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博物館

佤族博物館

佤族博物館為中華民族園56個民族博物館之一,按雲南滄源、西盟佤族自治州的傳統民居建築1﹕1為,由佤族工匠根據本民族居住的習俗和傳統製作方式,在當地建成半成品運到北京落建。其中寨門、倉房、工具房為原建原拆原舊復建,所有的建築材料及房頂茅草均從當地運送,於1993年建成。1994年6月正式開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佤族博物館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地點:北京中華民族園內
  • 竣工時間:1993年建成
  • 館藏精品:清末至近代佤族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原狀復原
  • 占地面積:2047平方米
民族簡介,建築布局,館藏文物,

民族簡介

佤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瀾滄江、薩爾溫江之間的阿佤山區,人口約39.7萬。有本民族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綿語族。沒有文字。十九世紀,佤族還保留著原始公社制的生產、生活方式。從事簡單農業,以“刀耕火種”為主。崇拜自然,信仰最高主宰“木依吉”。歷史上有獵人頭習俗。
佤族是中華五十六民族中唯一棕黃色皮膚人。以牙齒黑,唇染赤為美,牙齒越黑越討人喜歡。唐朝有“黑齒蠻”的記載,是指佤族。
以大米為主食,用石頭支鍋,竹筒煮飯,竹木做勺、制碗,用手抓飯。有嚼檳榔的習俗。
主要節慶:拉木鼓節、便克節、新米節、接新水節等。
主要舞蹈:木鼓舞、甩髮舞、竹竿舞等。
主要飲食:雞肉爛飯、鹿肉干巴、狗香腸、老鼠稀飯等。

建築布局

佤族博物館規劃為山寨聚居環境,由滄源民居船屋、西盟民居船屋、木鼓屋、倉房、木鼓廣場、寨門、牛頭樁、工具房組成。按阿佤山寨環境復原,並按當地氣候配置植被和種植農作物。占地面積2047平方米、建築面積377.88平方米、木鼓廣場278平方米。

館藏文物

佤族博物館室內外陳列按佤族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原狀復原陳列。展品均徵集雲南滄源、西盟二地區,年代為清末至近代,約二百年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