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是2013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上太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
- 作者:(日)田上太秀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頁數:234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33330163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對佛教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經典做了雙重梳理,並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的十二講即佛學的十二個命題,涵蓋了佛教的基本思想,代表了佛家的智慧。《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採用的佛典幾十種,從時間上說,可以看出佛教發展的基本脈絡;從空間上說,則包涵了各種宗派的基本思想。而在講解中,又十分貼近今天的現實生活,讓人感覺到,曾經遙不可及的佛家智慧,也可以像陽光和空氣一樣,每天都和我們息息相關。
《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願意陪伴我們一起踏上追尋之旅。《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由田上太秀著。人們對佛教普遍存在誤解,其根源極為複雜。概括起來說,可分為人為因素和客觀因素。人為因素在此暫且擱置不論,而客觀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佛教經典的規模太龐大了,龐大到令人生畏的地步。
圖書目錄
前言 三法印——存在的三個命題
第一講 諸行無常——世間在流轉
第二講 眾緣和合——永生不滅之物不存在
第三講 無明即煩惱主——迷惑的根本是無明
第四講 諸法皆空——世間如夢
第五講 不二法門——解脫是一味
第六講 三界唯一心——世間是妄想的產物
第七講 身不淨觀——身體是污物之集合
第八講 悉有佛性——佛祖也曾是凡人
第九講 煩惱即菩提——泥垢亦屬身中物
第十講 中道——藥多亦為毒
第十一講 四攝法——同情並非為他人
第十二講 南無皈依佛——委身於佛
後記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田上太秀 譯者:楊永良
田上太秀,生於1935年。歷任駒澤大學佛教系教授、禪研究所所長。現為駒澤大學名譽教授。文學博士。著有《佛教與女性》、《道元之心》、《佛陀臨終之說法——完譯大般涅槃經》等。
後記
了解基督教教義,讀一部《新約聖經》即可,而伊斯蘭教的教義也被濃縮在一部《古蘭經》中。總之,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可以隨身攜帶的一部經典中包含了各種各樣豐富的教義內容,讀一部書,即可了解各種各樣的宗旨。
那么佛教又是怎樣的呢?自古以來,人們就說釋尊之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但這並不是說記載於佛典中的釋尊之教(法門)有八萬四千種。八萬四千是無數的意思,而並不是一個實數。“八萬四千法門”所要表達的是釋尊之教多得不可勝數。
釋尊死後,教義最初被按照分量編纂,並結集成經典的形式,口口相傳。這些經典在公元前1世紀中葉被用巴利語記載下來。
巴利語意為聖典語,而不是語言的一種。釋迦牟尼常用俗語說法,弟子們將其記憶並傳承下來。為了用文字記載這些傳承下來的教義,弟子們舉行了編集會議,當時決定用流行於西印度民間的俗語來書寫,用這種俗語書寫的經典就叫做巴利經典,這種經典被認為是釋尊本人說法的記載。如前文所述,這些巴利經典是根據記憶編集而成的,與此不同的是,公元後出現了許多模仿這些巴利經典的形式,新創作的經典。
如此一來,佛教界在數百年間出現了根據釋尊自身說法編纂的經典群和後代佛教徒創作的經典群。這兩種經典群具有完全異質的內容和特色。特別是創作經典的內容,實際上是借釋尊之口說作者的思想和信仰。這些經典沒有記載作者的名字,而後來在中國被譯為漢語時,又都冠以“佛說”之名,因此,這些創作經典也被信奉為釋尊的教義。
雖然我們將這些各種教義混雜的經典群統稱為“佛典”,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編纂的經典稱作“佛典”。
事實上,傳到中國和日本的經典多為後來的創作經典。由於這些經典內容紛雜多樣,因此就發生了何為真正的佛說經典的爭論,出現了從這些經典中選擇一二種,將其認定為“佛說”經典,由此建立宗派的傾向。就這樣,林林總總的宗派在中國建立起來,日本也是一樣。
儘管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有許多不同的宗派,但是,這些宗派都是以對同一部經典所記載的教義的不同解釋而形成的,而佛教宗派的形成是建立在不同經典的選擇,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在形成上最大的不同。
總的來說,就佛教而言,釋尊的教義不是讀一本經典可以了解的。有多少宗派就有多少釋尊的教義,由於這些不同,因此可以說在日本並沒有統一的釋尊之教。不過,儘管日本各宗派的教義不同,但佛教徒們對本派教義為佛所說深信不疑。
日本NHK教育電視頻道曾經分12次播放了本書作者的“佛典之語”,本書即是在此基礎上增補修改而成。本書不問宗派,從包含眾多教義,卷帙浩瀚的佛經中,有選擇性地介紹了許多佛教特有的、可以作為人生指針的思想。本書所介紹的內容只不過是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之一而已,甚至還不到其中之一。但儘管如此,這本小冊子,也可以作為筆者研究和思考之路上一個小小的里程碑。
正如在一頁白紙上寫下第一個小小的黑點,就感覺到白紙自身是虛空存在的一樣,這本小冊子不過就是這個小小的一點,但在其成書之後,我想還是可以讓人管窺到一點釋尊之教的無限廣闊和難以蠡測的深奧。因為這只是一些個人之見,所以企盼讀者方家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最後,本書的刊行,得到了講談社相澤耕一先生和稻吉稔先生的大力協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平成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作者印
序言
三法印——存在的三個命題
“存在”一詞,是由“存”和“在”兩個詞組成的。“存”表示時間性的存在狀態,“在”則表示空間性的存在狀態。因此,“存在”一詞,表達的是時間和空間兩方面的存在狀態。
一切事物都是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不斷變化前行的,同時各種事物又都是在相互依存、相互聯繫中存在和延續著,這就是“存在”。這些存在的事物中,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如記憶、感情、知識等,本書一律概括為“事物”。那么,佛教是如何觀察存在的事物呢?
傳說釋尊發現了萬事萬物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在種種條件和原因下相乘、相合、相融,並由此或生或滅的機理。據此機理,他向曾經一起修行的五個夥伴解說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維方式,這就是釋尊最初的說法。
其後,他與五個夥伴開始了長達四十五年的說法之旅,對許多眾生的教誨數不勝數。釋尊說法的內容並不固定,甚至有人認為最初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實際上如同根據病情而對症下藥一樣,釋尊是採取了因人而異的說法方式。
釋尊將各種各樣的教義概括為三法印(三個命題)。《曇缽偈》(意為“真理之言”,漢譯為《法句經》)是簡要總結釋尊教義的最古老的佛典之一,在這部佛典的第二十章中,有一段關於“三法印”的闡釋:
一、一切有形之物皆為無常;
二、一切有形之物皆苦;
三、一切物皆非我(我的東西)。
三法印概括起來說,即世間萬物千變萬化,不會以同一形式永遠存在;萬物都不會順我所思,遂我所願;包括身體在內,萬物非我,亦非我有。
所謂“一切有形之物皆為無常”,即諸行無常。一般來說,是表達世間的難以把握。但最初的原意是表達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的變化中保持其連續性。
在我們的身邊,因為無常,會有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因為無常,會有突然的變化;因為無常,會有背道而馳的事情出現。因為無常,事物就有了長短、大小、方圓、色彩濃淡、增減、生滅與榮枯。因為無常,生命就有了生死、老幼、悲喜、貧富、苦樂、愛憎與盛衰。
所謂諸行無常,是說像捻繩一樣,善惡、悲喜糾纏在一起,逐漸造就出今天的世界,而絕非是在強調悲傷、虛妄等厭世情緒。
我們再換一個比喻來作解釋。
植物的種子如果不是無常,就不會發芽。發芽就是種子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形為芽。而芽也是由於無常,日復一日地變化長大,長成樹,長出花。這些變形的過程,都是由於萬物無常。
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都具有各種各樣的形、味、色。這些食物入口後被咀嚼,然後為身體所吸收。隨後為血為肉,維持著生命。食物也是由於無常,才失去原來的形、味、色,成為我們生命的養分。
據此看來,“諸行無常”告訴我們的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把它從厭世的意義來理解是不正確的。
正是因為諸行無常,有形之物就不能如我所想,遂我所願。我們總愛想,應該有什麼,應該成為什麼,而實際上,不僅是自身,就連我們周圍的事物也難遂其願。這就是釋尊所說的“苦”。
所謂“苦”,不僅是指生理上的苦,而且還指無法逃避、期望落空、與願望相左、難盡人意等情緒上的苦,即“四苦八苦”。其中,生、老、病、死最具代表性。
關於四苦八苦的說明,有如下經文: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其要
旨可歸結為五種執著(五取蘊)之苦。
(《律藏·大品Ⅰ》)
釋尊認為,四苦八苦充滿世間,真實不虛,無可逃避。更為令人驚嘆的是,釋尊認為萬物皆無我(沒有屬於我的東西)。意思是說,世間根本就不存在我以及我的東西。財產、名譽、地位、父母、配偶、兄弟、子女,還有身體,非我非我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一切都是無常,不能遵從我的想像、我的願望。
以上講到的三法印,是貫穿本書的重要思想。由於會在本書中頻繁出現,所以希望讀者能夠理解這一點。