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來鳳縣境內。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來鳳境內的人民,不畏艱險,不懼強暴,和紅軍一起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奮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
  • 地理位置:湖北省恩施市來鳳縣
  • 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 建於:建於1958年5月
起源,記載,來鳳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

起源

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共1.7萬餘人,從湖南的桑植劉家坪出髮長征。紅六軍團18師4000多人奉命留守,在龍山牽制敵人。12月8日,紅軍18師完成牽制任務,從茨岩塘出髮長征。20日,紅軍18師長征受阻,由桑植、永順折回龍山,至召頭寨馬阻嶺遭敵軍伏擊,只1000餘人突出重圍。21日強渡酉水河,從卯洞入湖北來鳳縣境內打游擊,不久亦離境長征。1936年1月9日,紅18師到達貴州江口與紅二、六軍團主力會合時,只剩下600多人。紅軍離開龍山長征的第3天,有150多名革命民眾被國民黨殺害。不久,潘二銀等70多名革命民眾也在來鳳被殺害。根據地各縣被殺的革命民眾,人數均以千計。

記載

1990年版《鹹豐縣誌》人物篇共記載了53名鹹豐籍紅軍戰士,解放後,僅存2人。1995年版《宣恩縣誌》人物篇共記載了377名宣恩籍紅軍戰士,解放後,僅存2人。1985年版《龍山縣誌》人物篇記載了900名龍山籍紅軍戰士,解放後,僅3人返回龍山。
1990年版《來鳳縣志》人物篇記載:來鳳縣共有278人參加長征,長征勝利結束後,僅生還21人。其中,3人成長為副軍級幹部:錢治安,三胡鄉討火車人,1935年在龍山縣參加紅軍,1969年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彭紹先,百福司鎮瓦廠壩人,1934年參加紅軍,曾任黑龍江省軍區副軍職顧問;謝松柏,漫水鄉楓香坪人,1934年在龍山招頭寨參加紅軍,曾任甘肅省軍區副司令。

來鳳人民

對謝松柏將軍印象較深:解放後,他帶領部隊回湘西龍山縣剿匪,兼任龍山縣縣長。《烏龍山剿匪記》等影視作作品中的主人公應該就是以他為原型而塑造的。
來鳳革命烈士紀念碑全用青石砌成,碑座四周分別刻著毛澤東同志的語錄、詩詞以及賀龍元帥的題詞。紀念碑的周圍,有蒼松、有鮮花、有魚池、有涼亭,還有接龍橋的模型。
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官兵表現了為國家、為民族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來鳳各族人民跟著中國共產黨、跟著工農紅軍,英勇奮起,前仆後繼,同國民黨反動派、土豪劣紳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許多優秀兒女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們用鮮血澆灌出來的花朵。長征的勝利、革命的勝利,是英雄們用生命鑄成的豐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紀念碑

2007-1-4 10:00:28 閱讀13次
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於鳳城鎮北面鳳冠山。建於1958年5月。石構,平面方形,由碑座、碑身、碑頂等組成。碑座束腰,碑頂作四垂檐式。通高7米,四周環繞平座欄桿。坐北向南。碑面陰楷鐫刻“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左右分別鐫刻朱德、鄧子恢的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名不朽浩氣長存!”背文記述:中共安溪中心縣委書記李實、中國工農紅軍閩南遊擊隊第二支隊政委陳鳳伍、二支隊支隊長李世全、官彭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傅有智等12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1985年10月21日,安溪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溪)南(安)同(安)邊區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於龍門鄉龍門圩尾,石花山頂。建於1990年間。石構,平面方形,碑座二層,碑頂作四垂檐。通高約3米多,四周環繞平座石欄桿。坐東南向西北。碑面陰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大字。碑座鐫刻土地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安南同特支書記林師柴、共青團書記王安居、農會主席林文斧等28位革命烈士英名。
郭節烈士紀念碑 位於魁斗鄉溪山村佛子格山頂。1993年建,郭節(1906—1932年),原名郭雲濃,是中共安南永邊區黨的創始人之一。民國21年(1932年)4月間被捕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