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俑者

作俑者

該成語出自《孟子·梁惠王》篇,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譴責第一個製作人俑來陪葬的人。後人引申其義,往往以“始作俑者”來比喻第一個做某種壞事的人或開某種惡劣風氣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作俑者
  • 拼音:zuò yǒng zhě
  • 出處:《孟子·梁惠王》
  • 釋義:比喻惡劣風氣或者行為的創始者
出處,常見釋義,本義辯解,

出處

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出自《孟子·梁惠王》。

常見釋義

後人引申其義,往往以“始作俑者”來比喻第一個做某種壞事的人或開某種惡劣風氣的人。
這種引申,是將“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理解為“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他會斷子絕孫沒有後人”,對始作俑者持否定態度。

本義辯解

為始作俑者含義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認為真正含義,是指“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絕後了嗎”,孔子的本意是讚揚始作俑者,而不是責罵始作俑者。依據有:
  • 一、從句式上講,“其無後乎”為反問,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之類一樣。
  • 二、從事實邏輯上講,孔子時代,已經普遍採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責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絕後,和事實邏輯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惡劣的風氣,第一個採用以俑殉葬的人應當被責罵唾棄,難道後來以俑殉葬的人就不應當被責罵唾棄嗎?
  • 三、從孔子思想的整體邏輯上講,“仁”是孔子學說的根本,一個提倡仁慈的人,對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禮的人,自然應當是讚賞的態度而不是責罵的態度,況且孔子認為人類“性相近”,如果換作你是將被用來殉葬的人,對你是否很殘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對發明用俑代人來殉葬免除人死之災的人,應當是持肯定的態度。
  • 四、理解一句話的含義,應當放在其語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換句話說,用棍棒打死人,用刀殺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義亡人,)有區別嗎?“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孔子說,開始作俑的人,難道沒有後人了嗎?不忍活人去死,以像人的俑代替活人來殉葬。同樣,你忍心讓人民飢餓而死嗎?
另外,有人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理解為連用俑、用像人的偶殉葬都不行,都受到孔子的責罵,這其實也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商朝用奴隸俘虜等殉葬的風氣很盛,周朝末期則逐漸由人殉改為俑殉,這已經是一種進步,邏輯上講不應當受到責罵,而應當受到褒揚。
另一種說法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意為“始作俑的人,難道沒有後繼者嗎?”的反問語句。而孔子對作俑是持反對態度的。 但並非說孔子贊成人殉,要結合考慮到當時的情況。人殉盛於商,而廢止於周,並被定為不可觸犯的天規。但春秋之時,諸侯權貴們暗中破戒,開始時以俑為替,大量浪費了人力物力。俑殉實則暗含了極權者們自私、愚昧與惡的對於人殉的渴望心理。孔子指責的正是這種破環周禮並違反仁義民生的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