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佩韋自緩
- 注音:pèi wéi zì huǎn
- 解釋:韋:皮帶
-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
詳細釋義,典源,典源譯文,釋義,運用示例,相關閱讀,
詳細釋義
典源
《韓非子》卷八〈觀行〉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餘補不足,以長續短之謂明主。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餘補不足,以長續短之謂明主。
《論衡校釋》卷二〈率性〉
故性有賢愚。西門豹急,佩韋以自緩;董安於緩,帶弦以自促。急之與緩,俱失中和,然而韋弦附身,成為完具之人。能納韋弦之教,補接不足,則豹、安於之名可得參也。
故性有賢愚。西門豹急,佩韋以自緩;董安於緩,帶弦以自促。急之與緩,俱失中和,然而韋弦附身,成為完具之人。能納韋弦之教,補接不足,則豹、安於之名可得參也。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范冉〉
桓帝時,以冉為萊蕪長,遭母憂,不到官。後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於朝。議者欲以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於梁沛之閒,徒行敝服,賣卜於韍。
桓帝時,以冉為萊蕪長,遭母憂,不到官。後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於朝。議者欲以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於梁沛之閒,徒行敝服,賣卜於韍。
典源譯文
《韓非子》卷八〈觀行〉
古人(懂得)眼睛不能看到自己(的儀容),所以要用鏡子來照看自己的臉面;(自己的智慧)不能知道自己(的作為是否得當),所以要用道義來匡正自己(的行為)。所以鏡子如實地反映人的臉上的污點,並不是鏡子的罪過。道義來顯示人的行為有過失,不應該受到抱怨。眼睛不依靠鏡子,人就不能整飾儀容;自身失去道義就不能知道自己迷亂。西門豹的性情急躁,所以常常佩著一條軟而韌的熟牛皮帶,以(警醒自己)不要性急;董安於的性情遲緩,所以常常佩著一張繃得緊緊的弓弦,以(勉勵自己)不要遲慢。因此能用有餘來補救不足、用長處來補助短處的就可以稱為明主。
釋義
韋,熟皮。因其性柔韌,性情急躁的人佩在身上,以此來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樣軟韌,諸事不可急躁: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錯誤,避免重新出現。
運用示例
唐盧綸《送丹陽趙少府》詩:“佩韋宗懶慢,偷橘愛芳香。”
明何景明《進舟賦》:“孰佩弦以自剛兮,焉佩韋以自柔。”
陳壽 《三國志 魏書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昔西門豹佩韋以自緩,夫能以柔弱制剛強者,望之於君也。
相關閱讀
張溥《五人墓碑記》中英雄顏佩韋的名字也出自此典。
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曾在《楚辭集注·離騷》中寫道,“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用“江離與辟芷”為披,用“秋蘭”這種秋天開花的蘭草為佩,其用意不難知之,詩人也是在提醒自己要時刻像香草那樣高潔,保持高尚的品行。我想,不管是“佩韋以自緩”還是“佩弦以自急”,還是像屈原所說的那樣,這都充分體現了古人對高尚品格追求的執著和無窮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