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哲學概論》是2006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雲禪師。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佛學在世間,一直無定論,有的說是宗教,有的說是哲學。其原因發生在小乘的上座部及說一切有部,加以大乘的唯識(瑜伽)法相,依此三大學派的思想與立論,才產生不同的意見。再加以大小乘所通用的戒律學,便永遠不能捨棄是宗教的或哲學的任何一種說法。
其實,佛教中所有的佛法,依學理分,大小乘共有十三宗之多,幾經轉變,在重視實用而且合理的現今,嚴格地說,真正適應與實用的學派,除小乘諸宗,於大乘法中可以獨立成派的,應該只有六個學派。因為大乘八法中“律宗”,是以“戒”為旨趣,如果依佛陀入滅時的遺訓來說,佛弟子“以戒為師”,戒乃佛弟子決定遵奉無疑的事,所以無須另立為學派。至於“淨土宗”,是以念佛為作要佛學在世間,一直無定論,有的說是宗教,有的說是哲學。其原因發生在小乘的上座部及說一切有部,加以大乘的唯識(瑜伽)法相,依此三大學派的思想與立論,才產生不同的意見。再加以大小乘所通用的戒律學,便永遠不能捨棄是宗教的或哲學的任何一種說法。
其實,佛教中所有的佛法,依學理分,大小乘共有十三宗之多,幾經轉變,在重視實用而且合理的現今,嚴格地說,真正適應與實用的學派,除小乘諸宗,於大乘法中可以獨立成派的,應該只有六個學派。因為大乘八法中“律宗”,是以“戒”為旨趣,如果依佛陀入滅時的遺訓來說,佛弟子“以戒為師”,戒乃佛弟子決定遵奉無疑的事,所以無須另立為學派。至於“淨土宗”,是以念佛為作要法門,既然身為佛弟子,理當時刻念佛,不容或忘,因此,很自然地也無須另立為學派。
餘下的“華嚴(賢首)宗”、“法華(天台)宗”、“唯識(法相)宗”、“三論(破相)宗”、“禪那(心)宗”、“真言(秘密)宗”等六個學派,基於學理與行法各具特色,而且,在時代潮流劇變的現今,眾生中以人為主的思想和精神,大多數流於理智的化導,有著較深的大乘根基。因此,上述六個“即身成就”的微妙法門,是最能迎合時代,饒益有情的無上佛法。不過,佛法以“學行”論理,自古以來,無論東西學者,幾乎沒有甘心於一知半解的,無不以得窺全貌而後
足。作者有鑒於這種趨勢,所以多費紙筆,不闡其繁,以“概略”而論說佛學,介紹佛法,以期研究或愛好者有“本”可尋。
提到佛學與佛法,其中大有分別。所謂佛學,乃是三藏十二部中的教理,也可以說是佛陀全部的思想與立論。所謂佛法,則是依照佛陀的思想與立論,用來篤踐力行,而達到離苦得樂、超脫生死、入般涅檠的境地;這種行履的事業,也可以叫做學佛!但是,不論佛學或佛法,都必須“知理”入道,雖然二者於道的境界各有不同,而其中的理諦卻永遠是不變的。佛學僅在深通三藏,精研教理,以及有關一切儀軌和行法,於中悉知學理之所在;而佛法則除了悉知學理以外,尚須循其方法而實踐。可見,佛學的研究者,只是個理論專家;而佛法的追求者,卻是個理論
與實踐的全能之士。因此,作者耗了兩年多的時間,撰寫了這部《佛法哲學概論》,以供佛學的研究者和佛法的實踐者作為參考。同時,值此書出版之際,於卷首哆嗦幾句,算是《佛法:哲學概論》的序言。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張雲江,哲學博士,現任教於華僑大學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L992年開始接觸佛教。2002年進入四川火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師從陳兵教授攻讀碩士學位。2005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師從張風雷教授攻讀博士學位。讀書期間,共出版譯著4種,發表論文、隨筆等100多篇。《神話之眼看建築系列》叢書
建築是文化的符號和象徵,神話是人類靈魂深處的感動。用健康向上的“神話之眼”詮釋中國傳統建築的人文意蘊是。個全新的角度。由此,我社組織出版了《神話之眼看建築系列》叢書。本套從書共6本,分別為:《宮殿的慾念》、《園林的印跡》、《民居的寄託》、《墓葬的幽思》、《諸佛的遊戲》和《仙真的秘跡》。本套叢書將為你復原一個人文的建築世界,引領您充分領略皇家的慾念、園林的歷史、百姓的寄託、對逝者的關切、佛家的智慧以及道家的深邃。
目錄
第一章 信仰傳奇:印度的聖跡
第一節 悠然此懷抱 獨立最高頭
第二節 佛日初開照 魔天破幾層
第三節 不學四諦法 塵心安可忘
第四節 迢迢天涯路 棲棲為誰忙
第五節 痛哉吾師滅 哀輓出雙林
第二章 幻境古剎:絲路的佛教
第一節 賴學空王法 得悟法王空
第二節 乘潮發恆河 帶雪入廚賓
第三節 塔聳層峰後 像鐫巨石新
第四節 璇璣牛作乘 溫潤玉生輝
第五節 只作無生觀 榮枯如泡影
第三章 大漠風沙:敦煌的傳說
第一節 多情應相笑 千載我獨行
第二節 辜負平生眼 今朝始見山
第三節 開窟由樂傅 抄經憶元榮
第四節 唯有三界寺 依舊白雲多
第五節 塵心殊道性 轉蓬常不停
第四章 金神飛空:中土的信仰
第一節 無比大牟尼 三界尊中尊
第二節 淨月在虛空 水中皆現影
第三節 三十二應身 循聲現慈容
第四節 殺賊兼應供 人間為第一
第五節 大像何光輝 擎塔凌雲飛
第五章 白馬馱經:漢地的寺廟
第一節 樓飛九十尺 廊環四百柱
第二節 往士亦棲息 善身絕塵緣
第三節 梵容分古相 唐語入新經
第四節 願與神仙客 同來事本師
第六章 千古遺珍:中國的石窟
第一節 亂石通人過 懸崖置屋牢
第二節 方域微芥盡 天宮一粟藏
第三節 梵宇開金地 香龕鑿鐵圍
第四節 石壁累金文 窟龕覓佛影
第七章 雪域達摩:布達拉宮
第一節 水流龍魈引 山人鬼門寒
第二節 郢曲傳甘露 魔心洗幾重
第三節 遺偈傳諸國 留真在雪峰
第四節 到處花為雨 行時杖出泉
第五節 山河雙鬢白 風雪一燈青
第八章 歷史遺蹤:佛塔的故事
第一節 金軀遺散骨 寶塔遍天龍
第二節 鶴驚金剎露 龍蜇玉瓶泉
第三節 塵掩金粟塔 雲迷高僧居
第四節 重巒千仞塔 危登九層台
第五節 空遺散人傳 千古見高情
後記
前言
朋友,你熟悉教堂嗎?
注意到沒有,凡是教堂,必有鐘樓,且鐘樓往往設在教堂的西部。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建築世界帶有人文意義。
按照中國傳統的五行觀,西方往往見證死亡,屬於令人膽寒的刑煞世界。在中國的原始神話里,鎮守在這裡的是西王母,她長著人的面孔、老虎的牙齒、豹子的尾巴,蓬頭垢面,戴著一種叫“勝”的首飾。她的威風源於掌管刑罰,同時也握有令凡人想人非非的不死藥。
這樣的空間觀,在世界上,並非獨此一家。在西方人的觀念里,西邊是陽光被黑暗打敗的地方,屬於魔鬼的世界。魔鬼要對人世間進行干涉時,必然來自西方,而且魔鬼害怕響聲,因而,人們將高聳的鐘樓修建在教堂的西部,用洪亮的鐘聲驅除時時窺探人世間的魔鬼。這樣一來,鐘樓或者整個教堂建築,就不僅僅是鋼筋、水泥或其他建築材料搭建的幾何空間,而是一個人文的世界。教堂西部的鐘樓是人們鎮壓、抵禦魔鬼的前沿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