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成化境

依類成化境是唐君毅先生《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所述九境中之第二境,於其中觀類界。唐先生說:“此為由萬物散殊境,而進以觀其種類。定種類,要在觀物相,而以相定物之實體之類;更觀此實體之出入於類,以成變化。今名之日依類成化境。一切關於事物之類,如無生物類、生物類、人類等之知識,人之求自延其種類之生殖之欲,以成家、成民族之事,人之依習慣而行之生活,與人類社會之職業之分化為各類,皆根在此境。一切以種類為本之類的知識論,類的形上學,與重人之自延其類、人之職業活動之成類,之人生哲學,皆當判歸此境之哲學。”

在以類成化境中,所觀的是種類,故又叫觀類界。類是依物體之共同點而定,故觀類即相當於觀物之共同點,即觀物之共相。在觀類界,人不僅只觀物之相,更觀一一實體由此相入彼相,即由此類變成彼類,一物之變化就言此物出入於諸相之中。物之出入於諸相顯於人之心靈之前就是物之變化。此境之所以稱為依類成化境,要說的是,人的心靈觀得世間事物依於各種相或類,在相或類中出入而成化。
以類成化境說的不只是事物亦可依相以成類,人的生命存在的活動亦可有種種類,此顯示人有一社會性與習慣性的生活方式。故人之生命本身也如物一樣落入以類成化之境中,這樣就造成了有人不願被置入類的天羅地網,想努力掙破此天羅地網,因而有衝破類之人生哲學的提出。同時,人天生有要求延續種類的本性,並由此而要求成群成族成國;人會不自覺的遵從社會習俗規則而生活,並要求他人與我一樣。至於在社會上,人有各種不同的職業,人就依職業不同而各成其類。這種種社會的狀態,其根都種於依類成化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