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畫像

侯孝賢畫像

侯孝賢畫像》又稱《侯孝賢訪談錄》,是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導演的一部紀錄片。阿薩亞斯拍攝紀錄片侯孝賢訪談錄》,用來向侯孝賢致敬。他看過侯孝賢的所有電影,但這部紀錄片他只用了5天拍攝,卻花了兩個月剪輯。在片中他跟隨侯孝賢導演回鄉的腳步,紀錄了這位當代中國電影大師的心路歷程。

基本介紹

  • 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 編劇: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 主演:朱天文,侯孝賢,吳念真,陳國富,She Kao,Giang Lin
  • 出品公司:Doc & Co
  • 對白語言:英語,法語,漢語國語, 台語
  • 中文名:《侯孝賢畫像》
  • 外文名:Cinéaste de notre temps: HHH, Un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 類型:紀錄
  • 片長:91min
  • 上映時間:1997年9月10日
  • 色彩:彩色
影片信息,導演簡介,主演介紹,

影片信息

外文名稱 Cinéaste de notre temps: HHH, Un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侯孝賢侯孝賢
更多中文片名:侯孝賢訪談錄
更多外文片名:
HHH, portrait de Hou Hsiao Hsien.....(France)
HHH: A Portrait of Hou Hsiao-Hsien.....(USA)
Hou hsiao-hsien hua hsiang.....(Taiwan)
導演: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編劇: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主演:
朱天文 Zhu Tianwen
侯孝賢 Hsiao-hsien Hou....Himself
吳念真 Wu Nianzhen
陳國富Kuo-fu Chen
She Kao
Giang Lin
杜篤之Du-Che Tu
製作人 Produced by:
焦雄屏Peggy Chiao....co-producer
Xavier Carniaux....producer
攝影 Cinematography:Eric Gautier
剪輯 Film Editing:Marie Lecoeur
影片類型: 紀錄片
片長:9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台灣
上映日期: 1999年12月15日 法國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漢語國語/ 台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單聲道
級別:Singapore:PG / Argentina:Atp / France:U
著作權所有:(AMIP, La Sept ARTE, INA)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Chinese Public Television
徐小明電影公司[台灣]
AMIP[法國]
吉光電影公司[台灣]
Institut National de l'Audiovisuel (INA)[法國]
La Sept-Arte[法國]
發行公司:
Doc & Co
Les Films de l'Atalante[法國] (France)

導演簡介

男, 生於1955年1月25日 ,法國
星座: 水瓶座
法國導演,屬於上世紀90年代崛起的新銳派,曾經為《電影筆記》雜誌影評人,研究美國恐怖片和香港電影,奉布烈松、伯格曼、塔可夫斯基為偶像。作品中經常向這些前輩致敬。曾拍攝關於侯孝賢紀錄片。曾與華人女星張曼玉結婚,並憑《清潔》將她推上坎城影后的寶座。作品在法國及國際影展頗受歡迎。阿薩亞斯八十年代曾到達台灣,在那裡結識了楊德昌侯孝賢等“剛出學校校門”的新導演。那一時期也正是大陸陳凱歌張藝謀等年輕導演登上影壇之 際。同是一代青年藝術家,心靈有許多共通之處。
作品年表
來日/Les temps de venir(2010)
卡洛斯/Carlos the Jackal(2010)
埃爾多拉多/Eldorado(2008)
夏日時光/Heure d'été, L'(2008)
花樣杜可風/In the Mood for Doyle(2007)
登機門/Boarding Gate(2007)

主演介紹

朱天文,女, 生於1956年8月 ,中國台灣台灣最著名的小說家和重要電影編劇之一。原籍山東臨沂,生於台北。先後就讀於中山女高、淡江大學英文系。十六歲發表第一篇小說,大學時期開辦三三集刊、三三書坊,曾獲聯合報及中國時報文學獎。著有《喬太守新記》《淡江記》《傳說》《炎夏之都》《世紀末的華麗》《荒人手記》等。1983年因獲獎小說《小畢的故事》改編成電影而開始其電影劇本創作,自此便與侯孝賢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參與編劇作品包括《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尼羅河的女兒》(1987)、《悲情城市》(1989)、《戲夢人生》(1993)、《好男好女》(1995)、《南國再見,南國》(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時光》(2004)、《最好的時光》(2005)等。其中《小畢的故事》、《好男好女》獲第二十、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童年往事》獲第二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朱天文師承胡蘭成,其父朱西寧與妹妹朱天心都是台灣重要作家。
朱天文朱天文
侯孝賢Hsiao-hsien Hou男, 生於1947年4月8日 ,今中國廣東梅州市梅縣區
侯孝賢侯孝賢
星座: 牡羊座
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生於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1948年移居台灣。1972年畢業於台灣“國立藝專”影劇科。1974年從影。次年任李行場記、助理,當過副導演、編劇、演員。
1975年起從事編劇工作,編有《桃花女斗周公》、《早安台北》、《我踏浪而來》等電影劇本。1980年首導《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1981)成名。1982年執導《在那河畔青草青》引起影壇廣泛重視。1983年與萬仁、曾壯祥聯合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獲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獎,並引領台灣電影新浪潮的開端;《風櫃來的人》獲1984年法國南特大三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1984年創作劇本《油麻菜籽》獲第二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執導《冬冬的假期》獲198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第三十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5年執導《童年往事》,獲第二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第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亞太影展作品獎。1986年執導《戀戀風塵》獲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尼羅河女兒》獲1987年義大利都靈電影節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別獎。1989年執導《悲情城市》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台灣中時晚報最佳作品獎、導演特別獎,第四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執導《戲夢人生》獲台灣中時晚報電影獎最優秀作品獎,1993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獎。其後作品有《好男好女》(1995)、《南國再見,南國》(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時光》(2004)、《最好的時光》(2005)等,亦在金馬獎及海外影展上多有斬獲。2007年參與了為了慶祝坎城電影節60周年而拍攝的3分鐘短片集《每人一部電影》,並推出導演新作《紅氣球的旅行》。
侯孝賢每部作品都保持一定水準,且均有所突破;其創作為台灣歷史與民眾命運寫下生動篇章,那些即興式的街頭、鄉間實景拍攝,混合職業及非職業演員的真實自然表演,運用畫外音、長鏡頭、空間景深營造的情緒張力及詩意氛圍,都成為其作者電影的標誌。
吳念真Wu Nianzhen 男, 生於1952年8月5日 ,中國台灣
吳念真吳念真
星座: 獅子座
台灣編劇、導演、作家。本名吳文欽,生於台北縣瑞芳鎮的大粗坑。十五歲國中畢業,因家庭經濟不佳,輟學至台北工作。休學兩年後,十七歲開始半工半讀,就讀於私立延平中學附設補校。1972年首次發表文章於聯合副刊。1975年底退伍,任職於台北市立療養院圖書館,並開始小說創作。1976年考入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系。1977年首次獲聯合報文學獎,並出版第一本小說。
1980年應明驥之邀進中影製片部任編審,催生《小畢的故事》《光陰的故事》《海灘的一天》《兒子的大玩偶》《我這樣過了一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恐怖分子》等風格迥異的電影,成為台灣新電影的代表劇作家。1989年離開中影,成為自由編劇。之後所參與編劇之電影,如《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客途秋恨》《兄弟珍重》《無言的山丘》等,均在世界各大影展獲得極高榮譽。曾以《同班同學》(1981)、《老莫的第二個春天》(1984)、《客途秋恨》(1990)、《無言的山丘》(1992),獲第十八、二十一、二十七、二十九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1986年改編劇本《父子關係》獲第二十三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1994年首次執導電影《多桑》,獲都靈影展最佳影片獎;1996年執導《太平天國》入圍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他是侯孝賢的重要合作者,也為楊德昌、柯一正、萬仁、許鞍華等創作過劇本,成為港台新電影作家的摯友。吳念真是量多而質高的電影編劇,觀察敏銳,取材大膽,真實全面地反映現實人生,為台灣新電影的崛起作出了卓越而突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