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莨紗綢

佛山莨紗綢—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南海開始織造莨綢(平紋織物經曬莨後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山莨紗綢
  • 地區:佛山
  • 山區: 清道光年間
  • 研發:南海
歷史沿革,公司簡介,

歷史沿革

同治年間(1862~1874年)番禺市橋鎮開始盛行曬制莨布的手工業生產.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前,廣東絲織業的生產工具主要是“標梭平紋織機”.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南海西樵民樂儒林村民程家改革標梭平紋機,逐步演變成12片綜小提花機和“啤架機”;清末,又發明了“扯花”機,可織較複雜花紋圖案的品種。每部織機需兩人同時操作,一人在下邊織,一人在花樓上執衢扯花.
民國4年(1915年),南海西樵民樂儒林村程家的程紹江、程炳全、程澤、程周等4人發明了馬鞍絲織提花絞綜,首創紐眼通花的紗綢,(經線組織為絞紗組織)的新產品—“香雲紗”,俗稱“白坯紗”,經過曬莨後的成品稱“莨紗”這是廣東絲織行業具有劃時代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的創舉.此後,佛山、廣州、順德相繼開闢了生產“白坯紗”和莨紗的工廠、曬場,使珠江三角洲呈現莨紗生產的欣欣向榮局面.與此同時,南海縣民樂各地絲織生產更是各具特色:如程家織紗,潘家織羅,葆美織綾,雲窖、莘涌織綢,華夏、朗心織縐紗,吉贊織孟買綢等.當地居民絕大多數從事絲織業,務農者不多.儒林村程家全族人600餘人,除一人務農外,其餘均以織造紗綢為生.
辛亥革命(1911年)後,中國收回關稅權,佛山被劃為二等市,出口關稅比廣州低,因此,南海的西樵、民樂、鹽步和順德、廣州等地的紗綢都運往佛山轉運出口,佛山成為全省紗綢的重要集散地。
民國11年至17年(1922~1928年)廣東絲織業達到鼎盛時期,全省賴以絲織業為生者數萬人,擁有織機3萬餘台(其中僅南海縣民樂一帶就有織機1.5萬多台),絲織工人每天工作10小時,每人每日可織紗綢一丈余,台時產量約2尺,約3天織白胚紗1疋(約17~18米);當時年產量在200萬至250萬疋,出口達20萬疋,產品主要是紗綢。
建國後,廣東土綢綾出口使用“紅花牌”商標;莨紗綢出口使用“珠江牌”商標.

公司簡介

莨紗綢為廣東絲綢特產,一百多年間均聞名國內外。莨紗綢又名“香雲紗”、“黑膠綢”,即莨紗、莨綢的合稱。它具有質地軟滑、堅挺耐磨、著體透涼、易洗快乾的特點。莨紗多產於南海西樵、民樂一帶;莨綢多產於順德沙滘、倫教、勒流一帶。紗綢均為廣東原有的多化性黃繭的農工絲用木機或鐵木機手工織造。紗是有提花的;綢是沒有花紋的。莨紗綢是將織好的白胚紗綢轉到曬莨工場,用磨好濾淨的薯莨汁掃刷蘸染在平鋪地面的白胚紗綢上,然後曬乾,再掃刷薯莨汁、再曬乾。這樣重複10多次後再加熱浸煮,褪去浮莨,再煮再浸,直到色度相宜為止(約30次)。至此,再進行曬莨的關鍵工藝,即在黎明前將攪拌均勻的河泥塗勻於平攤在草地的綢面上,俗稱“過河泥”(過鳥)。經水洗後再在傍晚或天亮前,將紗綢攤在草地上打霧,待其潮軟,用人力繃之,再等日出曬乾,前後約需4個晴天,方為呈鳥黑光潤的莨紗綢成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