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作家筆下的上饒

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作家筆下的上饒

上饒,簡稱饒,位於贛東北,是座歷史古城,大自然的秀麗風光和前輩們的文明歷史,造就了上饒眾多特色鮮明的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蹟。吳芮、洪邁、朱熹、辛棄疾、蔣仕銓,都生於斯長於斯。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亦在饒城……《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作家筆下的上饒》是“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叢書之一,該叢書是以海峽西岸20城市和東岸台灣7個城市作為區域概念、由兩岸作家共同撰寫、兩岸出版單位合作出版的,開創了兩岸出版業界的合作新模式。

基本介紹

  • 書名: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作家筆下的上饒
  • 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 頁數:156頁
  • 開本:32
  • 品牌:海峽文藝出版社
  • 作者:石紅許 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叢書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0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194835, 780719483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作家筆下的上饒》以文化為紐帶,通過“探尋歷史遺存”、“拜訪古代先賢”、“感悟綠色山水”、“品味地方風情”4個部分,圖文並茂地反映了我市的歷史文化面貌、山水勝景及風情風物。該書收集了多位名家好手的優秀作品,用精彩的文字和富有表現力的圖片,多層面展示了客家歷史文化,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也有利於增進兩岸讀者的文化認同。

圖書目錄

探尋歷史遺存
萬年齋山遺址隨想
漢墓隨想
信江書院史略
陳坊,流淌著歷史的記憶
吳王賜建忠臣廟
觀紫陽遺墨碑
走過河口古街
理學故里上饒
分水關上遙想古道
信州何處
佇立瓢泉
拜訪古代先賢
江西第一人傑吳芮
遙想茶聖
野處園訪洪邁不遇
“寸金光陰”詩人王貞白
想起江萬里
話說婁妃
疊山闋里尋蹤
橫塘春綠滿東湖
徐元傑在南平
報本坊與赤子情
感悟綠色山水
雲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
——贛東北三清山漫記
天下“小南海”
感悟靈山
寧靜的鵝湖
夏遊梧風洞
閱讀龜峰
彩虹橋遺夢
最美的地下河神農宮
拉手懷玉山
封禁千年的銅鈸山
品味地方風情
懷念弋陽腔
醉人的饒鄱風情
觀板燈
悠悠串堂班
飯麩果
燈盞果
話說中秋“燒寶塔”
抓周
街名拾趣
踩爆米糖

文摘

這是一片江南常見的丘陵,茂密蔥綠的樹木漫山遍野,環繞著雲煙浩渺的大湖;這是一條鄉村常見的土路,雨水沖刷出淺淺的溝壑,車輪留下了深深的軌跡;這是一些散落得到處都是的陶片,彎下腰隨時可以拾起。
這裡是考古界曾經為之震動的齋山商代遺址。
如網的江河串連起珍珠般的湖泊,古時的城邑散落在沿岸,“山行水處,以舟代車,以楫為馬,往若飄然……”商周時期遺址,多分布於此。江西萬年縣樂安河南岸的湖雲鄉齋山湖邊,便是這樣一處古人類理想的棲居地。
20世紀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齋山採集和出土了大批商代石質斧、錛、鑽、刀、鏃和陶質紡輪、刀、墊殘片,證明了商代此間已有了較為發達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並已形成了固定的社會分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印紋陶的土著特徵與中原文化有著明顯差別,兩者無論是陶質、裝飾、製作還是器物組合,均存在差異。其中的土著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為其他文化遺址所少見,只能作為既與周邊文化保持廣泛聯繫又獨立發展的地方文化。
這一往昔輝煌的文明,打破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更使得江西在漢代以前是荒蠻之地的說法畫上了句號。
商代已經是文學的“信史”時代。商代已經有了“玄鳥生商”的頌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是日神和河神女兒婚姻的結晶,是一個“人”,也是一個部族。太陽和河水是人類的父親和母親。
商湯革命成功,刻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類在文明的旅途上,總是不免顧盼流連,逡巡尋覓,矚望那些最悠遠最深邃的歲月,那些煙雲過後早已寧靜的角落,以便讓煩躁的心靈端坐、守望和聆聽,穿越時間的隧道,感悟歷史的啟示。
站立在齋山遺址這片寂寞的樹林中間,我想起《盤庚》的“若網在綱,有條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人維求舊,器非求舊,維新”。

序言

“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叢書即將付梓出版,並在海峽兩岸同步發行。這是兩岸出版業界攜手合作的又一個重要成果,很有創意、新意、意義,可喜可賀。
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台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和福建閩台圖書有限公司共同策劃推出的“作家筆下的海峽二十七城”叢書,對海峽西岸經濟區20城市(福建的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巖、寧德;浙江的溫州、衢州、麗水;廣東的汕頭、梅州、潮州、揭陽;江西的上饒、鷹潭、贛州、撫州)和台灣7個代表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新竹、嘉義、花蓮)的歷史文化,進行審視梳理和系統介紹,充分展示了兩岸之間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叢書的出版,融合了兩岸文化人的智慧,開創了兩岸出版業界合作的新模式。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立足海峽、緊扣時代。叢書抓住海峽兩岸27城市歷史文化的精彩片段進行遴選還原,用歷史的眼光加以辯證審視,用現代的情感進行勾畫叩問,用精彩的文字和富有表現力的圖片予以生動展示,使時代的主題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和表現。
二是選文精當、點面結合。叢書設定了“探尋歷史遺存”、“拜訪古代先賢”、“感悟綠色山水”、“品味地方風情”等章節,分別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觀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層面,進行選文組合,將當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俗風情、城市面貌生動展示出來,讓讀者不僅感受到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信俗等兩岸共同文化之根的深遠影響,而且也感受了海峽城市群多姿的歷史風貌和獨特的現實魅力。
三是形式活潑、圖文並茂。叢書以散文的手法探尋歷史,注入現代人的情感,賦予較強的文學性和可讀性;書中輔以大量精美的圖片,圖文並茂,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既可作為散文佳作來品,也可作為鄉土歷史教材來讀,還可成為外地讀者了解一個城市的旅行讀本。
四是兩岸攜手、創新合作。叢書從文化尋蹤入手,由兩岸業界攜手,在圖書的編寫、出版、發行等各個環節建立緊密合作,在推動兩岸合作上具有典範性意義。
海峽兩岸各界對本叢書的出版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為叢書題詞。台灣知名人士連戰、吳伯雄、宋楚瑜、王金平、江丙坤、蔣孝嚴、黃敏惠以及胡志強等也為叢書出版題詞祝賀。
當前,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積極變化,兩岸和平發展處於進一步向前推進的重要機遇期。希望兩岸出版業界抓住機遇,開拓進取,以文化為紐帶,以發展為主題,以創新為動力,以項目為抓手,攜手合作,共同努力,不斷譜寫兩岸出版業交流合作的嶄新篇章,建設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