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切爾隱修院坐落在旁邊聖索菲亞大教堂。“佩切爾”一詞在烏克蘭語裡是“山洞”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佩切爾隱修院
- 地理位置: 聖索菲亞大教堂旁邊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著名景點:烏謝夫巴茨卡教堂
概述,介紹,
概述
雖然現在這裡實際上已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但人們仍然以最古老的名稱來稱呼它。那些虔誠的男性修士們在河岸的山岩上鑿洞穴而居,苦修其身,死後也就埋葬在這些洞穴里,被修士們稱為“聖骸”。直到1051年才開始修建修道院,1598年才有了佩切爾隱修院這個名稱。據估計,在17世紀一19世紀,每年都有15萬人到修道院朝拜。現在這些洞穴依然完好,它們是由狹窄的通道和小小的修煉室組成的。腳下是岩石,頭頂也是岩石,四壁都是岩石。沒有窗孔,沒有陽光,甚至沒有風和空氣,只有石頭的氣味。在這裡,修士們用燭光照明。
介紹
多少修土正是在這個燭光的世界裡,銷蝕掉自己有限的生命,但也為外部的世界和後人留下了永恆和無限。苦修士涅斯托爾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在這裡的石室中,秉燭而書,用優美的文筆把歷史事件寫得深刻而生動,留下了實現俄羅斯國家統一和抵抗外族入侵的令人深思的思想。基輔羅斯歷史上有部古老的、著名的編年史叫《往年紀事》。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資料,是研究古代羅斯國家變遷和思想流派的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它就是後人根據涅斯托爾的《最初編年史》在1073年修訂補充而成的。
洞穴里有不少“聖骸”,這是當年在這裡苦修的修士們的乾屍,有躺著的,但大多是坐著的。乾屍保存得十分完好,只是比他們活著的時候要小得多。據說這些乾屍都沒有用任何藥物加以處理,他們的靈魂升入天國時是什麼樣子,它們的乾屍就是什麼樣子。這些乾燥的、常溫的山洞就是保存他們遺體的天然石槨。正因為這裡的神聖,那些貴為人尊者也把自己的遺骸留在這些山洞裡。從12世紀起這裡的修道院也同時成了公國王室的墓地。這裡就留有莫斯科公國的創始人長手尤里的石棺,還有末代沙皇重臣斯托雷平的黑色棺槨。也正是因為這裡的神聖,1812年俄羅斯衛國戰爭中為國捐軀的部分將士,甚至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犧牲的無名官兵的遺骸也永遠留在了這裡。
現在男修道院仍然存在,只是年輕的修士們已不在地下,而是在地上進行他們的修煉了。
修道院內的烏謝夫巴茨卡教堂是18世紀烏克蘭巴洛克式建築的傑作,裝飾相當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