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犢,典故名,典出《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龔遂傳〉。“ 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勤民務農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後因以“佩犢”喻棄官務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佩犢
- 拼音:pèi dú
- 注音:ㄆㄟˋ ㄉㄨˊ
- 釋義:喻棄官務農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用典示例,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詞目:佩犢
拼音:pèi dú
注音:ㄆㄟˋ ㄉㄨˊ
解釋:喻棄官務農。
詳細釋義
典源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龔遂傳〉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飢,盜賊並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餘,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不沾聖化,其民困於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聞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後可治。臣願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腳踏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渤海又多劫略相隨,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盜賊於是悉平,民安土樂業。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焉。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困實菱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譯文
漢宣帝即位後,過了很長時間,渤海郡及其相臨地區鬧饑荒,盜賊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選一個能勝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薦了龔遂,皇帝任命龔遂為渤海太守。當時龔遂已七十多歲,皇帝召見時,見他身材矮小,宣帝見到後,認為龔遂並非像人們說的那樣,不免對他有輕視之感。宣帝問龔遂:“渤海郡一片荒亂,我十分擔憂,你準備用什麼方法平息那裡的盜賊,而使我不再憂慮呢?”龔遂回答:“渤海郡地處偏遠,沒有沾沐聖上的恩惠教化,那裡的百姓為饑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濟,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盜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邊需弄耍弄罷了。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宣帝聽了龔遂的回答很高興,說:“選賢良之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對他們進行安撫。”龔遂又說:“我聽說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順亂繩一樣,不能著急,只能慢慢來,才會達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後,丞相御史們對我的工作暫時不要按常規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許我見機行事。”宣帝答應了這一要求,並特別賜給龔遂黃金,還為他增派了驛車。龔遂進入渤海郡的地界後,郡府的官吏們聽說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龔遂讓他們都回去,並命令所屬的縣把專管追捕盜賊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攜帶兵器的人,才屬於盜賊。接著龔遂獨自一人乘車來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來,盜賊也停止了活動。渤海郡中還有一些結夥搶劫的人,聽到龔遂的教令後,便自動解散,放下了手裡的兵器而拿起了鋤頭和鐮刀。這樣偷盜搶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開始安居樂業。龔遂於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好官吏對百姓實施安撫管理。
龔遂發現齊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歡從事工商之類的末技,不重視耕種田地。於是他便以身作則,追求儉僕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農,命令每人都種一棵榆樹、一百棵薤、五十棵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老百姓有持刀帶劍的,龔遂就讓他們賣掉,購買耕牛,並說:“為什麼不帶牛佩犢呢!”於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勞作,秋冬之季檢查督促老百性收穫,鼓勵人們多積蓄農副產品。(龔遂)還巡視勸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內,家家有積蓄,官民都富裕起來。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龔遂發現齊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歡從事工商之類的末技,不重視耕種田地。於是他便以身作則,追求儉僕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農,命令每人都種一棵榆樹、一百棵薤、五十棵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老百姓有持刀帶劍的,龔遂就讓他們賣掉,購買耕牛,並說:“為什麼不帶牛佩犢呢!”於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勞作,秋冬之季檢查督促老百性收穫,鼓勵人們多積蓄農副產品。(龔遂)還巡視勸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內,家家有積蓄,官民都富裕起來。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釋義
“ 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勤民務農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後因以“佩犢”喻棄官務農。
同源典故
用典示例
《陳書·世祖紀》:“自頃寇戎,游手者眾,民失分地之業,士有佩犢之譏。”
宋 曾鞏 《閱武堂》詩:“柳間自詫投壺樂,桑下方安佩犢行。”
宋 蘇軾《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斬蛟刺虎老無力,帶牛佩犢吏所訶。”
相關閱讀
按:上引文為《漢語大詞典》的釋文。典故研究大家王光漢先生《詞典問題研究--辭書與典故》中指出:”棄官“之說不知從何而起。全典是稱頌龔遂治政之道的,以“佩犢”概括全典,用來稱頌地方官勸民務農之治政。《陳書》例字面義是帶持刀劍,但內在之意則是不務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