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百職修皇綱振》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使百職修皇綱振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使百職修皇綱振,在乎格慎默之俗
夫百職不修,萬事不舉,皇綱弛而不振,頹俗盪而不還者,由君子讜直之道消,小人慎默之道長也。臣伏見近代以來,時議者率以拱默保位者為明智,以柔順安身者為賢能,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滯,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鮮執咎之臣。自國及家,寖而成俗,故父訓其子曰:“無介直以立仇敵。”兄教其弟曰:“無方正以賈悔尤。”識者腹非而不言,愚者心競而是效,至使天下有目者如瞽也,有耳者如聾也,有口者如含鋒刃也。慎默之俗,一至於斯,此正士直臣所以退藏而長太息也。豈直若此而已哉,蓋慎默積於中,則職事廢於外,強毅果斷之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謂率職而舉正者不達於時宜,當官而行法者不通於事變。是以殿最之文,雖書而不實,黜陟之法,雖備而不行,欲望善者勸,惡者懲百職修,萬事舉,不可得也。然臣以為歷代之頹俗,非國朝不能革也,國朝之皇綱,非陛下不能振也。革振之術,臣粗知之。何者?夫人之蚩蚩,唯利是務,若利出於慎默,則慎默之風大起,若利出於讜直,則讜直之風大行。亦猶冬月之陽,夏日之陰,不召物而自歸之者,無他,溫涼之利所在故也。伏惟陛下以至公統天下,以至明御群臣,使情偽無所逃,言行無所隱,有若讜直強毅舉正彈違者,引而進之,有若慎默畏忌吐剛茹柔者,推而遠之,使此有利彼無利,安得不去彼取此乎?斯所謂俾人日從善遠罪而不自知也。如此則百職修,萬事舉,皇綱振,頹俗移,太平之風,由斯而致矣。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