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華僑出版社書籍)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華僑出版社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是2012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伊北。

該書通過對林徽因人際關係網的梳理、分析,再現林徽因成長過程中的愛恨掙扎,並著重闡明林徽因性格中“不墜落”的精神特質。

基本介紹

  • 書名: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 作者:伊北
  • ISBN:9787511319449
  • 頁數:256
  • 定價:29.80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13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印次/版次:1
  • 字數:130000
  • 印刷時間:2012-7-1
  • 副書名:那些人遇見的林徽因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點評鑑賞,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林徽因,一個成為同時代女性公敵的魅力女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有這么一些人,在他們的生命中遇見了林徽因:她的祖父、父親、母親對她施以了怎樣的影響,讓她出落成何種模樣,包擴外貌、性格、氣質、修養……她的公公梁啓超對她的欣賞和栽培為哪般、婆婆極力否定她與梁思成的婚約又是出於怎樣的考慮;與她相依相伴的愛人梁思成,她的文學導師、狂熱的戀慕者徐志摩,以及一生逐她而居的護花使者金岳霖,他們到底迷戀她哪一點;女性朋友凌叔華費慰梅,“情敵”張幼儀陸小曼,男性朋友沈從文胡適蕭乾,暗諷她的冰心,學生林洙都是如何評價她的。林徽因與這些人的生命旅程互相交叉,到底是他們走進了她的生命,還是她路過了他們的人生?到底是他們豐富了她的人生,還是她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本書為您一一呈現。

作品目錄

自序: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1、祖父林孝恂:活水的滋養力
2、父親林長民:你是河流,我是船上一片小白帆
3、母親何雪媛:寂寂的,寂寂的流年
4、公公梁啓超:是誰導演這場戲
5、婆婆李蕙仙:閨秀的判斷力
6、丈夫梁思成:幸福的成全
7、徐志摩: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8、岳霖:你的溫暖,我的紀念
9、凌叔華:朋友不足,敵人未滿
10、費慰梅:相惜,在重重疊疊的時光里
11、陸小曼:你是淡雅的詩,我是華麗的油彩
12、沈從文:半如信徒,半如閨密
13、張幼儀:這些年來,有沒有人能讓你不寂寞
14、胡適:那些年,我們的情感鏈
15、冰心:同行不同行,一個淡漠,一個熱情
16、蕭乾:各自的流浪途
17、林洙:女主角,女配角,都是角兒

點評鑑賞

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林徽因小像林徽因小像
林徽因,要分好幾層來看。先是美。林徽因是真美。在過去,現在,未來,無數人為她的美貌傾倒,精緻的五官,充滿東方韻味,又有些西方式的立體感,眉眼細細的,嘴巴小小的,尖圓適中的下巴,溫婉的髮型,怎么看怎么合適,美女總是趨於永恆。林徽因的美更在於脫俗,因為自小受了良好的教育,長大後又能自由穿梭於中西兩種語境之中,心氣又高,總想忙出點什麼,所以林徽因又時時刻刻散發出一種飄逸、向上的氣質,她是一直飛翔的白鳥,不願墜地。林徽因也知道自己美,據說在香山靜養的時候,林徽因穿一身白衣,點一爐香,坐在花旁,美得驚動世人,她說男人見了她都會暈倒。不過,美麗是貶值資產,特別對一個女人來說,林徽因的一生,也無可避免的是一個美麗消退的過程,她後半生一直在得病,肉體的損毀,使得她青年時代那種圓潤完整的美麗,很快消逝。看林徽因的相片,各個時期的樣貌差別很大,前期靈俏,中期端麗,晚期清癯,但無一例外都有股精氣神在。林徽因自有一種強大的氣場,優雅的態度,她用強大生命里散發出小宇宙,影響眾人,別說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這些見證林徽因盛年美麗的男人,就是女學生林洙,遭遇晚年的林徽因,也瞬間被她的神容折服。
1940年林徽因臥病四川李莊1940年林徽因臥病四川李莊
美之外,是看才學。林徽因有才。且多才多藝。有人說,林徽因是民國里一個“文藝復興式的人物”。程度上是有點過,但意思卻大抵不差。林徽因的獨特之處,正在於她橫跨文理,在科學與藝術之間徜徉,她會的太多了,當然這也與她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有關。民國一代人,原本就是空前絕後,讀過經,留過洋,在舊的土壤中出生,又接受了西式的教育,他們很像一塊衝擊平原,土壤肥沃。偏偏林徽因又是一位女性,就更觸目。她寫詩。你不能想像一個那么年輕的女孩子就能寫出那么和諧唯美又憂傷的詩,她的詩,起點很高,一出手就是名篇。她和徐志摩都是英國浪漫詩派的中國代言人。更重要是,她不是為寫詩而寫詩,她每次動筆,都是自我感情的抒發,很真,也很有感情。她搞建築。林徽因是學舞台美術出身,梁思成走上建築學科,其中也有林徽因點播的原因。林徽因對建築的熱愛,更多的是她對於永恆之美的追求,她是那樣一個唯美主義者。她的身體狀況其實不適合田野作業,但每當她為考察建築,而深入田間時,她總是那么投入和興奮。她孜孜於對美的發現。
然後看人際關係。林徽因在社交上是個天才。她更喜歡西方式的真誠而直接的社交。在中國當時的環境裡,社會可能還不太允許一個女人如此“出風頭”,所以她成為了婦女們的仇敵,不過不要緊,林徽因在男人這邊有市場,她絕不是可以取悅男人,她追求平等,思想上,話語權上,生活上,她最恨家務,卻喜歡在客人面前侃侃而談,聊天是林徽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她總是想說些什麼,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對世界的發現。因為有社交,有不免生髮出人際關係。親情、友情、愛情,從每一段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側面,不同深淺的林徽因。從與父親的關係中看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滋養;從與母親的關係中,看兩代女性之間的又愛有怨;從與丈夫的關係中,看責任與成全;從與朋友的關係中,看敵視,看相愛,看忠誠,看逃避,看種種微妙又熱烈的情緒,看各式樣或濃烈或淡雅的交往。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離開了身邊的人,林徽因也不成為林徽因。比如徐志摩在文學層面與她的互動,後期她寫詩,很多也都是對徐志摩的的懷念;比如梁思成在建築領域與她的合作,晚年她參與設計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生涯衝到了頂峰;再比如沈從文、蕭乾在寫作上與她的交流,等等。林徽因像一顆多觸角的植物,隨意地伸展出去,總是能獲得一些生命體驗。
梁思成與林徽因梁思成與林徽因
最後是看氣骨。這個氣骨。不光是指林徽因的民族情感。的確,林徽因是很有民族感情的,她一生追求民族形式,留過洋,但對西洋的一套只是批判地鑑賞,抗戰時期,林徽因在物質上一度山窮水盡,但她沒有選擇出國,而是留在內地,與民族抗戰共存亡。林徽因的氣骨,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她總是在永不止息地追求著什麼,她的時間總不夠用。她煩家務,不是因為家務“低賤”,而是因為她認為自己需要有時間,做一些更值得去付出的東西。她是有使命感的人,對生命本身的使命感。她熱愛聊天,熱愛精神領域的互動,也正源於她的這種使命感。她很像西方神話里不停把石頭推上山的西西弗,明知道石頭要滾下來,但他還是要推。這就是林徽因的厲害之處,因為知道人生的終點無非是死亡,所以格外珍惜生的時光。即使在已經做了腎切除,肺結核發展到晚期的時候,林徽因還願意抽出時間教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子英語,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助人為樂”,而是對生命本身的不妥協。只要活,就要燦爛地活,好好地活。我喜歡林徽因的這種“不墜落”。她的追求之高遠,讓她超越了性別的閾限,而成為一個精神符號,她始終向上,向前。因為她知道,人生太短,逝者如斯,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時間永恆,我們都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與其哀嘆,猶疑,消磨,不如一起來,做點什麼,再做點什麼。終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作者簡介

伊北,80後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已出版作品:小說《被結婚》《北京浮生記》;隨筆集《愛恨都已傾城》《可以暴烈可以溫柔》。其長篇小說,多以都市題材為主,平朴真實又犀利幽默,始終關懷都市男女的精神狀況;短篇小說則蹊蹺詭異,始終有一種南方濕潤的氤氳味道;伊北的隨筆作品,多以歷史題材為主,迴腸盪氣又不吝表達主觀愛恨,有明確的價值導向,同時注重書書寫傳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