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佤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佤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佤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佤族傳統體育
佤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佤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佤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佤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佤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佤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佤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佤族...
壯侗語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壯族傳統體育 布依族傳統體育 侗族傳統體育 傣族傳統體育 黎族傳統體育 水族傳統體育 仫佬族傳統體育 毛南族傳統體育 孟高棉語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佤族傳統體育 布朗族傳統體育 德昂族傳統體育 苗瑤語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苗族傳統體育 瑤族傳統體育 畲族傳統體育 斯拉夫語族、伊朗語族、印度尼西亞...
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鄂倫春族、苗族、傣族、黎族、景頗族、拉祜族、苦聰人、獨龍族、傈僳族、佤族等,都有射箭或射弩傳統。每年正月初二,黎族村寨輪流舉行射箭比賽,用一條牛腿當獎品,掛在距離50米左右的大樹下,各村選出一名好射手,誰射中牛腿,就把牛腿拿到自己村,大家共同分享。優秀選手受到人們的敬佩和...
雲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吉祥物“茶娃”的設計主題元素選用“茶葉”與“佤族風情”。“茶娃”頭部是一片茶葉,突出“雲南勐庫大葉種”茶葉的芽葉肥壯、帶鋸齒的特點。“茶娃”身穿佤族服裝,突顯“世界佤鄉”。茶娃向前奔跑的姿勢,象徵著運動員充滿活力、奮勇爭先。新穎獨特的造型,充滿濃郁的民族傳統和...
雲南西盟佤族木鼓節是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的民族節日,舉辦於4月10日一4月12日。活動起源 西盟縣佤族民族風情獨特,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傳統節日木鼓節韻味獨特,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於2003年4月舉辦首屆雲南西盟佤族木鼓節。活動內容 開幕式,佤族原始祭祖活動,拉木鼓、佤族舞蹈表演,民族泡酒剽牛大聯歡,民族體育展示...
(一)佤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二)佤族神話史詩《司崗里》、人物傳說《江三木羅的來歷》、傳統音樂《阿佤人民唱新歌》;(三)傳統舞蹈、曲藝、詩歌、美術、體育、曆法;(四)民族民間傳統醫藥;(五)傣族造紙技術,佤族陶瓷、織錦等傳統手工技藝;(六)木鼓節、新米節、潑水節、山煙街、...
第三章 歷史上的雲南少數民族體育 第一節 唐代以前雲南少數民族體育 第二節 青銅文化中的雲南少數民族體育 第三節 南詔大理國的雲南少數民族體育 第四章 雲南特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第一節 白族傳統體育 第二節 哈尼族傳統體育 第三節 傣族傳統體育 第四節 傈僳族傳統體育 第五節 佤族傳統體育 第六節 拉祜族...
既是傣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傣族概況 傣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和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省新平、元江、金平、騰衝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傣族人口為...
它是我們祖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一項重要內容。目錄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朝鮮族 滿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
(三)為了統一全縣佤族的傳統節日,通過調查,規定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佤族的“插種節”。自治縣內各民族的傳統節日都應受到尊重。各位代表:條例草案的各項規定;是以黨的方針政策為依據,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地方性法規。條例草案的制定對於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加速我縣社會主義現代化...
德昂族與佤族、布朗族一樣,其淵源都可追溯到古代的百濮族群中。隋唐時期,德昂族的先民——濮人已在今雲南的保山、德宏、臨滄等地建立起具有地緣部落或政治雛形的社會組織,即唐代史書上所稱的“茫蠻部落”,並與布朗族和佤族先民一同建立了“金齒國”,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化和文明。元代,“金齒國”被蒙古軍...
第二十八條自治縣的自治機關重視佤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和傳統手工商品的生產,投資者、經營者享受國家民族貿易政策的照顧。第二十九條自治縣的自治機關發展農村集貿市場,多渠道增加資金投入,加強集貿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支持農民到集貿市場擺攤設點、投資經商。第三十條自治縣的自治機關重視氣象和防震減災工作...
雙江因瀾滄江和小黑江交匯於縣境東南而得名,是中國多元民族文化之鄉,是中國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個主體民族聯合組成的多民族自治縣。是中國勐庫大葉茶原生地,源生於雙江的勐庫大葉種茶,於60、80年代兩次被全國茶樹良種委員會評定為中國傳統茶樹良種。雙江是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北回歸線橫穿雙江...
大南直布朗族傳統文化保護區,中國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文化空間,雲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邦丙鄉南直行政村大南直寨,位於雙江縣城南部,海拔860-1900米,東與大文鄉相連,南以小黑江為界,與瀾滄江隔江相望,北靠仙人山,小黑江由西南東流入...
主要醫療機構:滄源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滄源佤族自治縣勐省農場衛生院、滄源佤族自治縣中醫佤醫醫院、滄源仁濟醫院、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平惠醫院、滄源友誼醫院 體育事業 “十三五”以來滄源籍運動員在全國、全省各類項目比賽中獲得19塊金牌、20塊銀牌和21塊銅牌。社會保障 202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
木鼓是佤族通天神器,相傳是天神莫偉教佤族做的。 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曆12月),是佤族過去舉行全寨性拉木鼓節木鼓活動的時節。於2002年確定,4月10日至12日為中國佤族木鼓節。 木鼓是中華民族中的佤族所特有的鼓種。多以直徑0.8米,長約2米的紅毛樹整木雕鑿而成。佤族用它進行祭祀、報警、召集村民或...
榮譽表彰 由滄源佤族自治縣文工隊創作表演的集體舞蹈《木鼓聲聲向北京》該節目獲得了雲南省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優秀節目創作三等獎。2018年5月29日,首屆浙江民間藝術精品展演暨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評選活動在奉化體育館舉行,安吉縣《畲族木鼓舞》榮獲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金獎。
翁丁佤族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有寨中的寨樁及打歌場、神林、祭祀房。特色文化 翁丁村除非遺特色民俗項目外,其音樂、舞蹈、演唱、曲藝、雕塑、繪畫、傳統工藝、民間體育、健身、遊樂等都別具特色。(1)翁丁佤族音樂,與其它佤族音樂相同的特點,旋律與語調密切相關,舞蹈性與歌唱性緊密結合,音樂基本上以五聲音階為基礎...
布朗族蜂桶鼓舞,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傳統民俗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布朗族蜂桶鼓舞是布朗族跳鼓的總稱,它起源於布朗族的創世傳說和祭祀活動,在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邦丙鄉、大文鄉等的布朗族村寨中流傳。其參加人數不限,動作大方、粗獷、瀟灑,舞步剛健有力,...
1890年英國殖民者從緬甸進入阿佤山區,用巨款收買李通明,被嚴辭拒絕。後來清政府封他為“西盟勐梭土目”。 有貢獻突出的文化工作者,如拉祜族文化研究專家、舞蹈家李扎約(1943-),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他編創了《歡樂的山寨》、《快樂的姑娘》、《猴子舞》等近百種舞蹈,還蒐集、整理的大量拉祜族的...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宗教節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曆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
每到農閒和節日時節,雲南水族的鄉文化站組織面向古敢全鄉的農民文藝演出,主要演出的是竹竿舞等節目。其次,聘請專業人員收集、整理、編排水族傳統的竹竿舞等民間舞蹈,每逢節日及大型活動期間在多地進行表演。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91年11月,京族的“跳竹竿”在南寧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大會上獲得第...
鋩鑼、鋩又稱冬鑼。因鑼臍突起呈乳狀(半球形),而又有乳鑼、奶鑼、包包鑼之稱。 是傣、景 頗、佤、阿昌、哈尼、德昂、布朗、拉祜、傈僳、獨龍、基諾、怒、彝、納西、回、布依、 土家、壯、苗、毛南、漢等族和克木人常用的敲擊體鳴樂器。景頗族稱崩,佤族稱羅碰、格 龍孟,德昂 族稱孟、鞏蒙,獨龍族稱...
布朗族寨與佤族寨毗鄰相連,寨內建有民居、鬼神廣場等建築。鬼神廣場表現了布朗族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觀,廣場中央豎立著布朗族的圖騰,同時,廣場也是布朗族祭拜神靈和表演歌舞、舉行傳統民俗活動的重要場所。苗族村選取山地為營造環境,頗具代表性;以典型的板屋系“吊腳樓”等民居為構建主體,提煉了苗族建築的精華。
其中,國小版本“花開中華”共分為7個小節,採取了藏族、維吾爾族、傣族、佤族、蒙古族、漢族6個民族的舞蹈元素編創而成,主題旋律採用無詞的童聲合唱來表現,伴奏樂中以交響樂隊為基礎,民族器樂為特色,並結合流行元素,力求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學版本“愛我中華”共分8個小節,選取了8個民族的舞蹈元素編創而成...
“民族團結,攜手同行”。9點30許,歡快的舞龍舞獅表演拉開了文體表演的序幕。彝族、佤族、傣族、高山族、維吾爾族、回族、畲族……多彩八閩一家親,各少數民族的精彩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參賽者 第七屆福建省少數民族運動會從2014年11月1日-3日,來自全省的525名少數民族運動員將分別進行36個競賽項目以及15個...
生產的長刀還遠銷到怒江的傈僳族、臨滄的佤族、中甸的藏族地區和鄰邦緬甸。過去由於原料缺乏、重稅盤剝、個體經營、自產自銷,所以不僅產量低,而且走向串寨,誤了農事節令,影響農業生產。不少阿昌族的能工巧匠在失業和飢餓的威脅下,流離失所。新中國成立後,這種傳統的打鐵手工業更有了發展。由於國家扶持、集體經營...
整個節日期間,除有賽龍船、放高升、放孔明燈、潑水、丟包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有鬥雞、放氣球、遊園聯歡、物資交流等新的活動。雲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裝與遊客一起歡度潑水節。主要活動 活動流程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傣族潑水節為期三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