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使命召喚:無限戰爭
- 原版名稱:Call of Duty: Infinite Warfare
- 其他名稱:使命召喚:無盡戰爭
- 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射擊
- 遊戲平台:PC/PS4/Xbox One
- 所屬系列:使命召喚
- 地區:歐美
- 開發商:Infinity Ward
- 發行商:Activision
- 發行日期:2016年11月4日
- 製作人:Joe Cecot
- 總監:Brian Bright,Jacob Minkoff,Jordan Hirsh
- 音樂:Sarah Schachner
- 內容主題:戰爭,科幻
- 玩家人數:單人、多人
- 遊戲引擎:IW引擎
- 主要角色:LT. NICK REYES
背景設定,角色設定,物品道具,武器,道具強化,場景地圖,特色系統,遊戲模式,作業系統,成就系統,配置要求,榮譽記錄,遊戲評測,
背景設定
日月星辰都不在了,如果它們位於人類貪婪的雙手可觸及的距離之內。
-哈維洛克·艾利斯
地球的資源消耗殆盡,人類將發展的空間延伸到大氣層以外。新的邊疆帶來了希望,一個嶄新的開始。同時,也有了新的野心和敵人。移民防衛陣線建立起了軍隊,憑藉鮮血和暴力脫離了地球的統治。他們掠奪殖民地,搶掠資源,不斷的擴張領土。
他們用艦隊實施封鎖,讓地球來的人們無法獲得賴以生存的原料,竭力抹殺一切源自地球的事物。如今的移民防衛陣線是一個戰爭機器,由軍隊進行統治。如果有一個領袖將他們的力量集中起來,他們就會試圖奪走地球人的家園。
角色設定
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Combat Rig,搭配高科技裝備和原型武器。遊戲中共有六種作戰機甲,可以理解為六個職業。分別是:Warfighter、Merc FTL、Stryker、Phantom以及Synaptic。
每個職業都是玩家自定義組合搭配的基礎,各自有著鮮明的特點,可以搭配不同的出門裝和特技,在戰場上發揮出不同的作用。
Payload (出門裝)可以選擇更強大的武器或技能,Traits (特技)可以是被動技能,也可以是有冷卻的主動技能,每個職業都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搭配,對應不同的玩法。
每場戰鬥只能選擇一個出門裝和一個特技,隨著多人模式等級提升,可以解鎖更多職業Rig,每個職業都有頭部、軀幹和裝飾部分的自定義選項。
角色 | 專家能力 | 特性 |
---|---|---|
戰士 | 裂爪:發射近距離可以秒殺敵人的橫向高射速散射子彈。 戰鬥專註:使用期間獲得的分數獎勵翻倍。 過載:使用時跑動速度變快。 | 掃描:在擊殺或助攻隊友時在敵方死亡的位置啟動聲納掃描,在地圖上提供敵軍位置。 堅持:被擊殺後分數獎勵不會零,但是每個連殺獎勵每局只能使用一次且所需分數增加。 補給:用武器擊殺的敵人會掉落可以補充戰術裝備和致命裝備的彈藥包。 |
超光速 | 毀滅者:小型實驗性能量手槍,可以把敵人燒成灰燼。 瞬移:可以讓玩家向前瞬移一段距離。 時空切換:把玩家轉移到另外一個次元,無法受到傷害,但被一同轉移的其他玩家仍然可以攻擊。 | 動力滑鏟:增強滑鏟速度、距離以及滑鏟時可以瞄準,需要的能量也少一些。 超級充能:擊殺的敵人會掉冷卻補充包,幫助友軍加速技能充能。 洞察:如果螢幕畫面外有敵人在看著玩家的話,玩家的HUD會有提示。 |
重裝機甲 | 鋼鐵之龍:重型光線武器,可以同時追蹤多個敵人。 蠻力衝刺:頂起防爆盾向前衝鋒,瞬間擊殺被撞到的敵人。 反應裝甲:抵消玩家受到的輕武器傷害。 | 戰爭領主:默認攜帶滿備用藥,武器不影響移動速度。 注射:受到傷害後血量恢復得更快。 震盪波:可以在半空中砸向地面,形成震盪波。 |
幻影 | E3型炮弩:高精度電磁弩,穿透力強,能把敵人幹掉並釘在牆上。 脈衝感應:可以為玩家顯示敵人所在位置。 主動迷彩:使玩家幾乎隱形。 | 目標標記:傷害到的敵人被標記,並在五秒內無法恢復生命值,隊友擊殺目標提供玩家分數獎勵 第六感:狙擊開鏡時,周圍敵人產生的聲音會變大,有敵人在附近時會有提示音。 背部防護:防禦後方的攻擊。盾牌啟動時,只有來自前方的近距離攻擊才能對玩家造成傷害。 |
強襲者 | 引力漩渦發射器:發射慢速移動的引力彈,吸引敵人並使其受到傷害。 微型炮塔:可放置的小型多向微波炮塔。 萬夫莫敵:放置一個電磁區域,摧毀敵人的發射物。 | 防護無人機:可以摧毀一個飛向玩家的致命手雷,使用後需要冷卻。 傳遞:玩家放置的裝備在看到敵人時會向玩家發出警示。 堅硬:玩家放置的裝備等的血量會增加,並且在玩家死後會保留。 |
突擊者 | 沉默者:裝有消音器的雙持機槍,適合近距離作戰。 撕裂者:進入高速近戰模式。 時光回溯:玩家回到一段時間之前的位置,並且補滿彈藥和生命值。 | 戰鬥衝刺:擊殺之後短暫提升移動速度。 極速刷新:跳躍充能更快,噴氣背包的噴射能直接傷害到敵人。 推進:可以向任意的方向快速噴射 |
物品道具
武器
武器分為主武器和副武器兩種,功能和外觀均採用現代設計,可為玩家提供全新的功能特性。武器可分為彈丸型、近戰型、能量型和原型武器種類,玩家可使用不同的配件根據自己的玩法進行調整。
遊戲中有上百種武器可解鎖,玩家將通過完成多人比賽獲得製作經費,製作源性武器還將附帶槍械技能,可以改變原型武器的功能,使其符合玩家打法。
分類 | 介紹 |
---|---|
突擊步槍 | 中型武器,其特點射速快、彈量相比小型槍械要多的武器,對敵人的輸出也是非常的可觀。 |
輕機槍 | 子彈非常多,但因其後坐力大,所以很難射中敵人。重量也是很大攜帶跑步起來很不方便。 |
狙擊槍 | 特點是一擊必殺,幾乎只要打中敵人就會成功擊殺。一般用來瞄準遠處的機槍手等。 |
霰彈槍 | 射出的子彈範圍很廣,但因其射程較近,很難對遠處的敵人造成傷害。 |
手槍 | 遊戲中的小型槍械,只能用來點射,對有裝甲的敵人造成的傷害較低。 |
重武器 | 遊戲中的大型槍械,射程極遠,可以對大範圍內進行非常可觀的輸出,一般用來攻擊敵人的陣營。 |
(參考資料來源)
道具強化
所謂裝備升級即是指玩家所使用的戰術裝備和致命裝備升級,和角色能力升級是兩個概念。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各攜帶兩種戰術裝備和致命裝備,通過找到升級終端後可以隨機將某一項裝備升級,其中戰術裝備可以升級1次(即在裝備界面顯示V1版本),致命裝備可以升級2次(即V2版本)。裝備升級後,可以提升威力、範圍、持續時間或攜帶量等不同屬性,具體可以在遊戲中自行查看。
裝備升級終端一般位於軍械庫內,但請注意,根據玩家解鎖的順序不同,固定的升級終端給予升級項目雖然隨機但不會重複,遊戲中共有8個終端+1處開關,全部激活後正好解鎖12個升級項目。終端激活後變為紅色不可二次激活,同時升級項目即時存檔,死亡或讀CP均不用重新獲得。
場景地圖
遊戲中的地圖非常的開闊,在戰役中玩家將在太空中進行戰鬥,以飛船對敵,就算是多人模式中,玩家也可以體驗到很廣闊的戰場。
遊戲中的路線和貼牆跑將讓戰鬥更激烈,為玩家提供許多側翼包抄的機會。地圖設計以玩家為核心,可提供大量策略靈活度和激烈交戰的機會。戰場將遍及太陽系,從日本城市到太空站內部的走廊,再到木衛三的礦井設施。
在單人戰役場景地圖的切換是根據劇情來的,而在多人對戰中玩家可以任意選擇不同的場景地圖來進行對戰。
特色系統
遊戲模式
單人戰役
與使命召喚系列前幾代遊戲一樣,無限戰爭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但是遊戲引入了全新的外太空遊戲背景和零重力環境的遊戲機制。玩家將會裝備一個噴射背包和一個抓勾,它們可以幫助玩家在零重力環境下移動更加自如。因為遊戲背景設定為太空,所以玩家可以造訪太陽系中的不同行星、小行星及人造衛星。
玩家在遊戲中操控一階特別行動飛行員,尼克·雷耶斯少尉。玩家可以駕駛戰鬥飛船Jackal和敵人進行空戰。在這一代中,空戰不是預先設定好飛行路徑的,玩家可以自由控制飛船。根據Infinity Ward所說,空戰和陸戰都將成為遊戲的主要關注點,空戰和陸戰可以做到無縫切換。
多人對戰
無限戰爭推出了經過大改的“Combat Rigs”系統。類似於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將會總共包含6位擁有不同專家級能力和玩法的角色,但是每一位專家級角色擁有三個專家能力和三個特性,玩家可選擇一個專家能力和一個特性來組成各種不同的搭配。遊戲也保持了和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差不多的動作系統,可以讓玩家噴射跳躍、滑行和牆上行走。
殭屍模式
遊戲也包含了合作在線上的殭屍模式,該模式擁有自己的遊戲環境設定和完全獨立的故事。該模式擁有新添加的“分享分數系統”和“團隊購買系統”來幫助新玩家更好的體驗遊戲。該模式也包含類似於前作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殭屍模式中的Gobblegums,只不過改為了一種叫“命運和財富卡”的卡片。不像該作的單人戰役和多人對戰,殭屍模式不會涉及太空戰並將保持普通的移動方式。
作業系統
動作 | 按鍵 |
---|---|
向前 | W |
後退 | S |
左移 | A |
右移 | D |
站立/跳躍/攀爬 | 空格鍵 |
衝刺/屏息 | Shift |
更改姿勢 | Ctrl |
開火 | 滑鼠左鍵 |
使用瞄準鏡瞄準 | 滑鼠右鍵 |
裝彈 | R |
切換武器 | 向下滾輪或向上滾輪 |
近戰攻擊/更改縮放 | V或滑鼠4 |
使用 | F |
使用戰術性裝備 | Q |
使用殺傷性裝備 | E或滑鼠中鍵 |
任務技能 | 1 |
切換替換模式 | 2 |
切換戰術性裝備 | 3 |
切換殺傷性裝備 | 4 |
(參考資料來源)
成就系統
獎盃名稱 | 達成條件 |
---|---|
#1 白金2 Tips | 在其他獎盃都被解鎖後獲得。 |
#2 威脅興起 | 完成威脅興起。 |
#3 烏雲蔽日 | 完成烏雲蔽日。 |
#4 港口裝甲行動 | 完成港口裝甲行動。 |
#5 燃燒之水行動 | 完成燃燒之水行動。 |
#6 漆黑礦井行動 | 完成漆黑礦井行動。 |
#7 黑旗行動 | 完成黑旗行動。 |
#8 血色風暴行動 | 完成血色風暴行動。 |
#9 最長的一天 | 在老兵難度下完成全部單人遊戲任務。 |
#10 失竊匕首行動 | 完成失竊匕首行動。 |
#11 鳳凰行動 | 完成鳳凰行動。 |
#12 捕鼠行動 | 完成捕鼠行動。 |
#13 深度處決行動 | 完成深度處決行動。 |
#14 次要目標 | 完成所有的登艦支線任務。 |
#15 安全港口行動 | 完成安全港口行動。 |
#16 純粹威脅行動 | 完成純粹威脅行動。 |
#17 盜墓行動 | 完成盜墓行動。 |
#18 猝死行動 | 完成猝死行動 |
#19 滅跡行動 | 完成滅跡行動 |
#20 壯志凌雲 | 完成所有的胡狼支線任務。 |
#21 喜歡槍械 | 掃描第一件武器! |
#22 熱愛槍械 | 掃描10把武器。 |
#23 槍械狂人 | 掃描全部武器。 |
#24 逝者安息 | 聽完全部陣亡者的遺書。 |
#25 個人喜好 | 裝備一把自定義武器。 |
#26 披掛上陣 | 得到第一件裝備升級。 |
#27 裝備齊全 | 獲得全部裝備升級。 |
#28 露出獠牙 | 獲得玩家的第一件胡狼物品(武器或升級)。 |
#29 胡狼王牌 | 獲得全部的胡狼武器和升級。 |
#30 遊戲開始 | 第一次擊殺通緝名單上的目標。 |
#31 空戰王牌 | 消滅一半通緝名單上的目標。 |
#32 同花大順 | 擊殺所有SDF王牌和艦長。 |
#33 危險距離 | 使用零重力抓鉤擊殺15個敵人。 |
#34 You Know Nothing | 在考奇的講話結束之前將其殺死。 |
#35 艦長日誌 | 使用艦長辦公室中的電腦。 |
#36 實況報導 | 觀看一則新聞播報。 |
#37 地面戰爭 | 在一個可以使用二段跳和牆上奔跑的任務中,不使用這些能力前進2分鐘。 |
#38 躲貓貓 | 踹一扇門,推一扇門,在輕推門時扔進去一顆手雷。 |
#39 致命重力 | 用自己反重力手雷讓自己浮空並擊殺一個敵人。 |
#40 C12 | 用手撕右肩,手撕左肩,擊毀多個部件三個方式摧毀C12。 |
#41 貼紙收藏家 | 在Spaceland,找到全部任務物品並集齊貼紙包。 |
#42 靈魂之匙 | 在Spaceland,找回靈魂之匙的碎片。 |
#43 個子越大…… | 在Spaceland,單場遊戲中不死亡擊殺5個巨人。 |
#44 Hoff來了 | 在Spaceland,解鎖David Hasselhoff。 |
#45 搖滾起來 | 在Spaceland,製造一把搖滾武器。 |
#46 開始強化 | 在Spaceland,強化一件武器。 |
#47 不含電池 | 在Spaceland,製造一個Exquisite核心。 |
#48 我愛80年代 | 在Spaceland,找到現代戰爭1和現代戰爭2的歌曲。 |
#49 投入硬幣 | 在Spaceland,進行每種街機遊戲至少一次。 |
#50 大腦死亡 | 在Spaceland,累計30場比賽存活至第10回合。 |
#51 主宰 | 在多人遊戲中贏得5場線上比賽。 |
(參考資料來源)
配置要求
硬體 | 最低配置 | 推薦配置 |
---|---|---|
系統 | Windows 7(遊戲僅支持64位) | Windows 7(遊戲僅支持64位)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3 3225 | Intel Core i7 4790 |
顯示卡 | NVIDIA GeForce GTX 660 |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
記憶體 | 8 GB | 16 GB |
硬碟 | 70 GB | 70 GB |
(參考資料來源)
榮譽記錄
年份 | 頒獎方 | 獎項名稱 | 結果 |
---|---|---|---|
2017 | 金拖車獎 | 最佳遊戲預告片 | 獲獎 |
遊戲評測
作為一款年貨作品,《使命召喚:無限戰爭》的品質肯定是合格的。在開發者精心地打磨下,這款遊戲幾乎挑不出任何明顯的短板,但與此同時也不要指望能從中找到任何顛覆性的創新。它的故事算不上振奮人心,但也並不狗血;各種各樣的科幻設定雖然看起來眼花繚亂,但是其最本質的遊戲體驗和傳統意義上的《使命召喚》依然沒有太大區別。空戰部分的內容可能是該作少有的一大亮點,只可惜該作並沒有深入挖掘。至於多人模式的體驗,雖然沒有多少新意,但也找不出硬傷,稱它為“業界標桿”似乎依然毫不為過。(遊民星空評)
遊戲在該作中確實增加了大量的新內容,但是相比於去年的《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新作缺少讓人印象深刻的亮點。遊戲的戰役模式乏善可陳,多人模式也需要在前作的基礎上做出一些改進,唯一的亮點是遊戲中有些荒唐的殭屍模式。遊戲整體而言,無法在今年眾多射擊遊戲大作中脫穎而出,但其風格還是玩家熟悉的使命召喚作品。(IGN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