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偉大的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第一部重要經典著作。而《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即是其後續,幫助人進一步解讀與體悟。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內容選讀,
內容簡介
根據歷史記載,《佛說四十二章經》是偉大的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第一部重要經典著作。關於這事的因緣時節和詳細經過,上人在‘淺釋’前面的釋題部分,有比較詳細的說明,非常生動有趣,讀者可以共享。
本經是一部既概括簡短,而又十分重要的經典。讀者試想:漢明帝自從永平三年某夜夢見‘金人’以後,為什麼對此便念念不忘?後來經過大臣們四年多鄭重其事地歷史查考和研究分析以後,確認在西方印度有佛出世,並留有與中國儒、道之教有所不同的教理。因而明帝特地組織了一個具有十八人之多的探訪團,西去印度求法;結果在中印度的地方,遇到了二位神通廣大的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請問讀者:佛經種類數量浩大:真是汗牛充棟,為什麼這兩位神異高僧,會首先選擇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把它傳到中國來呢?
決非偶然!讀者諸君,請您帶著這個問題,來讀一下這部經典吧!等您讀完之後,您對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
有些人說,這是一部講小乘佛法的經典。其實不然。這部經典,佛並不是在一個專門的法會上說的,而是在佛涅槃以後,由他的弟子們,把他一生所說的一些警句,擇要系統編集而成。也就是宣化上人所說的:這是一部‘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因此,這部經典實在既不能說單只是小乘佛法,也不能說單只是大乘佛法;而是綜合佛一生所說的大小乘全部佛法。
這部經典,實在集結得很好,充分反映了佛說法的全部過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從小乘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四果開始,而至申述‘念等本空’:‘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強調‘真假並觀’:‘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以及‘無著得道’:‘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進而闡明中道要義:‘處中得道’‘清淨安樂’;最後則歸結於佛法的根本真理:‘生即有滅’以及‘達世如幻’。通過有生有滅如幻如化的相對真理,而達到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乃至動靜一體的大乘絕對真理。
當今西方社會,雖然物質文化已達高度文明,但是一般民眾的道德墮落,物慾橫流,淫慾泛濫,以至社會紊亂,犯罪率高,精神失常者多,殺人放火,無奇不有,乃至怪病叢生,蔓延世界,單靠法治、醫治,不濟於事。在此時刻,宣化上人,隻身西來,把佛法帶來西方世界,弘揚不遺餘力,真可以說是適時之雨。
在這部經中,從第二章起,有很多章節,一再強調要:‘斷欲絕求’、‘割愛去貪’、‘舍愛得道’、‘財色招苦’、‘色慾障道’、‘慾火燒身’、‘意馬莫縱’、‘正觀敵色’、‘慾火遠離’、‘心寂欲除’,乃至‘直心出欲’。在四十二個章節中,共有十一個(四分之一強),反覆強調斷欲割愛,絕求去貪,直心離欲的問題。
由此可見,斷欲去貪對修道得道的重要性了,這也可知,上人所以要作此淺釋和出版此經的苦口婆心了。所以,實在也可以說,這部經典,真是拯救目前西方社會,乃至世界各國社會,因誤用物質文明而產生嚴重流弊的一帖良藥了。
內容選讀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回響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悔,禍必滅己。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籸素之服,如敝帕。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帕。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鐃。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第十三章是說人怎么樣能得知宿命,佛告訴我們怎么樣得宿命呢 ?就要會道,會道就是明白道。
‘沙門問佛' :有個沙門來請問於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什麼因緣,怎么樣修行,修什麼法門,才能知道宿命通?‘會其至道':就明白真正的道理了。
‘佛言' :佛就告訴他了。‘淨心守志':你要清淨其心,要守志,守著你這堅固的志願。你發什麼願,你就要守著。你不可以才發了願,過了幾天自己又不算了,又說我把這個願撤回來,這是不可以的,這就不是守志了。你若能淨心守志,把心裡的黑暗,心裡的妄想,心裡的貪嗔痴都去了,守住自己這個志願。‘可會至道':自然就會明白真正的道。真正最高的那個道,好像什麼呢?現在舉出一個譬喻來告訴你。
‘譬如磨鏡' :就好像磨鏡子一樣。‘垢去明存':塵垢去了,沒有了,那明就現出來了。現出來的明,就是
宿命通。‘斷欲無求' :你把慾念斷了,無所求了,到無所求處,什麼也不求了。‘當得宿命':能這樣子,你就會得到宿命通。所以我們人修道,一定要沒有一切雜念,沒有妄想。你要是能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你修什麼法門,都很快會成功的。你若盡有一些妄想、雜念、貪嗔痴,在肚子裡頭裝滿了,那當然你修什麼法門也不相應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修行的人,一定要先斷欲去愛,把這慾念先斷了它。再無求,什麼也不求了。你有所求就是苦,無論求什麼,求不到,就有個求不得苦。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各位要注意的。
修行修什麼 ?修行就是把我們的妄想修沒有了,慾念修沒有了,這就是有功夫了。你把你這些嫉妒、障礙、貪嗔痴,都打掃乾淨了,就會得到宿命通。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第十四章是說明善,沒有什麼能比得過真正的修行,這是最善的。大,就是證得真實的理,這是最大的。
‘沙門問佛' :有一位沙門就請問佛。‘何者為善':什麼是最好的事情呢?是應該做的事情呢?‘何者最大':什麼事情是最偉大的,最要緊的?是最應該做的呢?
‘佛言' :佛答覆他的問題,就說,‘行道守真者善':你能修行真正的佛法,這就是最好的,不要修旁門外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法呢?就是不自私,大公無私,忘人無我的。不要有一個自己,要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心,一舉一動都是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自己明白了,也想教他人明白 ;自己得到利益,也願意其他人得到利益,不是自私自利的。能這樣子,這是最善的。行道守真是守真理,不要守虛妄、不實在的那種法。修行要明白真理;不明白真理,那就不是守真,能守真這才是最好的。
‘志與道合者大' :你的志願和你所修行的道合而為一,你能證果,得聖人果,或者證阿羅漢果,或者行菩薩道,這都是最大的。
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第十五章告訴人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能滅一切的垢,明白得也遠。
‘沙門問佛' :又有一位沙門請問於佛。‘何者多力':什麼事情是最多,力量最大的呢?‘何者最明':什麼事情是最明了呢?最有智慧呢?
‘佛言' :佛答覆這問題,就說了,‘忍辱多力':若能忍辱,你那力量就大;若不忍辱,就沒有力量,你忍辱的這種力量,是沒有窮盡的。為什麼它這力量大呢?因為‘不懷惡故':它就是一種善的力量,沒有惡的力量在裡頭,完全是善的,不懷惡故。因為你是善的,這力量就沒有窮盡。
所謂柔能克剛,軟的能克硬的 ;弱能勝強,軟弱的能把剛強的勝了。我常跟大家講,牙為什麼會掉呢?就因為它硬;舌頭為什麼不掉呢?就因為它軟。你就算活到幾百歲,碰見的人都是掉牙的,沒有人掉舌頭的。舌頭就因為它軟,能忍辱,所以忍辱的力量最大。‘兼加安健':又兼上它還平安、健康、健全。
‘忍者無惡' :能忍耐的人,一定不會做惡的。‘必為人尊':你不做惡,一定會得到人的尊敬。‘心垢滅盡':你心裡的自私自利、貪嗔痴,種種染污的念頭,那些欲心,要是把它滅盡了,就‘淨無瑕穢':你清淨得一點毛病也沒有,一點瑕疵也沒有,一點染污的心也沒有,就只是清淨心。‘是為最明':你若能把心裡的黑暗去盡了,這才是最光明的,最有智慧的。
‘未有天地':在沒有天地以前,‘逮到今日':到現在。‘十方所有' :就是從無始以來,十方所有的,‘無有不見':沒有看不見的。‘無有不知':也沒有不知道的,就是從無始劫到現在,所有的事情都知道。‘無有不聞':也沒有一件事情沒有聽過。‘得一切智':為什麼能這樣子呢?就因為你得到一切智。‘可謂明矣':這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明了,真正有智慧了。
第十六章 舍愛得道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十六章說明了我們一般人的心,心水本來是澄清的,但你要是把它攪渾了,就不澄清了。澄清是什麼呢 ?就是道。不澄清呢?就是愛欲。這愛慾障著我們不明心見性,障著我們不能見道,就是不能證果。證得初果就是見道位,也就是見道了。
‘佛言' :佛說,‘人懷愛欲':這個法為西方人講,是很講不通的,西方人無論什麼都講愛、講欲。尤其是天主教、耶穌教——主啊!愛我,我啊!愛主。和主搞成戀愛,這就像男女戀愛似的。天主教、耶穌教,那修女說是和主married(和主結婚了),這真是根本就不懂得道。人懷愛欲,人所懷抱著,心裡所懷念的就是愛和欲,什麼都講愛,什麼都講欲。‘不見道者':你修道不明白道,一邊修,就一邊丟;一邊教你沒有愛欲,你這邊愛欲就更多一點。
‘譬如澄水' :你有愛欲來襲不見道,就譬如什麼呢?譬如那澄清的水,‘致手攪之':用手把這澄清的水攪渾了它,因為這水裡有一些沙泥,有一些微塵在裡頭。你若沒有微塵,你攪它,它也不會渾的。這微塵是什麼呢?就是愛欲。這愛欲就像水裡的微塵似的;生這個愛欲心,就譬如你用手來攪。‘眾人共臨':所有的人,都來到這水的旁邊,共臨於水,就是站在水的旁邊。‘無有睹其影者':誰也看不見這水裡有自己的影子,為什麼呢?就因為你攪渾了嘛!為什麼你不見道呢?也就因為你這愛欲渾了嘛!
‘人以愛欲交錯' :人啊,一天到晚想這個愛,想這個欲,想這種不乾淨的東西。交錯,就是想來想去都是這個東西。‘心中濁興':在你心裡頭,智慧水渾了,沒有智慧了,這是濁興起了。‘故不見道':所以你就不明白道,修道修來修去,也不證果,也不見道,為什麼呢?就因為你有愛欲心;你若沒有愛欲心,很快就會見道了。
所以佛說‘汝等沙門' :這汝等沙門,連我們現在這些比丘、比丘尼都包括在內呢!‘當舍愛欲':都應該把這個愛和欲舍了它,這舍愛欲,不是說:‘噢!我很討厭的,我見到女人就發脾氣,趕她走。'不是那樣子。那要怎么樣呢?要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也不需要討厭她,但是也不動心,不動念頭。當舍愛欲,‘舍'就是布施出去了,好像你布施錢給人,你已經布施了,自己就不能再有了,所以要把它舍了。舍給誰吃?舍給你爸爸,舍給你媽媽。‘愛欲垢盡'.愛和慾念這種邋遢污濁的垢若是沒有了,‘道可見矣':你所修的道,就可以見道了,就可以證果了。
第十七章 明來暗榭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第十七章是顯出無明是沒有體性的,因為沒有體性,所以它一滅就滅了,你一見道,無明就會滅了。
‘佛言' :所以佛說‘夫見道者':所說見道的這個人。‘譬如持炬':就好像有一個人拿著一把火炬一樣。‘入冥室中':到這黑暗的房子裡邊去。‘其冥即滅':這黑暗即刻就沒有了。‘而明獨存':而這光明就存在了,因為你有火炬。這火炬就是人的智慧,言其你有智慧就能破這無明。無明就是這一個黑暗的房子,你若有了智慧,這黑暗的房子也會變成光明了,所以說而明獨存。
‘學道見諦' :學道能見到真理的這種人。‘無明即滅':你那無明即刻就沒有了。‘而明常存矣':無明既然滅了,智慧就會常常存在的。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第十八章說明了念、修行和有無這種的關係。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 :佛說,我這個佛法,在念上就是要沒有一個念,連沒有念的這個念,都沒有的,所以叫念無念念。‘行無行行':在我這法裡頭,修行也是用的無功用道,修行也不要有執著,要和沒有修行是一樣的,連那沒有修行的那個行字,都不要存在的。
‘言無言言':言就是所說的這個語言,也不要執著這語言,把沒有執著語言的那種意思、那種念,也都沒有了。‘修無修修' :修的時候也是修的無功用道,修而無修,證而無證。就是修道,也沒有一個修道那個修的思想,這些都要沒有的,這就是沒有一切執著,把一切執著都空了,連那個空都要空了它。
‘會者近爾' :你若會得,會得就是明白了,你若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就與道相近了。近爾,就是相近了,不會遠了。‘迷者遠乎':你要是不明白,你迷昧這個道理,就離道很遠了。那么道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告訴你們,這是‘言語道斷':說也說不出來,想也想不到,言語道斷,說不出來這個妙處,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所要想的也沒有了,一切一切都空了。‘非物所拘':不被物所拘住了,因為物也是真如的本體。這時候你若能會得這種的境界,所有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真如的本體,所以就不為物所拘了。‘差之毫厘':這修行方法你若差了一絲、一毫、一厘那么多,就‘失之須臾':在很快、很短的時間內就丟了,就找不著了。所以要自己把這種執著破了,就能得到這種境界。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第十九章是佛教人觀‘一切唯心造'這種道理,要把虛妄的去了,存這實在的。天覆著我們,在上邊 ;地載著我們,在下邊,對凡夫來講,這都是常住的、不壞的。可是這並不是常住不壞的,它也是有這種新陳代謝,它不是常的。
‘佛言' :所以佛說,‘觀天地':你觀察這天地。‘念非常':你看天地有寒暑,寒來暑往,春夏秋冬的這種情形。地就有山,又有河,也是互相遷變,不是一定的。所以這都是生滅法,不是心裡頭的這種不生滅法,所以說念非常,這不是一種常的。
‘觀世界' :這個世,是以遷流為義,就是遷變的,不是常的;界是以方位為義,它們也都是生滅的,也都不是常住不壞的,都是不常的,所以說‘念非常'。‘觀靈覺':你觀自己這靈明覺性,‘即菩提':這就是一個菩提性。
‘如是知識' :你能像這樣子去研究,這樣子來認識,這樣地知道它,‘得道疾矣':你很快就會得道了。因為你明白這理了,你就會得這個道;你不明理,所以就不得道。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第二十章指示人用這四大來觀身,知道這身體如幻如化,是虛妄不實的。
‘佛言' :所以佛說,‘當念身中四大':我們人應該想一想,想我們身中這四大,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和合
而成的,四大就是地、水、火、風。我們身中這堅硬的,就屬於地大 ;這濕潤的,就是水大;溫暖的,這屬於火大;出入呼吸和這動的,是屬於風大。
‘各自有名' :這四大各自有名,每一大有每一大它自己的名字,都各自有名。‘都無我者':也沒有哪一個地方叫做‘我',你說這全身,你來數——頭有頭的名字,腳有腳的名字,眼有眼的名字,耳有耳的名字,鼻有鼻的名字,舌有舌的名字,口有口的名字,從頭到腳,各有其名。所有的地方都各有其名,你說哪一個地方是有一個我?哪一個地方叫一個我?沒有一個地方叫做我!那么,既然沒有一個地方叫做我,為什麼要執著這個我?為什麼要杷這個我看得那么重?所以這整個身體也沒有一個我的名字,都無我者。
‘我既都無' :我都沒有了。我既然沒有了,‘其如幻耳':所以這身體是如幻如化的,沒有真實的,無論能觀、所觀,都是虛妄的,都是幻化的。若能明白這是如幻如化,你就能明白空、假、中的道理,空觀、假觀、中觀的這種道理。你能明白這道理了,那你就知道這個身體是虛妄不實的。
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第二十一章是教人明白好求聲名的人,不單是沒有益處,而且有害處。
‘佛言' :所以佛說,‘人隨情慾':人順著他自己的情和欲,‘求於聲名':去追求聲名,就是去追求一個好名譽。‘聲名顯著':等聲名成功了,這時候,‘身已故矣':這身也就快死了。你聲名成功了,也就老了;老了就快死了,所以啊,沒有什麼大意思!
‘貪世常名' :貪求世界上這一個普通的、尋常的名譽,也就是平常的名譽。‘而不學道':你不去修習道果,‘枉功勞形':這就枉用了功,勞苦了身形。‘譬如燒香':譬如你點著一塊香,‘雖人聞香':雖然這人聞著有一股香氣,‘香之燼矣':可是那個香燒完了的時候,‘危身之火':那火燼啊,或者就會著大了,把身就燒死了。所以說危身之火,‘而在其後':很危險的事情在這後邊就會發生的。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二章是指示明白財色這兩個字,它的滋味少,可是傷害很多。所以有智慧的人,不要像小孩子那樣無知識,貪這甜味。
‘佛言,財色於人' :這世間一個財,一個色,這兩種把很多修道的人都給害了。修道的人放不下財,就貪財;放不下色,就貪色。你貪財好色,那道業絕對不會成就的,所以說,財色於人,‘今之不捨':人人都舍不了這個財和色。好像什麼呢?這裡舉出一個譬喻來,就‘譬如刀刃有蜜':那刀刃上有一點點的蜜糖。‘不足一餐之美':不夠吃飽一餐的這種美好味道。‘小兒舐之':這個小兒看見那刀刃上有糖,這糖就是指這個財色。無知的人貪這財色,就好像貪刀刃上的蜜似的,‘則有割舌之患':就有把舌頭割斷了這種的危險。所以我們人對於財色,一定要把它看破放下,才能得到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