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木鼓的文化連結

佤族木鼓的文化連結

《佤族木鼓的文化連結》內容簡介:眾所周知,“社會文化人類學”(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是民族學/人類學這個大學科中的核心分支學科,主要側重研究人類社會中各種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以傳承文明、發掘各類有益的“地方性知識”(C1ifford Geerts語)以及開闊人們的眼界為己任,以努力傳播有利於增進世界上各個種族、各個民族、各個族群及其各種社會文化之間相互了解的知識為職志,並進而為實現相互間和諧共處之目的服務。該學科具有“全觀性”(holistic)以及“透視性”(1)erspective)等特點,可以說是一門套用性極強的學科。

基本介紹

  • 書名:佤族木鼓的文化連結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171頁
  • 開本:16
  • 定價:50.00
  • 作者:郭銳 和少英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12497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佤族木鼓的文化連結》: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資助專項經費資助,《佤族木鼓的文化連結》獲國家特殊專業民族學專項經費資助 。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鼓與鼓文化研究
第一節 話說華夏之鼓
第二節 鼓文化研究概說
第三節 佤族的鼓

第二章 佤族和佤族木鼓
第一節 佤族概述
第二節 木鼓
第三節 “拉木鼓”
第四節 保存和使用
第五節 木鼓房

第三章 木鼓與社會生活
第一節 社會組織的標誌
第二節 村寨精神的象徵
第三節 信號與符號

第四章 神靈世界中的木鼓
第一節 “獵頭”源說
第二節 人神交流
第三節 張揚的神性

第五章 木鼓的文化內涵
第一節 木鼓與物質文化
第二節 木鼓與初級政治制度
第三節 木鼓與自然宗教
第四節 木鼓與民族藝術
第五節 木鼓與傳統道德

第六章 佤族木鼓的宗教學分析
第一節 木鼓祭祀的宗教含義
第二節 木鼓祭祀的社會作用
第三節 傳統木鼓的消失過程

第七章 木鼓——民族品質的象徵
第一節 一個簡單的源出和作用
第二節 一個民族的至尊符號
第三節 一個特有的民族心結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文摘

插圖:


可以說,佤族傳統的鼓分為兩類:一類是木鼓,另一類則是銅鼓。
在我國有關銅鼓的研究中從廣度上講這是一個很大的研究系列,有關研究的各種著述已非常豐厚。但銅鼓研究一般屬於考古學的範疇,就目前看似乎與筆者的研究關係不大,因此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多不涉及。但據筆者觀察,木鼓與銅鼓在佤族文化中屬於兩個子文化系統,就銅鼓而言,事實上人們認識它往往並非通過考古,而是來自民間收藏。目前在境內,佤族百姓中保存的銅鼓已非常稀少,而在境外佤邦,為數不多的銅鼓仍有私藏,老百姓視為傳世之物。
我國是世界上銅鼓保存最多的國家,主要保存在少數民族地區。銅鼓鑄造和使用的歷史時期很長,流傳的地區很廣,使用的民族很多,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些地區古代民族的經濟文化生活和歷史面貌。同我國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也有銅鼓發現,因此,它又是古代我國同東南亞各國人民之間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很早就引起了歷史學、民族學和考古學界的關心和重視。
據初步調查,現藏於我國各級文物博物館單位的古代銅鼓有一千三百六十多件;分散在少數民族地區民眾手中和埋藏在地下的銅鼓還有不少。我國也是記載銅鼓的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從《後漢書·馬援傳》開始,歷代官、私著述涉及銅鼓的,不下一百種。而且,從很早的時候起,我國學者就注意到蒐集和研究銅鼓。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一書中已記錄了在廣西平南和廣東茂名出土銅鼓的情況。①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②、周去非的《嶺外代答》③,都對廣西出土的銅鼓作了形象的描述。明清以來,有關地方的志書、野史也多有涉及。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學者主要針對銅鼓做過下述幾個方面的研究。
1.銅鼓的起源。根據考古發掘,大多數學者認為很可能發源於中國雲南的西部。

後記

20年前,我是很少幾個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就讀民族學專業的中央民族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前身)預科部學生之一。1983年,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民族學正式招收本科生的第一年,於是,和24位來自天南地北的各民族同學成為了中央民族學院民族學系的首屆民族學專業本科生。現在想來多少有些唐突和任性,其實在那時,整個社會科學都還處在剛剛恢復時期,自然包括我們這些人在內還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民族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雖然今天很多人冠予它諸如文化人類學或其他更時髦的名詞。值得慶幸和引以為榮的是,自本科畢業走出校門的那一天起,始終沒有離開過這一行。在當今這個年代,能夠做到從事的專業同自己的興趣完全吻合,細細想起來的確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和非常愉快的事,可謂樂在其中,溢於言表。
經過了在雲南民族大學近20年的教學與實踐,注定了我關注的目光主要集中在雲南境內的各少數民族身上,這些年幾乎走遍了所有的市、州、縣,在閱歷與思考中,在數十個民族村寨留下過自己從事田野調查的腳印,儘管自知疏於勤奮,治學笨拙,多年的感性訓練與理性薰陶使我漸漸讀懂了民族學。
也許是因為自小生長在一個民族特色很濃的家庭之中(父親是佤族,母親是景頗族,均在學校任教),加之從兒童到青年的成長環境——雲南民族學院(雲南民族大學前身)本身就是一個微型的多民族社區的緣故,日常生活中各民族的服飾、節慶、言語、習俗等多有接觸,客觀上對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的顯性事項多有耳濡目染。凡此種種,思想深處很早就潛意識地被植入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濃厚興趣,從而很自然地選擇了民族學這條道路。
四年的大學生涯,使我系統了解了中外各主要民族的大致情況,尤其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基本情況。最難能可貴的是還非常有幸聆聽了老一輩知名學者費孝通、林耀華、吳汝康、楊壟等先生的教誨,受益頗多。這也從另一方面促成了自己此生堅定不移地走向民族學之路的決心。

序言

民族學/人類學(Ethnology/Anthropology)學科是雲南民族大學最具優勢和特色的學科。該學科人才薈萃,成果豐碩,可以說在全省乃至全國學術界均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近年來在費孝通先生親自創辦的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的指導和幫助下共建的省院省校合作“民族學重點學科”,開展了對雲南特有族群的較大規模調研,對新中國成立前雲南著名的民族學/人類學田野點的追蹤研究,承辦了教育部第四屆“社會文化人類學高級研討班”暨國際學術會議,組織編撰並出版了“雲南民族文化史叢書”(共25本),參與了國家民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的獻禮圖書《中國少數民族》以及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雲南民族文化知識叢書”(共28本)等重要書籍的編寫工作,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將整個學科建設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眾所周知,“社會文化人類學”(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是民族學/人類學這個大學科中的核心分支學科,主要側重研究人類社會中各種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以傳承文明、發掘各類有益的“地方性知識”(C1ifford Geerts語)以及開闊人們的眼界為己任,以努力傳播有利於增進世界上各個種族、各個民族、各個族群及其各種社會文化之間相互了解的知識為職志,並進而為實現相互間和諧共處之目的服務。該學科具有“全觀性”(holistic)以及“透視性”(1)erspective)等特點,可以說是一門套用性極強的學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