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逝》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一本言情類小說,作者是雪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逝
- 作者:雪天
- 小說進度:連載
- 連載網站:起點中文網
《佛逝》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一本言情類小說,作者是雪天。
佛逝國即室利佛逝國,7—13世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古國。也稱為三佛齊帝國,首都舊港,在今天的印尼蘇門答臘,首都舊港在1659年被荷蘭入侵者燒毀。...
目前還能辨識的主要有純素可泰式的主塔,周圍張著4座室利佛逝(Sri-vijaya)兼錫蘭式小塔和4座高棉式小塔,擁有素可泰主僧院、大城蓋的主僧院、李素五骨灰院、南北...
拜里米蘇拉或拜里迷蘇剌 (馬來語:Parameswara 1344年─1424年),著名的滿剌加蘇丹國(馬六甲王朝)創始人。依據馬來史記(Sejarah Melayu)原為室利佛逝,巨港(現今...
菲律賓是遠東唯一之天主教國家,然自西元八世紀至十三世紀,佛教曾隨著印尼室利佛逝帝國之勢力傳入此地,從今菲人土語中尚保存若干梵語成份,即可資證。惜除少數之...
其後至唐代,稱蘇門答臘島東部為Sri^-vijaya(室利佛逝),而稱今日的爪哇島為訶陵。爪哇佛教發展 編輯 十五世紀初以來,伊斯蘭教徒入侵,爪哇的印度系王室至此終告...
其後,李英宗時,占婆因拒絕協助真臘攻越,真臘便於大定六年(1145年),出兵攻占,進至佛逝城(一作“毗闍耶”)。不久,占婆王闍耶訶梨跋摩一世(占婆第十二王朝...
室利佛逝王國以巨港為中心,勢力及於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爪哇島、波羅洲。室利佛逝王國大力推廣佛教、馬來語與馬來文化,並因商業而繁榮。...
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和淡馬錫(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男性稱為峇峇,女性...
南蘇門答臘省與蘇門答臘島大部分地區一樣,主要受馬來文化影響。此外,伊斯蘭文化、室利佛逝文化,也有一定影響。南蘇門答臘省經濟 該省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和煤...
佛教史傳。唐義淨撰。4 卷。此書系義淨由印度歸國途中在南海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停留時,依據說一切有部所傳撰成。書中詳細介紹了印度及其所歷南亞...
三弗齊國(Samboja kingdom),又作三佛齊國、室利佛逝(音譯自梵文Sri Vijaya)、佛逝、舊港,簡稱三佛齊,存在於大巽他群島上的一個古代王國,在鼎盛時期其勢力...
巴巴娘惹Baba Nyonya(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生...
海船出廣州後,經二十天左右,義淨到達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國通往印 義淨與僧人交流 度的海上要道。義淨在此地居住半年,習聲明(音...
系作者於天授二年 (691)在室利佛逝撰成,委託大津送回長安的。依西行年代先後編次,記唐初至義淨訪印期間到印度求法的諸僧56人的事跡。卷末附有永昌元年(689...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是唐代義淨翻譯的一部佛經,於大足元年(701)譯出。...... 先抵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在那裡停留了六個月,學習聲明(梵語),爾後經末羅...
在佛經中,《長阿含經》四謂之末羅,而異譯之《大般涅盤經》下譯為力士。佛荼毗時,此輩舁棺槨。中文名 力士 外文名 malla 神話體系 佛 作品 《長阿含經》...
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來亞(當今馬來西亞)的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新加坡)一帶的明朝人後裔,是古代中國...
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國(7~14世紀),是佛教美術的另一發達地區。15世紀後,印度尼西亞佛教美術因伊斯蘭教的傳入而衰微。巴厘是印度尼西亞唯一非伊斯蘭教化的島嶼,島...
根據一座發現於今天泰國所屬馬來半島北部洛坤府地區的雙面碑文來看,正面碑文證明該碑的建立者是統治中心位於今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巴鄰旁地區的室利佛逝帝國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