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頭黑陶,古老的傳統制陶技藝,作為黃河口制陶文化的唯一代表,以其造型古樸典雅、雕功精湛細膩、造型及圖案大方而深受工藝品愛好者的喜愛,其特點是精巧、挺拔、樸實、仿古。“色如墨,聲如鍾,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有“齊魯黑陶之花”的美譽,是饋贈外賓、鑑賞珍藏的佳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頭黑陶
- 所屬地區: 山東 · 東營 · 墾利縣
- 遺產編號:Ⅷ-39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藝術特點,歷史記載,製作工藝,生產單位,工藝發展,保護狀況,
藝術特點
黑陶是龍山文化的代表產品,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其特點是“色如墨、聲如鍾、薄如紙”,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之一,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佛頭黑陶是東營市的土特產品,也是黃河口文化的代表產品。
“佛頭黑陶”原有罐、壺、筆筒、花瓶等60多個花色品種,經過民間老藝人的多年的潛心研究,在原有產品花樣基礎上又進行了文具、書法捲筒、古罐、古鼎、鏤空花瓶、千手觀音等100多個品種,產品銷往雲南、廣東等全國各大城市,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成為居家裝飾新寵,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2006年6月舉行的山東國際文博會上,東營市佛頭工藝美陶廠生產的佛頭黑陶受到與會人士的一致讚譽,多家廠商紛紛與其簽訂購貨協定,其產品迅速銷往全國各大城市,並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
歷史記載
史料記載,佛頭黑陶系李元通、李元成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山西洪洞縣移民於黃河口時帶來的祖傳技藝,歷時600餘年,幾經興衰流傳下來。
製作工藝
黑陶原始的製作工藝相當簡單。在地上固定一根木樁,木樁頂端有一尖頂鐵柱。鐵柱托著一個鍋蓋大小的圓盤。為防止圓盤傾斜,取一廢舊木車輪軸頭固定於圓盤中央,然後套在木樁上。製作時,一人用腳猛蹬木盤的邊緣,使其飛速旋轉起來。工匠將調製好的泥料垛在木盤上,隨旋轉的力量,用手將泥料捋製成各種形態的器皿。脫製成形的生坯置於陰涼處風乾後裝窯燒制,熏蒸數日,泥坯即成瓦性,也就是人們常用的盆盆罐罐。這些自治的泥陶價格低廉,又結實耐用。用泥罐盛放湯粥,送到田間曬上幾個時辰不會變餿。因為這些特點,所以佛頭寺的泥陶遠銷當時的濱縣、蒲台(今博興縣)、海豐(今無棣縣)、霑化、陽信、利津一帶,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流傳的歇後語:“佛頭寺的黃盆——一套一套的”,可見佛頭寺泥陶在黃河口一帶的影響。
生產單位
東營市佛頭黑陶工藝美術廠,最早成立於1988年,生產的產品曾經享譽一時,被著名詩人臧克家贊為“齊魯黑陶之花”。其生產的佛頭黑陶作為黃河口制陶文化的唯一代表,佛頭黑陶以其造型古樸典雅、雕功精湛細膩、造型及圖案大方而深受工藝品愛好者的喜愛,特點是精巧、挺拔、樸實、仿古。“色如墨,聲如鍾,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有“齊魯黑陶之花”的美譽。而作為東營惟一的黑陶產地——墾利縣勝坨鎮佛頭寺村,用黃河淤積紅泥製作黑陶的工藝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工藝發展
這項工藝歷經諸代民間老藝人的精心研究、改進,產品以其造型古樸典雅、雕功精湛細膩、造型及圖案大方而深受工藝品愛好者的喜愛,具有“色如墨,聲如鍾,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特徵,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有“齊魯黑陶之花”的美譽。
保護狀況
文化遺產名稱:佛頭黑陶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墾利縣
遺產級別: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