾巴哈:從“異化勞動”諒殼妹到“物質生產”,《齊魯學刊》1997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1998年第2期全文複印;《新華文摘》1998年第2期摘登。
7.社會轉型與文化創新,《煙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
8.列寧鄧小平市場經濟思想廈槓地比較研究,《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9.發生本質論:探討人的本質的新思路,《齊魯學刊》1999年第4期。
10.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發生學底蘊及其當代意義,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1999年第9期全文複印;《新華文摘》1999年第12期摘登;《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摘登。
11.關於恩格斯社會發展的“合力”思想及其啟示,中國人民大學復故希設印報刊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1年第4期全文複印;《新華文摘》2001年第5期摘登。
12.面向未來,發展創新,《學術界》2001年第2期。
13.馬克思關於社會進步評價尺度的思想與新世紀人類進步的走向,《浙江學刊》2001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1年第8期全文複印。
14.簡論人文社會科學畢業生就業高新科技企業的若干問題,《思想· 理論· 教育》2001年第3期。
15.“新世紀馬克思主義騙拒槳再理論發展研討會”綜述,《哲學動態》2001年第4期。
16.為什麼我們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稱謂?《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1年第9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2002年第1期全文複印。
17.經濟因素的作用及其限度----對唯物史觀一個核心問題的再探討 ,《齊魯學刊》2001年第5期。
18.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辨正,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02年第8期全文複印。
19.“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綜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20.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最新成果——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的評析,《理論前沿》2003年第4期。
21.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當代價值,《求實》2003年第4期(第一作者)。
22.“十六大報告中的領導學思想”座談會綜述,《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4期。
23.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性質定位,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03年第7期全文複印。
24.關於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問題與思路》2003年,(總)第17期。
25.社會進步的複雜性及其當代啟示,《學術界》2003年第4期。
26.“紀念江澤民同志考察中國人民大學一周年座談會”綜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27.馬克思視野中的資本主義及其未來走向,《煙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28.馬克思論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齊魯學刊》200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4年第10期全文複印。
29.以史立論 史論結合——莊福齡教授的主要經歷和學術成果,《高校理論戰線》2004年10月。
30.試析毛澤東的國情觀,《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
31.國外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述評,載《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第三輯《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
32.唯物史觀視野中的資本主義及其未來走向,載《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第三輯《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中央編譯宙連出版社2006年版。
33.馬克思提出和諧社會的三個維度及其當代啟示,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08年第10期全文複印。
34.《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光輝典範——簡述恩格斯晚年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貢獻》(第二作者),《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年第2期。
35.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第二作者),《光明日報》2008年9月23日。
36.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念與“第三條道路”價值觀念的現代轉型,《煙臺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37.馬克思恩格斯的資本主義觀與恩格斯的晚年創新,《理論視野》2009年第2期。
38.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革命觀與恩格斯的晚年創新,《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39.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理論前沿》2009年第3期。
40.“第三條道路”價值觀時代背景透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3期。
41.“第三條道路”價值觀的理論來源探析,《齊魯學刊》2009年第2期。
42.正確把握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內涵,《人民日報》2009年6月1日第7 版(第二作者)。
43.《談談專職教師隊伍與兼職教師隊伍的緊密結合》,《高校理論戰線》2010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第1期全文複印。
44.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二重性剖析,《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45.試論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黨建研究》2011年第6期。
46.關於文風問題的幾點思考,《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年7-8期合刊。
47.“第三條道路”價值觀困境探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48.創先爭優與黨的先進性建設,《光明日報》2011年12月5日(第二作者)。
49.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實事求是(第二作者),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12年第7期全文複印;人民日報2012年6月28日理論版摘編;《馬克思主義文摘》2012年第10期摘登。
50.高度重視愛國主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論叢》,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2年版。
51.新時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及創新,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第7期全文複印。
52.馬克思利益觀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創新,《新視野》2014年第3期。
(二)主要著作
1.《“超越”的困境——“第三條道路”價值觀述評》(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 《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3.《科學與預見》(副主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使命與探索——中國人民大學紀念建黨90周年文集》(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5.《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中國人民大學校友專訪錄(第五集)》(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6.參編多部著作:
(1)《〈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疑難解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時代偉人的思想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學者解讀鄧小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專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5)《聚焦:大學生關注的思想理論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6)《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高校黨的建設實踐與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7)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2011),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版。
(8)和諧校園與高校黨組織建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9)《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為什麼馬克思在中國能成功》,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19.“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綜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20.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最新成果——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的評析,《理論前沿》2003年第4期。
21.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當代價值,《求實》2003年第4期(第一作者)。
22.“十六大報告中的領導學思想”座談會綜述,《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4期。
23.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性質定位,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03年第7期全文複印。
24.關於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問題與思路》2003年,(總)第17期。
25.社會進步的複雜性及其當代啟示,《學術界》2003年第4期。
26.“紀念江澤民同志考察中國人民大學一周年座談會”綜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27.馬克思視野中的資本主義及其未來走向,《煙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28.馬克思論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齊魯學刊》200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4年第10期全文複印。
29.以史立論 史論結合——莊福齡教授的主要經歷和學術成果,《高校理論戰線》2004年10月。
30.試析毛澤東的國情觀,《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
31.國外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述評,載《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第三輯《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
32.唯物史觀視野中的資本主義及其未來走向,載《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第三輯《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版。
33.馬克思提出和諧社會的三個維度及其當代啟示,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2008年第10期全文複印。
34.《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光輝典範——簡述恩格斯晚年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貢獻》(第二作者),《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年第2期。
35.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第二作者),《光明日報》2008年9月23日。
36.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念與“第三條道路”價值觀念的現代轉型,《煙臺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37.馬克思恩格斯的資本主義觀與恩格斯的晚年創新,《理論視野》2009年第2期。
38.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革命觀與恩格斯的晚年創新,《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39.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理論前沿》2009年第3期。
40.“第三條道路”價值觀時代背景透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3期。
41.“第三條道路”價值觀的理論來源探析,《齊魯學刊》2009年第2期。
42.正確把握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內涵,《人民日報》2009年6月1日第7 版(第二作者)。
43.《談談專職教師隊伍與兼職教師隊伍的緊密結合》,《高校理論戰線》2010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第1期全文複印。
44.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二重性剖析,《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45.試論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黨建研究》2011年第6期。
46.關於文風問題的幾點思考,《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年7-8期合刊。
47.“第三條道路”價值觀困境探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48.創先爭優與黨的先進性建設,《光明日報》2011年12月5日(第二作者)。
49.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實事求是(第二作者),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共產黨》2012年第7期全文複印;人民日報2012年6月28日理論版摘編;《馬克思主義文摘》2012年第10期摘登。
50.高度重視愛國主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論叢》,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2年版。
51.新時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及創新,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第7期全文複印。
52.馬克思利益觀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創新,《新視野》2014年第3期。
(二)主要著作
1.《“超越”的困境——“第三條道路”價值觀述評》(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 《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3.《科學與預見》(副主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使命與探索——中國人民大學紀念建黨90周年文集》(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5.《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中國人民大學校友專訪錄(第五集)》(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6.參編多部著作:
(1)《〈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疑難解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時代偉人的思想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學者解讀鄧小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專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2007》,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5)《聚焦:大學生關注的思想理論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6)《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高校黨的建設實踐與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7)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2011),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版。
(8)和諧校園與高校黨組織建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9)《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為什麼馬克思在中國能成功》,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