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侗族小琵琶
- 類型:侗族彈撥弦鳴樂器
- 侗語稱:比巴拉
- 全長:50厘米~60厘米
侗族小琵琶的構造,侗族小琵琶的現狀,侗族小琵琶的演奏,演奏習俗,
侗族小琵琶的構造
構造與侗族大琵琶相同,但琴的外形式樣繁多。琴體用一整塊樟木、桑木、杉木或硬雜木製作,當地多使用叫作“香秀雪”的木材製成,規格尺寸不盡相同,全長50厘米~60厘米。共鳴箱有卵形、桃形、橢圓形、八角形、梯形或長方形等多種,以長方形居多,此外,還有琴形與牛腿琴相似的小琵琶(圖右3),琴箱正面蒙以薄桐木或杉木面板,內腔支有木製音柱,板面中部開有圓形小音孔,琴箱長15厘米~20厘米、面寬10厘米~15厘米、厚4厘米~5厘米。琴頭較扁而寬,呈扁鏟形,上部較大,頂端稍向後仰,中間開有長方形通底弦槽,兩側多設有三個或四個木製弦軸。琴桿較窄而長,指板上不設品位,只拴有標明把位的細線。經過改革的侗族小琵琶,琴桿上設有音品。面板中下部置有竹或木製橋形琴馬,下方設有竹、木或金屬制縛弦。張有三或四條尼龍弦、絲弦或鋼絲弦。有的小琵琶還有裝飾,在琴頭、琴箱上繪畫或雕刻出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和花紋。琴體用桑木製作,全長58厘米。共鳴箱呈扁形,既與常見的琵琶近似,也與侗族的拉弦樂器牛腿琴酷肖,蒙以桐木面板,面寬10.5厘米,琴箱厚3厘米。面板上開有三個圓形小音孔。琴頭上部較扁而厚、向後微彎,中間開有長方形通底弦槽,兩側設有三個桑木製弦軸(左二右一),其中兩個軸頂呈圓柱形,一個軸頂呈六方形,外表均雕刻有頗富民族風格的圖案紋飾。琴頸為半圓柱狀體,上窄下寬,正面平坦無品,下部與琴箱接為一體。面板中部置竹製橋形琴馬,張以三條絲弦。不設縛弦,琴弦一端繫於琴箱下方的尾柱上。
侗族小琵琶的現狀
琴體用桑木製作,全長58厘米。共鳴箱呈扁梨形面板上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已被載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圖鑑》中。
侗族小琵琶的演奏
演奏侗族小琵琶,將琴箱置於右腹處,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彈奏。撥片多用竹製或小牛角制。既可採用坐姿,又可用立姿彈奏,因其琴體較小、易於攜帶,所以又適於在行進中邊走邊奏。侗族小琵琶的定弦比中琵琶高四度,三弦小琵琶定弦為:f1、 g1、d2;四弦小琵琶定弦為:f1、g1、g1、d2。音域同為f1—g2。音色清 脆悅耳。宜於演奏細小的裝飾音和活躍的旋律,少換把位。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侗族的民歌——情歌(又稱“小琵琶歌”)伴奏。小琵琶以伴奏情歌、小調的旋律為主,或彈四、五度和音加強節奏。小琵琶是侗族青年男女社交和“行歌坐妹”(戀愛)時離不開的彈弦樂器。可以彈、唱結合,邊彈邊唱,也可男彈女唱或男、女自彈自唱。演唱時常用小嗓(假嗓) ,歌詞委婉、比喻生動,曲調優美、含蓄深情,節奏歡快、活潑鮮明。許多襯詞、襯腔和許多細微的裝飾音,也給曲調增添了不少華麗的色彩。青年人也常用小琵琶獨奏自娛或一起合奏同娛。此外,侗族小琵琶還用於伴奏酒歌或攔路歌等。
演奏習俗
秋收以後的侗家寨,當月亮掛在樹梢,在幽美而清靜的夜色里,隨處可見青年們彈奏著小琵琶,聽到他們即興編唱的“琵琶歌”。勞動一天之後,聽著琮琮的琵琶聲伴著青年人輕柔的歌唱,確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有時,歌聲隱隱約約地響起來,由遠而近,又漸漸地消失在寨邊上,這正是姑娘和小伙子對唱的好時光 。?
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村寨里,有不少優美動聽的情歌。有個正在找對象的青年唱道:“我現在要唱歌了,姑娘們請不要笑,雖然我的歌唱得不好,可我是用心在唱的。”這位青年多么希望他的歌聲能引起姑娘們的注意啊!在侗家,如果哪個青年不會唱或唱不好琵琶歌,就不能受到姑娘們的歡迎,也更難獲得姑娘的愛情。一個正在戀愛的青年,帶著他心愛的琵琶來訪姑娘,他站在姑娘的窗戶下邊,輕輕撥動琴弦,禁不住唱起來:“白天六個時辰,晚上六個時辰,你就像一支繡花針,把我的心挑得像亂麻一樣。”歌聲洋溢著青年人愛戀的激情,姑娘很快地跨出門來相會。過去的“琵琶歌”,有些唱的是因果報應、才子佳人等傳說故事;而今,侗族民間的廣大琵琶歌手,大編新歌、大彈新調。侗族的“琵琶歌”就像一股春風,吹拂著美麗富饒的侗鄉山寨,吹動著新婚戀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