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管理是由巨觀管理部門採取措施,提高國內生產部門的生產能力,增加供給,以滿足一定生產力水平下社會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供給管理包括兩種政策手段:①提高生產要素 (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的使用效率,並在競爭性部門之間進行資源的有效分配,以提高近期產出量。②促進國內儲蓄和投資,提高教育水平,鼓勵技術革新,以提高長期的產出增長率。與此相關的政策包括鼓勵外資流入。但供給管理調節速度慢,微調效果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供給管理
- 政策分類:收入政策、人力政策
- 經濟調節:十分注重通過經濟手段來調節
- 分類:經濟學
分類,歷史背景,經濟調節,
分類
歷史背景
2,中國現階段的總綱是構建和諧社會,特別需要關注基本民生、改進福利狀況,但也需注重在統籌協調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在福利增進過程中對“度”作出合理把握,積極穩妥地掌控好漸進過程。
3,以為民生問題政府可以包攬,以為政府增收的財力可以不加區別地按平均主義方式分光,於是過早地提出不切實際的高要求、過急推行吊高胃口而不可持續的“均等化”,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活力減退與滯脹風險,結果將有損於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
4,以供給管理中的清醒設計、理性方案,作出“托底”保重點、漸次展開的民生改進,追求統籌協調、瞻前顧後的和諧增長,也是中國巨觀調控中供給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內容,要明確地擺在中長期的視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