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如是說

佛陀如是說

《佛陀如是說》是2013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文元。

基本介紹

  • 書名:佛陀如是說
  • 作者:王文元
  • ISBN:9787510063084
  • 頁數:180
  • 定價:28.00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時間:2013-10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這部書收集了佛祖釋迦牟尼一百零八條語錄進行講解。這些語錄基本能夠代表佛祖的主要主張。佛祖有些話相當艱深,然而作者深入淺出的講解化解了這些艱澀,使讀者很快就能領略到佛祖釋迦牟尼博大精深的佛理。
編輯推薦:
回歸佛陀的最初教誨,回歸最本原的佛法。看佛陀如何透過紛濁,追尋世界 與生命之永恆真相。
有別於目前盛行的心靈雞湯類佛學心理方面圖書,此書體系完整,學理論證充分,現實針對性強,並強調了儒、釋、道兼容,兼顧了學術性、思想性、時代性與可讀性。
精彩書摘:
為什麼在中國儒、釋、道三家能夠融合在一起,形成美輪美奐、舉世無雙的文化傳統?在寫這部書的過程中我弄明白了這個問題。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釋迦牟尼創建佛教時說的話,意在告訴世人:佛教是勸人止惡揚善的教團。這十六個字分為兩部分,“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是佛教的道德立法,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佛教的修證方法。其根據就是“一切眾生皆存佛性”。
釋迦牟尼開悟是相對的,得道也是相對的,他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生老病死的隱患,他能做的不過是藉助於緣起說等理論給予生老病死一個全新的闡釋,核心是否定生老病死的實體性質,將其消極意義相對化,達到消除人們對它的恐懼的效果。
一般將佛教以利他平等為歸趣的道德觀概括為“大慈大悲”。慈的本意是給人以快樂;悲的本意是解除人的痛苦。大慈大悲的至高境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的平等指的根本不是人的社會地位,指的是權利與機會,套用佛教的話就是緣的平等(如緣機之平等)。
佛陀信仰慈悲與智慧,信仰“諸法皆空”這樣一種對世界的基本判斷,信仰人具有超越一般存在的業力(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這種業力無形跡,不可觸摸,但其作用永不磨滅。
實際上在修行方法上,儒家與佛家極其相似,前者強調中庸(允執其中),後者強調中道(平等修習),都反激進,反對絕對化。佛陀把自己修行成功的原因歸結為“不放逸”。如果說孔子是中庸之道之楷模,釋迦牟尼則是中道之模範。
怨憎會苦指謂平常所憎惡之人,欲其遠離,而反共聚。人越薄俗,此苦越少;人越清高此苦越甚。說直白些就是小人易躲此苦,君子欲罷不能——這種君子受制於小人的社會現象是一種永恆的風景線。“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狀態很難維持,有時只有以死為代價,才能保持,否則就得妥協。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確的斷句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反映了孔子“有教無類”的寬闊胸懷。
“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是對佛教宗旨的簡略概括。佛教的至高追求就是菩提。可以將儒、釋、道三教對比如下:儒家以仁義為至高追求,釋家以菩提為至高追求,道家以虛無為至高追求。三者的區別:儒教求諸人,求人之義,修身養性,以成事功;釋教求諸心,求心之淨,開悟成佛,以求解脫;道教無所求,虛中坐忘,超脫物外。下化眾生為大乘佛教所獨有,這一點是佛學最大的特點。

作者介紹

王文元,著名學者、作家、詩人。北京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四十歲之前致力於西方哲學研究,不惑之年至今二十多年將目光與精力轉向儒、釋、道,被這個學問體系中的奧妙所吸引。至今已經出版《國學正義》《亨嘉五論》等著作二十餘部。

作品目錄


一、微言大義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001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003
色與聲… ……………………………………………………………………004
與大迦葉的對話… …………………………………………………………005
睹明星而悟道… ……………………………………………………………006
與家眷對話… ………………………………………………………………008
遺 囑… ……………………………………………………………………009
無常苦想非是真實… ………………………………………………………010
置 答… ……………………………………………………………………014
智慧殿者即名涅槃… ………………………………………………………016
二、佛教教義
四 諦… ……………………………………………………………………019
修證之目標——滅諦… ……………………………………………………022
修證之方法——道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